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月

2019-03-13 03:27李天姿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

摘 要:从古至今月一直是文人骚客们用来抒发情感的对象,她是相思之情的化身,她引发人的无限遐想,对人生,对世间万物进行思考,她是永恒,她也是瞬息万变,她给人带来感伤但又可以是悠闲、旷达情怀的代名词……就是这样,月成了诗人词人们的宠儿。

关键词:月;相思;人生感悟;闲适旷达;清幽雅致

作者简介:李天姿,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7级中文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02

谈起月亮,大多数人脑中首先闪现的就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确实如此,在众多古典诗词中,月一直都是文人骚客们偏爱的对象。在各个诗人笔下,月有时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有时抒发对人生的感叹,有时又是感伤流离之苦,不同的心境,在作者笔下是不同的月,她纯洁美好寓意团圆,她又凄凉悲惨寓意分别,她那么神秘,引发人的无限遐想。那么就让我们去摸索去探讨这蕴含着丰富情感的月。

一.以月诉相思

说起月,人们不免会联想到相思二字,更别提那些身处异乡,難以与亲人见面的游子们,看到满月想到无法和亲人团圆,看到残月想到与故乡分别之久,思念更深。无疑,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李白的《静夜思》在这类诗中可谓是脍炙人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举一抬之间,浓浓的相思之情显露无遗,本就是一个不眠之夜,诗人在室外的井栏边看着洒满一地的银白色月光,仿佛一层白霜,带有丝丝寒意,而冷的不仅是月光更是诗人那颗孤独寂寞的心,想抬头舒缓却又看到一弯月,相思之情一瞬间爆发,但远在他乡无可奈何,只能低头黯然神伤,一人独自品尝思乡之苦。他在《长相思》这首诗中也写道“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夜里“我”在昏黄的灯光下,想她想到欲断魂。满心满脑都是在远方的那个人儿,但我们却相隔两端,抬手卷帘,望着这一轮明月,就好像透过这月可以看见那心爱的人儿一般,可又想到彼此无法相见,只有长叹一声作罢,这相思之情除了月亮又有谁懂呢?再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庭院白月光铺满一地,鸦鹊在月光下安然入睡,露水悄无声息的浸湿朵朵桂花,这个深夜是多么安静,安静到引发人无尽的联想,中秋本是与亲人团圆的佳节,但又有多少人没有办法和家人相聚?今晚的满月人人都能看见,这份无止境的思念又会在谁的心上生根发芽?是我,是你还是他?普天之下的离人呦,你是否知道你思念的人也看着这一轮明月思念着你?这虽然看似在问秋思落谁家,但最浓的秋思不恰恰就落在诗人怀中吗?伴着这清冷的月光,一齐散落心间。月满人未满,就算和好友一起过节,也抵不住静谧夜晚望月带来的思念。也许,月并没有这样的含义,但在那么一个又一个夜深人静的不眠之夜,沐浴着清幽的月光,难免让人陷入沉思,展开联想,身处异乡的游子,思绪透过月想到同一月亮下的故乡,亲人,爱人……此时此刻,月,就是他们的寄托。

二.月中的人生感悟

高悬于夜空的月不仅仅能让人泛起愁思,古往今来也引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思考,明月时圆时缺,看尽世间百态,但她也亘古如斯,可谓永恒。不少诗人通过描写月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诗圣杜甫的《水调歌头》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此刻与胞弟苏辙远隔千里多年未见,又正值中秋佳节,诗人把酒问青天,想念自己的亲人感叹月儿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转念又想到这人生不本来就充满相聚与别离,本来就是悲喜参半的吗?就像这时圆时缺,阴晴不定的明月,仿佛就在告诉着人们,人生本无常。诗人只能端起酒杯,在这个清冷的夜晚对着月亮一饮而尽,希望可以突破时间的局限,“但愿人长久”,更希望能突破空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总有一天能与所念之人见面。虽然是自我劝慰,但也体现了诗人的阔达与美好祝愿,从月中他感悟到,离别在所难免,连月亮也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那么人生怎么可能十全十美呢?苏轼《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诗人对船上的客人道,虽然这月儿有圆有缺,变化无常,可是它始终高挂在天空不曾消逝,它瞬息万变好比生命在天地间的存在不过转瞬即逝,但它又是永恒的,从这个角度,人与事物也是无穷尽的。关于这样的永恒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也曾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水势浩荡的江潮,月色洒满江面,不禁想到在这江面上是谁最初看见月亮呢?而这轮明月有时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的呢?诗人看着月开始思考人生的哲理,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却又使得整个人类的存在变得绵长,与这年年如此的月共同成为永恒。再譬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忍不住感叹人生的变化无常,如今的人看不见从前的月,而月却照耀过从前的人,与亘古如斯的明月相比,人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啊,一“古”一“今”的交替让人清晰地感受到生命的流逝、更替之快,它在永恒时间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诗人们在月下感悟人生,感叹世事无常,在月下对人生进行思考。

三.月中的闲适旷达之感

在许多人眼中月一般都是代表思念,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那些恬淡闲适、乐观阔达的人的眼中,月亮则是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王维的《山居秋暝》便是如此“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初秋时来到山中,山雨初霁,万物仿佛被重新洗净,为之一新,空气清新带着初秋的凉意,诗人走在山中,银白的月光穿过树间的间隙,斑驳地洒在地面,洒在石块上,洒在水面波光粼粼,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简单几句却让读者身临其境,眼前出现一幅幽美又富有情趣的画面。诗人喜欢这样的自然景色,这样的生活是诗人热爱并不断追寻的,月下赏景,听着女孩子们洗完衣服回荡在竹林间银铃般的笑声,看着渔舟顺流而下,这样无忧无虑,多好!这里的月就渲染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气氛。王维在他的还有一首诗中也有以月来体现清幽之感,那便是《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人迹罕至的山谷中,只有桂花悄无声息地飘落,寂静的夜晚,春天的山谷显得格外空寂。月儿升起,皎洁的光惊扰了栖息的鸟雀,扑棱棱飞起两三只,在这溪涧中时不时鸣叫几声,更显山谷的幽静。祥和美好的夜晚连月光都可以惊起山雀,可见这个夜晚多么的寂静,令人沉醉。因此,这里的“月出”则是更加可以衬托出所描写之景的那种清幽与雅致。类似的还有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这样的一个夏夜的山村中,天边的明月缓缓升起,月光倾洒却未曾料到惊扰了枝头的鹊鸟,清风徐徐,夹杂着远方的蝉声吹拂着人的脸颊,“明月”与“惊鹊”,“清风”和“鸣蝉”,有动有静,反而将清幽的氛围渲染的更甚,让读者体会到一种恬淡舒适之感。而像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中明月还没有高过群山,光芒就已万丈,这里的月不像大部分的诗写得那么温柔,”万丈“一词给它增添了几分气势,这样的描写让人很明显地感受到诗人洒脱旷达的情怀。

写月的古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是多之又多,但它始终受到文人墨客的宠爱,在这些人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挂在夜空中的月,更是一份情怀,一份思念,一种感概,一种追求,它是诗人情感的化身,使无数读者为之触动,也给人带来无尽的联想想像,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唐宋诗词中月亮意象的文化意蕴》陈瑞婷.

[2]《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蕴》闵军 傅丽霞.

[3]《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严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