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时间的艺术
——穿越时空的体验之旅

2019-03-14 10:25张慧阳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盐田亚历克斯里斯

张慧阳

编者按: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与时尚、数字媒体、综合材料结合的绘画成为艺术家们表达艺术概念的有效途径。今天要介绍的“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展览与欧缔兰材料密不可分,以这种新型材料为媒介的九条艺术道路沿着不同的创作方向表达艺术家自己的艺术愿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令人着迷的时空维度吧!

展览链接:

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

策展人:乐大豆(Davide Quadrio)

参展艺术家:徐文恺(Aaajiao)、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安德烈•阿纳斯塔西奥(Andrea Anastasio)、亚历克斯•施维德(Alex Schweder)、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克里恩• 德科宁(Krijn de Koning)、卡特里娜• 巴贝利(Caterina Barbieri)、李姝睿、Zeitguised

开幕式时间:2019 年7 月2 日17:00—17:30

展览时间:2019 年7 月3 日—10 月7 日

展览地点:上海西岸 余德耀美术馆

2019 年7 月3 日,余德耀美术馆迎来一个颇有新意的展览——“经由时光的九次旅程”,展览从之前在米兰王宫王子寝宫举办的同名展览演变而来。“米兰的展览空间相对狭小,因此用单一的结构来与之匹配,而这里的空间较大,空间关系也比较复杂,所以作品也做出了相对的回应。”策展人乐大豆(Davide Quadrio)说道。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完成与观众的亲密互动。在偌大的展厅中虽然没有一条分界线但每件作品都拥有自己的领地,它们仿佛在各自独立的时空中建构出相互呼应的复杂叙事关系。参展的九位艺术家与技术专员协作,运用欧缔兰(Alcantara,一种感官、美学和功能性完美结合的高端创新的新型材料,是时装及配饰、汽车、室内设计和家居装饰,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等众多应用领域领军品牌的最佳选择,从2009 年开始,欧缔兰被认证为“碳中和”材料,其材料的活性成分被鉴定为可以减少和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特性进行创作,让展览有了突出的亮点。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艺术家李姝睿的《人类理解能力以外的崇高寺庙》,作品营造了一个寺庙似的空间,其表面被光学图案所覆盖。她的作品一般不直接叙述客观景象,而是利用光的短暂性直指我们感知的人性世界。这样一个具有煽情特质的建筑模型使李姝睿的作品散发着抒情、清透的光芒。

克里恩•德科宁(荷兰)房间 艺术装置 2014 年

本次展览中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的《不确定扩张》是笔者最喜欢的作品。艾里斯•范•荷本擅长用3D 打印技术创作出最具未来感的时装,这件《不确定扩张》同样采用欧缔兰材料,实现了时装与雕塑的有机结合,她的设计使科技、时尚、艺术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同时,线条的张力与不确定性象征着地球的生命力——空气、大陆、海洋缺一不可,也映射出设计师对人类本身和生命与自然的理解。艾里斯•范•荷本说:“对于我而言,时装是一个于我、于我的身体都非常亲密的艺术表达。我将其视为欲望、心情、文化背景等组合起来的自我表达。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试图清晰地传递这样的信息——时装是一种艺术表达,时装是展示和穿着的艺术,绝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或空虚的商业化工具。”她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证明,时装可以为这个世界增加价值,它是超越时间的。艾里斯•范•荷本的时装能带来最佳的张力和行动举止的呈现并将形式、结构和材料用一种新的方式组织起来,让观众感受到生态学下的催眠流动,以及时光穿梭的神奇魅力。

安德烈•阿纳斯塔西奥(Andrea Anastasio)的《伊甸园》以蟒蛇为创作原型,搜集生活中废弃的物品然后用欧缔兰制造出泛着暗暗磷光的蛇皮质感材料将其包裹,隐喻着消费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巴贝利(Barbieri)是一位善于利用数字模拟声音质感使观者对人与机械、天然与人造、听觉与声音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的艺术家。她创作的数字模拟声音伴随着安德烈•阿纳斯塔西奥《伊甸园》和艾里斯•范•荷本《不确定扩张》出现,增强了两个空间的关联性。

