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草书从实用性转为艺术性,使得书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更多的追求情感的宣泄以及作品的整体视觉冲击力。表达在书法创作中即书写性、抒情性、趣味性与融合性等几大方面。
关键词:当代草书;特征;艺术性
作者简介:陆佳娜(1994-),女,汉族,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方向。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前言: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1]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这门传统的中国艺术逐渐从实用性转为纯艺术性,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各种书法赛事的竞争使得书家在书法创作中追求整体的视觉效果与自我情绪的宣泄。张晓光曾说:“表达情性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表现美食艺术创作的基本职能。”[2]所以在创作过程宣泄个人情感成为了越来越多书家追求的目标。而草书作为表达性情最为显著的书体成为了大多书家的选择。刘熙载有言:“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草书的本质特征就决定其学习创作中性情多于法度。当代草书的纯艺术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书写性、抒情性、趣味性与融合性等多方面的特征。
一、书写性
无论碑学还是帖学,在笔法的学习过程中都应注重笔画之间的贯气,法度上的严谨是书写的基础。唐代草书家怀素在唐楷盛行的状况下另辟新径获得草书上的成就,正是因为其在精严笔法的基础上得到了书写性的提升。
书写性既强调书写过程中的不间断行笔也强调书写的速度感。书法纯艺术的属性决定了当代书者从学书到“玩书”的转变。优秀的草书作品不是一字一列的精心安排,而是通过的连续的书写所获取的。具有书写性的书法作品才会有一气呵成的章法,才得以展现书者的创作情绪。
学书之初,李彤先生曾言学书法就如同学骑自行车,想要学会不会是一笔一划的“作”线条,线条的质感之能从快速书写,连续书写中获得,如同学骑自行车,只能在不间断骑的过程中学会,一旦停下就会摔倒。由此看见,书写性对提升书法线条的重要性。
学书如此,草书更甚之。草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连续书写的重要性。只有快速的书写,才能取得有力量感的线条,形成错落有致的章法。但所谓书写性也不是强调单纯的快速书写,也要建立在“心中有竹”的基础之上。
二、抒情性
中国书法艺术有别于西法绘画艺术之处在于中国书法表达的是一种写意精神,而西方素描等绘画方式表达的是一种科学精神。唐朝愈论曰:“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偷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3]中国书法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发展,到如今纯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过程说明只有加大其艺术表现力才、抒发个人情趣是使得书法艺术得以发展的唯一途径。
刘熙载《论书》有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人,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4]书法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所具有的神采,行草书更是“神采为上,形质次之。”[5]只有具有神采的书法作品才能彰显其“我神”魅力,表达个性化理念。当代草书只有加大艺术表现力,才能真正地实现抒情性的表达与书法作品神采的体现。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言“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由此看见抒情性的重要性与发展性。
三、趣味性
当代各种展览的盛行,使得书法学习者不断在书法作品的形式、书风中下功夫,以孩童时期的拙朴为美,并以之为趣,美名其曰创新也。而吾以为书法之趣味性在于观察生活,欣赏自然,从万物中获取书法创作的灵感。纵观历代被人们传颂的草书大家,其无一不是从自然中,山水间感悟书法艺术的真谛。
有“草圣”之称得书法大家张旭善于观察万物,“见山水崖谷, 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能够体会“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所以他的草书才可以“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翻阅古代书论,书家对于书法线条、结构、章法多以自然万物来做比拟。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得书法之笔意;怀素“观夏云多奇峰,輒常师之。”;颜真卿感悟笔画线条如“屋漏痕”;孙过庭学书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
陆游给儿子传授学诗经验时曾说“功夫在诗外”。于书法而言,功夫亦在笔墨之外。观察世间万物,从中体会书学真谛。将所感所悟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即是书学趣味性矣。
四、融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艺术的载体从石头到竹简,再到各种宣纸。随着制作工艺的发展,书法可承载的工具越来越多样。相比古代书法工具的局限性,当今书法的创作条件更加优越,作品面积巨大,毛笔制作工艺更加精良,创作风格也越来越趋向于大篇幅、大面积的作品形式。时代的发展指引着艺术的发展方向,所以想要在当代学草书者中脱颖而出,必定要将技法与当代工具的发展相融合。
融合性二义是临摹与创作融合,心象与作品融合,自然与本我融合的过程。一位书者从书匠到书法家的提升,在于其是否可以熟练运用书法技巧,在忘我的境界中展现本我的艺术理想。有古言之:真正的书法家是半个书匠和半个书法理论家。所以优秀的书法家是理论层次与技巧能力的融合,优秀的书法作品是意境与技法的融合。
注释:
[1]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张晓光《当代书法的审美取向》中国书法2006.
[3]《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4]刘熙载《书概》《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5]王僧虔《笔意赞》《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页62.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1972-10.
[2] 张晓光《当代书法的审美取向》[M].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