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峰
(山东省栖霞市中医医院,山东 栖霞 265300)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3f5.1)岁,病程1个月~14年,均值病程6.5f0.7年;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1.2f5.3)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病程(7.1f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有对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对意识昏迷情况进行判断,保证呼吸道顺畅,开放静脉通道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
1.2.1 呼吸系统急救措施
因脑出血患者非常容易伴随呼吸道阻塞,因而导致窒息、危及到其生命安全,所以一定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顺畅。在有危急状况的情形下,为避免发生误吸,应确保患者头朝向一侧,并注意对其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彻底;牙关紧闭的患者可借助开口器的使用,借助鼻导管吸氧,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缓解脑部水肿问题。
1.2.2 消化道急救措施
治疗时应注意不要使用会对患者胃粘膜造成较大刺激的药物,采用抑酸药物来对其胃粘膜进行保护;除了常规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之外,还应注意对其大便颜色进行观察,防止发生消化道出血。一旦观测到患者有血压急骤下降、意识模糊、大便呈咖啡色及口唇苍白等问题,要及时报告给医生。
1.2.3 颅内压的急救措施
脑疝形成是直接致死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各项急救措施的采取中,都要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全面、持续性的监测。通过采取颈部动脉冰敷的措施来帮助患者降低其头部温度,严格按照医嘱予以使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避免颅内高压的进一步发展而形成脑疝;在患者有剧烈头痛状况发生,陷入极度烦躁、频繁呕吐等症状表现时,应意识到是否是脑疝形成的前兆,及时报告给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
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颅内压恢复时间。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颅内压恢复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急救效果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急救效果指标(±s)
分组 意识恢复时间 颅内压恢复时间对照组 70.8f6.1 32.2f2.3观察组 52.1f4.3 44.8f3.1 t 11.205 14.598 P<0.05 0.05
脑出血起病急骤,抢救的黄金时间就在病发短短的5分钟以内,因此,是否能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直接关乎到患者的生命质量[2]。急诊内科对脑出血患者以往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理想[3],因此,急救措施的采取非常必要。针对患者呼吸系统、颅内压和消化道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得到的结果也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采用急救措施更有利于使患者获得好的急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