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3-14 11:27:48朱梅杨继忠朱志军胡开明
安徽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习生医学检验

朱梅,杨继忠,朱志军,胡开明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检验科,安徽 巢湖 238000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从专业院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如何通过临床实习帮助医学检验技术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医学检验技术教育需要不断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1]。作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对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实习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众多医学院校纷纷扩招,实习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医院管理难度加大,各项管理环节衔接不够,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对实习生往往是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出现无序管理现象。另外,带教老师受各种因素干扰,只能疲于应付、只教不管,造成管教脱节,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给实习教学活动带来新的挑战[2]。

1.2带教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缺乏客观量化的考核标准,考评制度仍然处于探索性阶段[3]。大多数教学医院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的考核标准仅限于学校提供的实习鉴定手册,而对他们的日常管理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没有做出特别明确的规定。另外,每个教学医院对实习生的要求以及出科考核方法的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导致在不同教学医院实习的同一学校实习生出现较大差别。

1.3师资力量存在薄弱环节带教老师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现在大部分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繁重,实习带教与日常工作相冲突,使他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实践教学中[3,4]。另外,由于各个医院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质量与数量不纳入绩效考核标准,也会影响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部分带教老师对教学研究较少,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显得力不从心[4]。另一方面,带教老师不敢大胆放手让实习生独立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5]。

1.4实习生自身的因素实习生对每天重复和枯燥的工作产生厌倦感,加上大学“填鸭式”的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医学知识体系无法完整、系统化[1,6]。实习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很好地应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另外,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趋严峻,很多实习生在实习后期不能安心实习,每天疲于奔命地参加各种招聘面试或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实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7]。

1.5临床科研素质培养有待提高当前大部分医学生科研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有:(1)科研素质培养意识不强,认为本科学生只要把专业知识掌握好,不需要进行科研工作。(2)学生不能有效利用相关检索平台查阅相关学科和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方向。(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带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科研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2]。

1.6医患沟通能力较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不重视与临床医师沟通联系,最后发展成只重视“检验”而轻视“医学”[2,8]。但在目前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建立健康和谐医患关系需要每个医务工作者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优秀的临床沟通技巧和能力[9]。

2 应对策略

2.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生教学管理制度、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实习教学质量检查、评议制度、实习生请假制度、实习教学事故的判定及处理办法等[5]。完善的考核评估系统包含了对实习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检验报告审核能力、临床沟通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核。通过加大考核力度,不仅增强了实习生的学习自觉性,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为其将来毕业后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2进行岗前培训和生物安全教育带教老师需培养实习生“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优良品德,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8]。临床实验室一般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二级实验室,为了避免发生医院内感染事件,对实习生进行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带教老师要培训实习生七步洗手法,加强手消毒等防护措施,防止实习期间出现实验室感染。通过岗前培训和生物安全教育,使实习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3培养临床沟通能力临床沟通能力不仅指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还包括与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现代循证医学要求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这样能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有效缓解医患关系[10]。带教老师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应注意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医疗与检验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2.4加强实习生临床医学知识的巩固及扩展合格的医学检验技术学生要具备将检验信息转化为临床信息,带教老师要鼓励实习生参与检验报告的审核,通过对报告的审核和结果分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其以后参加临床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检验结果如果出现与临床诊断明显不相符时要及时与临床联系,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习生要充分意识到检验结果是对病人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11]。在积极检测报送正确检验结果的同时也要不断培养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病人正确解读检验结果的能力,这也是检验工作者的职责和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

2.5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知识,培养科研创新思维

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调动实习生不断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另外,大学教材知识的更新一般都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为了弥补教材与临床实践应用相脱节,带教老师应指导实习生学习检验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并广泛搜集、阅读相关文献和专业书籍,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和学习最新的学科进展[10]。科室要定期开展专题业务讲座、经验交流和读书报告会,要求实习生要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拓展他们局限的知识视野,启发科研思维。

2.6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带教老师不仅要有扎实广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所以要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医学继续教育,使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能够得到不断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会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与时俱进的实用性医学检验人才[9-10]。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实习生而言,是从学习到工作岗位转换的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医学模式从过去的循证医学到现在的精准医学,都对检验工作者在管理、分析、评价检验结果方面的能力,与病人及临床的沟通能力以及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既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及人文知识,还要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因此,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优秀的带教师资队伍、合理的教学实习计划、严格的教学实施、科学的考评制度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

猜你喜欢
实习生医学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