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2019-03-13 14:27刘在波修文娟
医学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假体乳腺癌

刘在波 修文娟

摘要:目的  研究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抓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治疗方式,使用焦虑评价量表(ASA)评价患者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术后焦虑情况、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24.00%、50.00%、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6.00%、6.00%、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现象,无病理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第20个月出现骨转移现象。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远处转移,其中有1例患者仅为单纯远处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同时伴随远处转移,剩余1例患者出现单纯局部复发,有2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患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肿瘤复发,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乳腺癌;背阔肌皮瓣;假体;乳腺改良根治术;乳房重建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2.03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2-0126-002

乳腺癌(breast cancer)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据第1位,对女性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传统手术方式多采用改良根治切除术。伴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逐渐提升,术后辅助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保乳手术逐渐成熟起来[1]。本研究为分析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抓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28~46岁,平均年龄(35.23±2.01)岁;临床TNM分期:0期16例,Ⅰ期24例,Ⅱ期10例。观察组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4.15±3.02)岁;临床TNM分期:0期12例,Ⅰ期28例,Ⅱ期10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②术前均具有强烈的重塑自身形体的要求;排除标准  ①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②实施改良根治术后,延期乳房重建患者;③炎性乳腺癌或者肿瘤侵袭皮肤患者;④伴有其他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治疗方式。所有患者均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进行常规清洁腋窝淋巴结。对照组患者留置腋窝和胸壁负压引流管;观察组患者在开展改良根治术的基础上,以肿瘤、乳头、乳晕复合体之间距离作为依据,确定是否能够帮助患者保留乳晕复合体。

1.3.1术前准备  在手术之前针对患者乳房高度和基地宽度进行准确测量,结合乳房体系对假体容量进行选择[3]。患者站立位为患者标记双乳房下皱襞线和锁骨中线,同时标记腋前线,对锁骨中线到腋前线的距离进行测量,针对患者双侧乳房高度进行测量,结合测量数值选择合适的假体。多数情况下,将腋前线和正中线距离减去1.0 cm作为参考假体高度。在患者肩胛骨的下角位置做恒索性或者斜缩型背阔肌皮瓣切口,将乳房切口为依据,确定皮瓣长度。

1.3.2手术方法  良根治术实施后,从仰卧位转换成侧卧位。结合术前设计,对皮肤进行切开,同时切开皮下组织以及背阔肌筋膜。将肌肉进行潜行剥离,然后在腋后方皱襞位置找到背阔肌前缘。从上到下的对背阔肌和前锯肌的分离,按照需要的肌肉容量将背阔肌起点切断。借助从远到近的方式,取皮瓣。当其游离到腋窝的时候,帮助患者保护肩胛下的胸背血管神经蒂,将背阔肌起点切断,促使其能够充分游离,方便对肌皮瓣进行转移。参照健侧的乳房大小作为对皮瓣切取范圍依据,切取皮瓣时需保留0.2~0.5 cm的皮下脂肪层,从而给皮瓣提供血运和毛细血管网层,对于其余脂肪而言,尽可能的保留记肌肉表面和背阔肌前缘脂肪组织。若游离到腋窝位置,则需要留置负压引流管,此后将其缝合,帮助患者转换为半坐卧位,在腋窝位置留置负压引流管。

1.4评价指标  通过焦虑评价量表(ASA)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对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术后随访6~12个月。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对术后焦虑情况、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比较  观察組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现象,无病理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第20个月出现骨转移现象。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远处转移,其中有1例患者仅为单纯远处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同时伴随远处转移,剩余1例患者出现单纯局部复发,有2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转移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235,P>0.05)。

3讨论

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对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4]。乳腺癌病因未明确,多发在25岁以上女性群体中。传统手术方式主要是以改良根治切除为主[2]。伴随着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的逐渐提升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应用,保乳技术逐渐向着更加成熟的阶段发展,但还是存在不具备保乳指征的患者[5]。该手术方式导致患者乳房缺失,从而促使患者生理功能出现缺陷,患者产生自卑感,特别是年轻女性,需要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担。乳腺改良根治术联合阔背肌皮瓣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方式,手术费用相对较低,手术所需时间较短,同时术后患者乳房形态相对较好,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因此被广泛应用,患者对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高耐受性。经研究显示,使用这种方式,不容易出现乳腺癌局部复发。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对比,发现无病理死亡,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0个月出现骨转移现象。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远处转移,有2例患者死亡。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情况、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方式临床疗效果好,且不增加肿瘤复发,值得进一步尝试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国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对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508-2510.

[2]刘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11): 88-90.

[3]高印奇,方仪,杨雪,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Ⅰ期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1):729-733.

[4]崔世恩,凌飞海,黄志华,等.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74-76.

[5]苏瑛,邵清,单海琳,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一期乳房重建(附20例报告)[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4,19(5):422-426.

收稿日期:2018-9-27;修回日期:2018-11-2

编辑/冯清亮

猜你喜欢
假体乳腺癌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全髋翻修术后组配式与一体式假体下沉率比较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