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儒
贺国中,1904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江乡新庄村,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历任红五军第七团团长、党代表,红五军第四纵队队长、司令员等职。1929年7月,在指挥攻占江西省安福县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5岁。
少年誓除奸,丹心系红旗
贺国中自幼敏学好求,9岁读私塾,13岁考入湘潭益智中学堂。少时即以勤学苦读闻名,双江乡至今还流传着他读书睡春凳(即十余厘米宽的长条凳)的佳话。据传,贺国中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晚上就睡在春凳上。春凳窄,睡不踏实,一个翻身就会掉到地上,而摔醒后的贺国中爬起来,又继续读书。
贺国中天性正直,疾恶如仇,尤其痛恨地主恶霸。
新庄有四个大地主。他们强占稻田,勾结当局,征收重税,欺压穷苦农民。贺国中对他们的横行霸道尤其看不顺眼。一天,他跟父亲说:“为什么地主出入坐轿,鞋不沾泥?你为什么白天黑夜脸朝黄土背朝天,没完没了地干,还是这么穷、这么弱?原因就是没有文化!所以,我要读书,我要去跟他们斗!”15岁那年,贺国中来到湘潭一所天主教堂学校读书。在此期间,正值新文化运动兴起。贺国中反对学校给学生传授崇拜天主的教阶制度,拒绝接受封建礼教,积极阅读当时的进步书籍报刊,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立下了改造社会的革命志向。1920年,贺国中弃笔从戎,来到衡阳湘军赵恒惕第四师第二旅第三团当兵。
在“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年代,只有那些生而有梦的人,才会选择从军救国。
1923年,贺国中被提升为排长。1924年冬,他调任湘军第四师二旅旅部副官。1926年6月,唐生智接受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的任命,队伍改编,贺国中任第八军四师司令部副官。从此,他正式参加北伐战争,并随唐部集体加入了国民党。当北伐部队经过家乡时,贺国中半夜回到家里,在家只停留了短短的几个小时。他对母亲说:“这次出去,莫等我的信,也不要挂念。”母亲说:“你的未婚妻傅氏等了你这么久,把她接过来算了吧?”贺国中答:“请母亲告诉她,叫她不要等我。现在兵荒马乱,不要害了人家,误了人家的青春。”母亲又说:“你总是要有人接后吧!”“只要不死,还怕讨不到?万一讨不到,无人接后,抚养一个也是可以的吧!”国中说服了母亲。母子谈到天亮,贺国中归队离去。此后,贺国中再也没有回来。
是年10月,贺国中任第八军四师特务连连长。1927年1月,贺国中被保送到广东黄埔军校学习,同第三十五军的黄公略及黄纯一等同时考入该校高级班军事科。
黄埔军校是当时中国有志青年的梦想摇篮。在这里,他们练就摸爬滚打的作战能力,练就克敌制胜的指挥能力,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当年选择从军救国或许还带有热血男儿的本能,那么,在经过黄埔军校的培养和提升后,贺国中便有了自己奋斗终生的信仰和追求。
在学习期间,贺国中与共产党员黄公略、黄纯一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在黄公略、黄纯一的影响下,贺国中的民主革命思想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思想。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黄埔,贺国中面对蒋介石血腥屠杀共产党员的残酷行为,深恶痛绝,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毅然决定走革命道路,毫不犹豫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候补党员。
军中播火种,革命良将才
1927年12月,贺国中与黄公略趁人不注意,翻过学校围墙,加入了广州起义的队伍。他们来到市公安局,将院内的枪支发放给起义群众,然后带着这些武装起来的起义者赶去增援观音山的战斗。观音山是广州城北的制高点,双方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伤亡惨重。最终,观音山起义军阵地被一股敌军突破,贺国中、黄公略带领队伍转入巷战。在激烈的战斗中,队伍被打散,幸免于难的他们被迫在外漂泊躲避了好长一段时间。同年冬,贺国中、黄公略、黄纯一等从黄埔军校毕业。
1928年1月,贺国中同黄公略、黄纯一来到驻扎着国民革命军第五独立师的湖南省南县。在此,贺国中成了一名中共正式党员。1928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五独立师随营军事政治学校成立。经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独立五师一团团长、共产党员彭德怀和黄公略推荐,贺国中来到国民革命军独立五师随营军事政治学校任教育长,负责该校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他经常对学员讲,我们有吃的、有穿的,就不要忘记那些没饭吃的、没衣穿的工人、农民。他给士兵讲解工农群众苦难的根源,讲解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介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分析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他对贫苦出身的学员,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思想上却关怀备至,给他们讲革命道理,介绍《共产主义ABC》,讲北伐战争的故事和大革命中工农运动的情况,使学员深受教育和启发。
6月初,独立五师奉命由南县开往平江接替阎仲儒旅防务,随营学校随师部 移驻岳州(今岳阳)。贺国中担任随营学校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在岳州,他与彭德怀团的党组织和地方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多次秘密策划,准备武装起义。彭德怀多次给贺国中去信,鼓励他继续抓紧对学员的革命思想教育。其间,贺国中组织发展了许多秘密士兵会会员,为平江起义培养和准备力量。
贺国中武能上阵带兵,文能提笔成文,在当时整个中国文化程度不高的时代,尤其突出。他发布指令简洁明了、有的放矢;调解纠纷总能在三言两语间化干戈为玉帛;做思想动员行动时,慷慨激昂的话语总让士兵们群情激奋。贺国中不仅赢得了士兵的尊敬,也赢得了长官对他的信赖。彭德怀不止一次发出赞叹:此人是难得的将才!
