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曼宁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引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国家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党建宣传又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党建宣传工作效益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沟通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沟通之中实现信息交换和交流”,因此党建宣传工作要考虑如何能加强与他人沟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们时间、空间的距离,因此党建宣传工作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和党建宣传工作,这样才能够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平稳发展。
沟通理论也被称之为“通讯理论”,目的是通过沟通交流形式解释社会客观现象。沟通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信息包围之中,需要客观事物接收信息,并对信息内容作出反应,包括分析、运用、存储信息等。一项事物发展是否有效,取决于信息传递是否迅速、能否精准接收、信息处理是否有效,取决于信息沟通双方的时效性。
结合沟通理论含义我们可以发现,想要让宣传效果有效提升,必须要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时效性,并且让对方有所反馈。面对面沟通理论上是最佳的沟通方式,但是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做到良好的信息沟通。而网络技术的到来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弥补了客体沟通之间的空间差、时间差。
在沟通理论视域下,想要加强党建宣传工作效益,就必须要加强沟通,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打破时间、空间束缚实现沟通,这就需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做好高校党建宣传创新,这样才能够发挥党建宣传效益。
在党建信息传播当中,要避免情感缺失带来的问题,否则所发布的信息很难被他人关注。这就需要提升宣传者综合素养。首先,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大局意识,遵循党建宣传的导向性、先进性;其次,贯彻“人本”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更加贴近全校师生,发布喜闻乐见的新闻,这样才能够加强宣传者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最后,培养个人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工作思维,不断创新工作形式。
此外,在网络平台上,党建宣传内容也要更具网络特性,编辑宣传信息时,要积极融入情感,让接受者感受宣传者的良苦用心。宣传内容编辑要从受众者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思维,加强大学生的互动性。
1.构建多元化沟通模式
构建多元化宣传主体,在党务专业人员参与宣传工作基础上,加强网络信息部参与,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宣传主体的多样化,还可以实现不同宣传主体的优势互补,提升党建宣传效率和质量。同时还需要对党建宣传工作客体进行创新,推动宣传客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要考虑学校中教师、学生这部分受众体,还需要在社会群体中加强宣传,壮大信息受众体,提升党建宣传知名度、影响力。
2.构建多层次网络宣传平台
党建宣传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多层次发展,包括在党建网络平台上增设党建专栏、校园活动、学生活动等等模块,让校内师生可以凭借自身喜好阅读相关内容、参加宣传活动,保证网络平台宣传的有效性、多样性。
3.构建双向宣传方式
大部分党建宣传工作都是采用单向宣传方式,没有形成双向沟通渠道,与沟通理念不符。当今大学生十分的独立自主,不希望被动接受宣传,希望自身有一定的话语权,表达个人的见解和看法,所以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增设学生反馈模块,学生可以在该模块中表达个人的见解和看法,从党建宣传中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让网络成为具有平等权的参与沟通者。
之所以过去党建宣传工作表现不佳,最为重要的就是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所以党建宣传工作要转变表达方式,优化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党建宣传工作者一方面要提升网络宣传能力,让党建宣传工作更具时代性、更加亲民,全面加强宣传网站功能、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党建宣传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此外,还需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性,一改传统、枯燥的党建宣传内容,提出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引入更新的网络技术,在可以实现党建信息传播的基础上,构建党建宣传微博、公众微信,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党建宣传工作中,这样即可进一步强化党建宣传效果。
此外,还要对党建宣传资源进行整合,精心选择宣传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切身利益的联系,语言表达上也可以创新性的使用网络语言,避免有过多的空话,积极引入经典案例进行引导和辅助,这样党建宣传内容才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党建宣传内容才更具吸引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党建宣传工作也要融入沟通理论,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展开党建宣传工作,强化党建宣传效果,加强大学生参与度。在未来高校党建宣传当中,要积极融入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让党建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行动,积极与大学生加强沟通,这样才能够发挥党建宣传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