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宇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培养的内涵伴随着不同的时代主题而螺旋上升,围绕着“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形成了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贯穿始终、坚持与民族复兴同行同向的培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经验。新时代,要把青年从生力军培养成最强主力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发展、坚持青年培养与时代同行、坚持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道路,促使时代新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 青年培养 中国共产党 青年观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24.023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全面回顾和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年培养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及其重要启示,并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如何培养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的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青年培养的任务和要求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继续引领培养青年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年培养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如何恢复国民经济、开展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等历史任务,毛泽东同志对青年培养提出“三好”要求,并反复强调“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理念,将“三好”具体化为“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政治要求上则提出“社会主义觉悟”,“三好”要求成为这一时期青年培养的根本要求。1957年以后,毛泽东同志对上述论述进行丰富和发展,尤为重视对青年培养的政治方向把握,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提出教育必须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路径,主张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突击队和生力军,指出农村是一个天地广阔、大有作为的地方,鼓励知识青年积极参加上山下乡运动。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历史转折时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邓小平同志果断处理“中国向何处走”的时代难题,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教育青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真理标准的确立,拨开青年思想上的迷雾,并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国家的发展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青年的培养扫清了思想障碍。邓小平同志围绕国家的发展制定“三步走”战略目标,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寓于其中,并在“四有”新人的基础上提出“三个面向”的培养目标,重视青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清醒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几代、几十代人来接力奋斗的长期性,对青年干部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培养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青年基础。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江泽民同志站在培养新世纪一代青年的高度,引导青年认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首次将“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青年培养的总目标,并不断深化“四有”新人的内涵。在青年培养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及培养坚持“四个统一”的跨世纪人才。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要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青年健康成长,不断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对青年培养提出“既要严又要爱”的要求,重视青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瞻远瞩地将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胡锦涛同志围绕青年如何做“科学发展的奋力推动者、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者”,帮助青年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建功立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主张把目光投向青年,提出青年教育的“五个必须”的方法、“五点希望”的要求、“四个新一代”的方向等,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努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把青年的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围绕“怎样培养青年、如何培养青年”,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求,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青年培养的目标,号召青年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三个事关”的历史高度,提出“四个服务”的教育方针,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生力军和主力军的时空维度,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体系”的新要求,不断丰富青年培养的时代内涵。特别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和使命进行明确,并对青年的成长成才提出“六点希望”,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指明方向。[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年培养的基本经验
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贯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青年培养的最大政治优势,是进一步回答“为谁培养青年”的问题,“党管青年”体现理论武装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落实青年政策等各个方面,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青年培养的基本经验,更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青年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党管青年”是青年培养不变的主线,青年培养若是偏离党的正确领导,青年成长就会在实践中遭受挫折。无论“三好”“四有”“又红又专”还是“时代新人”的培养,根本就是在于人才培养的政治标准,而“党管青年”则是对这一政治属性的具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首个青年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党管青年”的原则,就是对青年培养历史演进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党管青年”基本经验的科学认识。青年在本质和特征上具有不成熟的特点,因此,“党管青年”要将“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这决定着全党全社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4]
坚持与民族复兴同行同向的培养方向。面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培养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都会作出不同的时代回答,70年来形成了青年培养与民族复兴同行同向的基本经验。青年培养是过程性与目标性的统一,邓小平同志认为青年是“我们一切事业的继承者”,江泽民同志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向青年发出“积极参加祖国的建设,站在祖国建设的前列”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呼吁青年“以四化为己任,与改革共命运,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奋斗、成长”,新时代的青年要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奋斗历程中,青年始终走在民族复兴的时代前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新三步走”战略安排,青年培养目标始终与国家的战略部署同行同向,培养要求上也从“四有新人”走向“时代新人”。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走过创新发展的70年,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青年发展事业中永葆生机和活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认识和评价青年,解决青年培养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是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辩证统一观点来分析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认识和评价青年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辩证法为解决青年实际问题提供科学指南,“德才兼备”“又红又专”“三好”“四有”“五个结合”则是对立统一观点的时代转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年培养的基本经验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寓于青年培养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传承创新。
新时代青年培养的重要启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来指导青年培养,围绕不同时期的历史主题和时代任务,深刻回答了“青年发展的主导性力量”“青年向哪发展”“如何保障青年发展”等核心命题。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现实基础,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思想、五四运动100年、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青年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进程中的不断飞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作为青年发展和青年培养的根本遵循,要坚持贯穿其中的辩证统一的方法,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性,站在时代前沿全面吸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时代新人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坚持青年培养与时代同行。伴随着“培养怎样的青年”认识的深化,“怎样培养青年”的方式方法也发生着根本变化,但青年培养始终遵循着与时代同行的方向。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不同时期的青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历史际遇,都有自己奋斗的时代主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代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呼唤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骨干。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青年培养的国际国内环境面临着深刻变化,青年培养从邓小平同志80年代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到以党的十九大“新三步走”战略部署作为青年培养的目标,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时代任务来培养青年。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青年培养要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青年培养始终坚持与改革开放同行、与新时代同行、与中国梦同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与青年发展优先战略的统一、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统一、立足时代与面向未来的统一,引导“强国一代”在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中认清自己的职责使命。
坚持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道路。“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青年必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要在青年培养中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和塑造青年,要求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其根本就是将青年培养成符合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青年培养既要符合规律性又要合乎目的性,其健康成长必须遵循科学的道路,根本就是要坚持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指引,遵循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规律的统一,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要求贯穿始终,处理好“拔节孕穗期”价值观养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长成才,把听党话、跟党走作为自觉追求。实现青年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要坚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面向世界,引导青年不忘坚定跟党走的初心,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形成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跑出一个好成绩”。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系統党建研究会基金项目“书院制下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探究——以财经类高校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jydjyb0044)
注釋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
[2]《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0页。
[3]《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
[4]《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词》,新华网,2015年10月26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26/c_1116943834.htm。
责 编/肖晗题
Practical Thinking of Youth Cultivation in the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Liu Hongyu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70 years ag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youth cultivation has spiraled upwards with different themes of the different times. Focusing on the issues of "what kind of youth to cultivate, how to cultivate youth, and who can benefit from cultivating youth," basic experience has been gained such as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Party governing youth" throughout the process, sticking to the orientation of working towards the goal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adhering to the Marxist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In the new era, if we want to cultivate the young people into a strong workforce, we must take the scientific path of developing the Marxist youth concept creatively, letting youth cultivation march together with the times, and adhering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people, so as to urge the new generation to become the pioneers, trail-blazers and devotees standing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
Keywords: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outh cultivation, CPC, you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