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权,吴子才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庐江231500)
根据水稻品种的分蘖能力,确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对提高水稻单产有重要意义。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栽培模式的多样化,插秧密度也产生了不同规格。为了更科学地了解插秧密度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笔者设置了3个栽培密度水平,摸索庐江县庐城镇双季早稻主栽品种全程机械化最佳栽插密度,以达到绿色高产高效目标,为今后的双季早稻绿色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
参试水稻品种为中早25。试验在庐江县庐城镇新桥村一农户家庭农场进行,田块土地肥沃,排灌方便。
采用单因子行株(密度)3水平(处理1:25 cm×10 cm;处理 2:25 cm×12 cm;处理 3:25 cm×14 cm)小区比较。小区面积200 m2,2次重复,随机排列。各处理间除栽插密度不同外其他农艺操作保持一致。
1.3.1 育秧。选择580 mm×220 mm规格秧盘培育毯状秧。3月27日播种,盘播量120 g干种,秧龄22 d。
1.3.2 试验田准备。全田均匀撒施基肥。基肥用量: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 495 kg/hm2,尿素105 kg/hm2,硫酸锌3.75 kg/hm2。施肥后进行15cm深旋耕灭茬,再耙平田面(全田高差不超过2 cm),达到“田平、面净、泥烂、肥融”的要求。施肥整平后,让土壤沉淀半天后机插。
1.3.3 适期移栽。4月22日移栽,各处理均采用行距25 cm和对应的株距,机插取秧量平均每穴4~5苗,栽插深度1.5~2 cm。
1.3.4 大田管理。管水:栽插时田面保持无水或薄皮水(只有小面积凹塘处有1 cm以下的薄水层),活棵后保持浅水层分蘖,当茎蘖数达到目标茎蘖数80%时开始晒田,晒到田边开小裂、田泥不陷脚、田面开纹裂和现白根时灌水;此后保持浅水层至灌浆期,然后湿润管水至收割前7 d左右断水。
追肥:在栽后3~5 d施分蘖肥,全田施尿素135 kg/hm2,氯化钾120 kg/hm2;主茎拔节后施壮秆促花肥,全田施 45%(N∶P2O5∶K2O=15∶15∶15) 复合肥105 kg/hm2,氯化钾 60 kg/hm2。
病虫害防治:大田期间强化病虫害防治,确保不发生危害。虫害以防为主,重点防治灰飞虱、二化螟等。
1.4.1 详细的田间档案。包括种植茬口、前茬产量、土质、有机质含量,全速效N、P、K含量,耕法、秸秆还田量,施肥(日期、种类、数量、方法等)及水分管理等。
1.4.2 生育期记载。记录播种、移栽、拔节、抽穗、成熟和收获的准确日期。
1.4.3 病虫害及倒伏记载。记载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倒伏等情况。
1.4.4 产量测定。每小区定点2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并按平均穗数取5穴测定每穗粒数;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求取结实率;以1 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 g)求取千粒重。成熟期各田块割方测实产。
从表1可以看出,栽培密度越大茎蘖苗峰值越高,最高达652.5万/hm2,峰值出现时间在5月28日左右。
由表2可知,栽插密度25 cm×12 cm产量最高。从产量构成来看,栽插密度25 cm×12 cm较为理想;25 cm×10 cm密度过高,茎蘖数过多,但成穗率不高;而25 cm×14 cm密度过稀,有效穗严重不足,虽然穗粒数较多、结实率也较高,但仍达不到高产。
表1 不同栽培密度茎蘖动态比较万/hm2
表2 不同栽培密度产量构成
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肥力田块双季早稻主栽品种全程机械化最佳栽插密度为25 cm×12 cm,而肥力水平较低的田块栽插密度以25 cm×10 cm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