虎将破敌胆,忠勇战凶顽
7月中旬,南(南县)华(华容)安(安乡)共产党特委被破坏,贺国中、黄公略、黄纯一的共产党员身份泄露,敌人下令立即逮捕他们三人。此情报被彭德怀从电报局获悉,彭旋即召集黄纯一、李灿等8人(均为共产党员)开会商定,決定7月22日下午1点乘敌午睡时起义,并派郭××送信给岳州的贺国中,让他率领随营学校学生请愿,要求开往平江担任“剿匪”任务。同时叮嘱他们要注意机警行事,如果请愿达不到要求,则借野外操练的机会把学生拉往平江参加起义。
贺国中接到彭德怀的密信后,按信中所示,把病号和师长的亲信十余人留岳州看校,以“打野外”训练为名,率领随营学校军官、学员百余人,全副武装向平江进发。7月22日,贺国中率部抵达距平江县城60里的浯口镇。时值下午5时,贺国中从逃跑的国民党散兵口中得知平江起义胜利的消息,立即向大家庄严宣布:“随营学校在浯口镇起义,跟随中国共产党干革命!”
7月23日清晨,贺国中率领随营学校起义队伍到达平江县城,与平江起义部队胜利会师。7月24日,由彭德怀、黄公略、贺国中率领的参加平江起义的三支部队胜利会合,召开了平江起义胜利庆祝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下辖第一、第四、第七3个团。贺国中历任红军第五军第七团党代表、团长,第三大队大队长,第四纵队纵队长,第六纵队司令员,先后转战赣南、闽西、粤北、湘南,威震敌胆。在坚守和恢复井冈山根据地等战斗中,他沉着勇敢,战斗英勇,被誉为“虎将”。
红五军建立后,迅速展开建立湘鄂边界根据地的工作。贺国中按红五军军委部署,与团长黄纯一率领红七团挺进平北,准备与湖北通城、通山取得联络。当部队进至平江县城以北30里的梅仙镇附近时,得悉反动当局调集了10个团以上的兵力,正在围攻彭德怀指挥的红一团和红五军直属队。救军如救火!贺国中立即回师驰援,在平江县城北部与敌陈光中部展开恶战。战斗中,红七团团长黄纯一英勇牺牲。悲愤的贺国中指挥部队从敌后向南猛攻,将敌攻城部署打乱。红军安全撤出平江县城,转移至湘鄂赣边界开展游击战。
8月20日,红五军接受中共湖南省委避敌主力、设法与红四军联系的指示,放弃向平北发展的主张,奔向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合。8月底,红五军进至万载,又遇敌朱耀华部袭击,部队伤亡较重,退回平江。此时,部队由原来的3个团整编为5个大队,贺国中任第三大队大队长。9月中旬,红五军第二次挺进井冈山。当部队进到修水、白沙岭时,参谋长陈鹏飞脱逃,第一大队大队长雷振辉和第四大队大队长李玉华叛变。在这紧急关头,贺国中挺身而出,率部保护军首长,并抓住了雷振辉。次日晨,彭德怀集合部队处决叛徒时,雷振辉突然夺下彭德怀警卫员的手枪,妄图杀害彭德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贺国中与中队长黄云桥一个箭步冲上去,果断结束了这个叛逆的性命。
从顶燃到底,蜡烛火常明
贺国中一贯克勤克俭,艰苦朴素。据一位老战士回忆,贺国中在团长任内时,节余公积金甚多,但他一丝不贪。死后家产清点,余书籍一箱而已。
“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下无难事,只要舍得干。望诸同志振作起来,共相奋勉。”这是贺国中在训练官兵时,鼓励大家的话。他这样要求官兵,最终,也这样要求自己。
1929年6月下旬,中共湘赣边特委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为了孤立永新、莲花的敌军,立即攻取安福县城。7月中旬,红五军攻占江西省安福县城的战斗开始了。当部队进至城边时,才发现中了敌人诡计。返回到横龙利田村寅陂桥附近时,红五军又遭永新、莲花、安福三路敌军从东、南、西三面包围。
危急時刻,贺国中身先士卒,指挥第四纵队突围,战斗十分激烈。这天下着倾盆大雨,几十米外看不清目标。敌人凭着有利的地势和坚固的工事,用强大的火力阻止了红军的强攻,红军奋战了两个小时还未突破阵地。为了缩短视线选好突破点,贺国中带领一个中队占领了距敌人很近的一处高地。他一边查看地形,一边指挥部队再次强攻。就在这时,敌人发现他是指挥员,于是便组织密集的火力向他射击,刹那间,他头部中弹,血流满面,壮烈牺牲。时年25岁。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将贺国中的遗体草葬在阵地附近的寅陂桥头。
贺国中虽然英年早逝,可他短暂的青春却焕发出炫目的光芒。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烈士陵园,贺国中烈士的事迹静静陈列。1995年,贺国中故居在娄底双江乡新庄村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