艾里斯•范•荷本(荷兰)不确定扩张 Alcantara 材料 2019 年

安德烈•阿纳斯塔西奥(意大利)伊甸园 家具、绿植 400×400×H150cm 2018 年

盐田千春是一位擅长以丝线编织为媒介做装置艺术的日本知名前卫女艺术家。她曾说:“编织让我能够像绘画中的线条一样去探索时间和空间。线逐渐累积构成一个面;我创造了无限的空间,逐渐延展,好似形成一个宇宙。”她的《时间与空间的反射》是如同神经脉络的网状装置,由丝线构成的是封存人类记忆的梦幻之境,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这个封闭式的艺术品用110 千米的黑色丝线编织而成,中间包裹着两把白色椅子相互呼应,再加上结构中心的镜子将真实与虚幻内化为难以分辨的困境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盐田千春的作品受梦境的影响,在她的潜意识里从来没有忘记某种微妙的感觉,某种微小的情绪,因此她的创作不断追寻这种感觉、情绪,使其变得清晰可见。用盐田千春的话来讲,黑色是墨水的颜色。她将无意识与不可见的恐惧感图像化,让观众处于庞大复杂的黑色网络中,无法从压抑的凝固时空中逃离出来。

盐田千春经常在作品中加入日用品,包括鞋子、窗、连衣裙、床、行李箱等,借此探索存在、边界、身份等关系。在这件作品中的椅子真假难辨,如同静物一般,静静地体现着充满焦虑的张力。同样运用椅子元素、由Zeitguised 工作室创作的《核花园以外》,其灵感来源于“庄周梦蝶”,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虚拟的算法将椅子的纹理呈现在荧幕之上,结合音频连接视频和观众,形成更加丰富的动态互动。不禁让人感叹:在科技日趋发达的今天,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在哪里呢?

艺术家亚历克斯•施维德(Alex Schweder)原是建筑师,因此他经常在创作中探索建筑在生活中的角色及室内设计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到沙发到床到》就是一件透过建筑环境流动性,引发人们重新思考日常、身份、时间的联系的作品。这个装置每次可容纳两个人分别躺在沙发上,随着下方气垫的充盈,两个沙发会逐渐合拢为一张床。与此同时,两位观众会形成短暂的、面对面的亲密接触,而后随着气体的排出,沙发又回到原始状态之下,完成在这个奇特时空中的别样体验。

亚历克斯•施维德(美国)到沙发到床到 充气装置 绒布 2018 年

亚历克斯•施维德(美国)到沙发到床到 充气装置 绒布 2018 年

盐田千春(日本)时间与空间的反射(局部)纱线 2019 年

与亚历克斯•施维德重视材料对人的影响不同,中国艺术家徐文恺(Aaajiao)的《欲望》注重人的主观感受。该作品运用透明材料将模糊未知的物体包裹在里面,如同细胞一般的外形把观众引向对生命本源的思考。荷兰艺术家兼建筑师克里恩•德科宁(Krijn de Koning)的《房间》是一个颠覆人们观念的作品,它将传统的建筑构造内外倒置。“通过使用单色,我试图突出作品的结构性,而在这次展览中,我希望能够增加一些能量和色彩。”克里恩•德科宁在展览现场说道。他试图让观众穿梭在这个倒置的空间中感受到超越现实的时空感。

本次艺术之旅如同被展开铺平的折纸一般,彼此相连,构成了一个更大更复杂的叙事,刷新着观者对时空的认知。这些不同的叙事从科学实验到蟒蛇、异梦,再到时空的幻影,无不充斥着转化的能量。

这些旅程在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转换,让每一件作品赏析都是一次复杂的审美体验,使得观众想要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感受其中的奥妙。笔者从这九次艺术旅程中受益良多,首先是对九位艺术家所走的艺术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艺术家们善于敏锐地捕捉现实场景,并结合自我感知创作出真实与虚幻共生的艺术新世界。其次是对艺术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装置艺术,都是艺术家主观能动精神的呈现。所要表达的是从艺术家本人视角看到的世界。

猜你喜欢
盐田亚历克斯里斯
从盐田到沙田
我忘了把衣服的价值算进去了
12岁男孩的奇迹穿越
盐田如镜
云南芒康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
澜沧江畔 千年盐田
假如有一天,编辑把外星人“绑架”了
那些从来没有人告诉你的秘密
一条流浪狗的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