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莹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公共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和基础步骤在于振兴乡村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重点要强化村镇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由此自然而然催生出巨大的资金需求。金融服务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提升金融支农惠农力度,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而农村金融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充分激发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支持促进作用,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历经恢复与重建、雏形显现、逐步完善三个阶段,目前,已初步建立起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1]。但总体而言,改革成效不够显著,农村金融改革仍存在激励不相容以及多目标冲突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8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32.7万亿元,较2007年末的6.1万亿元累计增长534.4%,11年间年平均增速达到16.5%。但从获得金融服务的公平性角度来看,涉农贷款在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11年间仅从22%提高至24%。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生产经营者中只有不到30%可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金融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金融状况下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方面存在先天缺陷,改革动能不足。不论是传统的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存量金融机构,亦或是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增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时都存在“低收益、高风险”问题,这极大地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2]。
农村的地理位置及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开展,难以形成规模体系,因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零星、分散且不稳定的特征,金融机构处理此类小额、零散的农户信贷业务所耗费的平均交易成本远远高于处理企业的大额、批量业务。此外,农村地理位置偏远,金融机构单笔金融服务的信息搜寻成本,对信贷员和客户的监督成本也较高。这使得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面临收益小、成本高等不利因素。
农业生产受天气、病虫害等不可测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本身面临着高自然风险,并且农产品属于弱势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难以承受市场价格波动,又面临着极高的市场风险[3]。而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无法抵御农业产业的高风险。一方面,金融机构在进行授信客户选择和风险评估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就是客户的信用信息,但受农村地域限制,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内部集聚性,大多数农业生产者缺乏外部的商业和金融服务记录,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其信用状况和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者的资产有限,缺乏担保抵押物,在进行信贷行为时通常将宅基地、土地等用作抵押,而此类资产在法律上属于不得抵押财产,虽然目前推出了宅基地上的房屋抵押试点,但相关法律还不成熟,在执行中容易引起争端。因此,金融机构长期面临着农业生产风险转嫁的问题,降低了金融机构惠农扶农的积极性。
金融科技,就是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从而实现金融服务流程、业务模式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4],其本质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的出现会给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乃至金融市场带来深刻变革。
首先,金融科技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完成全地点、全时间、全对象的实时互联。金融服务需求者可以直接登录互联平台,发布金融需求;金融服务供给者直接在平台上进行筛选,提供信贷服务。这使得金融服务脱离了物理网点地域分布的限制,大大拓展了服务范围,降低经营成本。其次,金融科技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数据安全性,还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间清算成本,大幅提升交易处理效率。最后,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中的运用能有效减少人重复性工作,使得金融业务实现流程批量化、自动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体系的信息生产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按照法律、法规或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制要求,如会计准则、审计要求等,市场主体自行进行的信息披露;二是证券公司、信用评级机构等专业信息生产者搜集、整理、评估资金需求者生产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水平和投资价值等信息,然后有偿提供给资金供给者。信息获取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信息需求供给匹配不充分是传统信息体系难以避免的问题。金融科技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进行信息的充分收集,然后运用云计算技术智能分析,不仅拓宽了信息的来源,而且将人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都纳入分析,较好地实现了市场主体各种来源信息的整合、评估,克服了传统方式普遍存在信息搜寻成本高、信息零散化的缺陷。同时,利用区块链实现有效信息在交易相关者之间有选择性地实时共享,大大增加了使用者有效信息获取的效率,使信息网络化、透明化。
通过运用金融科技,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全方位获取大规模的用户信息,可以实现跨时间维度的有效风险预测,从而完善风险定价模型,降低信贷风险[5]区块链的使用构建起实时共享的信贷资产质量信息,金融服务的各相关参与主体都能够随时掌握信贷者资产信息的变动,并且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使得存储信息无法被随意篡改,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为金融机构做出信贷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有效提高其风控能力和信贷质量。此外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在获取客户信用信息的同时可以对客户进行分类标识,建立信贷信息个人档案,同时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对违约客户的长效追踪,大大提升信贷者的违约成本,降低金融机构面临的客户信用违约风险。
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动能不足问题,核心是交易成本问题[6]。如果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相应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近年来,科技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由此产生的金融科技,为传统金融带来了解决困境的方法。通过对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分析、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的利用,能够大幅度改变金融机构传统的信用采集、风险定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从运行基础、金融产品和商业模式三个层面为农村金融改革赋能。
一是通过在线互联平台整合农村零散金融市场,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便捷金融服务互联平台,能够有效突破地理和距离的限制,整合农村零散金融市场,让很多之前物理网点不能覆盖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享受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机构可以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金融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及时有效的匹配,使得交易过程更加透明、交易成本显著降低、金融服务的边界进一步拓展。
二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当前,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上,农村区域仍然存在短板和空白区域,存在信用信息获取难、成本高的问题,在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农业生产者日常生活的交易、履约信息中广泛挖掘整合其零散信用信息,通过云计算实现对信用状况的有效评级。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公开、透明、无法篡改的信用数据库,并且通过区块链交换数据信息,能够突破信息孤岛,最大范围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增强金融信用,防范金融风险。
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农业主体生产经营周期和经营特点各不相同,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存在多样性。而由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发放小微贷款成本高、农户担保抵押物缺失等现实情况,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在农村金融产品和业务上也基本保持统一标准,大都仅提供存取款等基本服务,导致农村金融需求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挖掘能力获取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综合数据以及关联信息,通过人工智能分析产业生产经营周期特点、金融信贷规模和需求偏好,在此基础上创新适合主体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实现产品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更好满足不同农业生产者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科技提供的实时互联数据分析,能够及时、精准掌握各类金融产品的市场反馈,从而可以更加及时地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进行改进调整,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更具市场活力。
一是通过与金融科技企业联合开展金融业务打造综合的金融服务平台体系,促使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实行农村金融机构线上+线下交易,将政府推动、机构主导型服务模式转化为自主驱动、平台主导型营销模式。
二是以互联网交易平台和产业链服务为基础,深耕农业实体经济,打造生态圈、产业链金融,从而优化农村产业链资金配置,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的挖掘、处理、分析,金融机构可以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高度融合,降低整个产业链的融资成本;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产业链金融服务系统,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均可在系统上交易,将金融资产数字化,提升资产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