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云
草炭容器是诸类育苗容器的一种,与其他种类容器的主要区别是所选用的原料不同。该种容器选用的是低位级腐殖质类经多年腐熟的草纤维原料(草炭),添加草类浆料经过工艺处理后按一定比例合成的浆料,再经工厂化草炭容器系列合成工艺、制作工艺制成的一种容器。为了观察草炭容器育苗效果,我们在塑料大棚内采用了该种容器进行了樟子松播种育苗试验。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草炭容器的特点
1.1.1通气。具有四壁通气、透水的性能,苗木生长时不会产生烂根和窝根现象,且苗木根系要穿透容器壁自由的生长。
1.1.2 直立性强。倒四楞台形状,多个草炭容器在制作时就纵横排列联在一起,(容器规格见表1),使该容器具有不倒状、敞口直立性强,装填基质土等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又可节约用地面积。
1.1.3质轻含肥素。本体质轻,就地取材,含有一定量肥料供给苗木生长。
1.1.4无公害。造林时可不撕掉容器,随苗木一起埋入土中,无限制苗木根系自由生长现象。
通过育苗试验观察,采用这种质量、形状的容器育苗,其苗木根系较发达,没有任何抑制苗木生产的因素,可以满足苗木的正常生长。
2草炭容器本体含有肥料分析
草炭容器的原料是草炭纖维和草类浆料,本体含有各种可供苗木生长的肥素(见表2)。通过播种育苗试验观察,效果较好,苗木生长茁壮。
3基质土的配制的装填
3.1基质土的配制
选用的基质土是以高位级草炭土为主并按一定比例混有多种易取的肥料配制而成的。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草炭土吸水率高,水分蒸发较缓慢,并含有一定量的多种肥素,可起到基质土疏松、体质轻、保水性能好的作用,混入的各种肥料对苗木正常生长所需营养起到平衡供应作用(见表3)。
为使基质土装填匀实,不影响苗木正常生长,草炭容器内装填的基质土、草炭土要粉碎,肥料要充分腐熟,要经过消毒处理和清除坚硬杂物。
3.2基质土的装填
装填基质土之前,要将基质土过筛,然后搅拌均匀。基本标准是压实能呈松团状为宜,装填时要分两次,第1次装填容器容积的一半,将容器轻震以便基质土落实,第2次装填基质土时要装满并稍高于容器上边,轻震后,用刮板沿容器上口刮平,这样,装填容器内的基质土既匀实又无“塔桥”现象。
4草炭容器播种育苗方法与管理
4.1 播种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育苗时为使容器摆放整齐、便于管理,特制一种容器框架,这种容器框架可用木制而成。框架规格大小可视容器规格而定,我们试验选用的容器高是90mm,上口是45mm×45mm,下底是20mm×20mm的倒四楞台形规格的容器,容器每联呈横向4个、纵向7个组合,每个容器上部连接处的间隙是4mm。为便于搬动、方便管理,制作的容器育苗框架的规格是长600mm、宽390mm,外框高60mm,中间隔板间距50mm,高30mm,隔板斜角与容器本身角度一致,每个框架内放4联草炭容器苗。
将容器排放在框架上,框架四角用砖块垫起,使容器底部距地面15—20mm距离为宜。这样既起到通风和扎出容器壁的根系进行风剪根的作用,又防止苗木根系扎入泥土中,使容器内的根形形成结实的根土团,航运时不易出现散坏现象。
4.2播种
把精选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每个容器播入1—2粒,然后轻度压实,再覆一层沙土,沙层厚度为3~4mm。
4.3管理方法
4.3.1浇水与施肥。这是容器育苗的主要环节,从播种到苗木上山造林一定要供给充分的水分,以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浇水时为防止把种子冲出来,要采用雾喷或采用细孔喷壶少量多次喷洒。容器本身和基质土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肥料,为促使苗木生长更加健壮,可在幼苗长出针叶每隔7~10d追施1次氮肥,追施50~100mg/10m2硫铵即可。
4.3.2棚内管理。塑料大棚内采用草炭容器培育容器苗,在管理措施方面,不仅供给充足的水,而且要适宜条件,适当的调节好棚内的温、光、热、气,但棚内温度一般不超过40℃。
4.3.3病害防治。为防止苗木发生病害,可用幼苗出土后每隔7~10d浇1次1‰浓度的退菌特等防病害药剂,到苗茎木质化为止。
5 育苗效果与初步结论
5.1 育苗效果
采用如上方法用草炭容器培育的苗木,长势均匀茁壮,没有发现影响苗木生长的现象,苗的冠幅较整齐,色泽嫩绿,顶芽饱满,平均地径1.38mm,平均高48.8mm,平均冠福48.2mm,根系穿透容器壁数平均24~37根。
5.2 初步结论
草炭容器是一种很好的育苗容器,与其它种类容器相比较,优点多,适宜于培育各种苗木。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且在上山造林时不用撕掉容器,可随苗木一起植入地下,是一次性使用的无公害容器。该种容器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石质山区育苗、造林,也适用于农业、蔬菜、花卉等领域育苗。
(作者单位:112400 辽宁省西丰县和隆国营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