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胜
【摘要】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和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与观念意识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既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赋予了革命文化传播以新的使命与任务,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革命文化创新传播的内在优势、现实困境、外部机遇、未来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资源整合、传播工程、受众吸引、话语培塑等四重策略。
【关键词】 革命文化 SWOT 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24.0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革命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继承并创新传播革命文化势在必然,也更加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革命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助推作用,这更加为创新发展革命文化注入了新的动力。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其中的四个维度一般都直译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四重具体分析,能够形成对研究对象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措施。[2]通过SWOT分析审视当前革命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外条件与形势,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发现问题,以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新时代创新传播革命文化
我们知道,“革命文化”概念最早是由瞿秋白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一文中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专门阐述何为“革命文化”,而是基于中国革命形势需要和瞿氏本人的特殊经历,通过提出建设无产阶级新文化以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命题,预设了革命文化的大概内容与发展路径。[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专门对革命文化进行了说明,直接把“五四”以后以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文化生力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而形成的成果定义为革命文化,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4]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把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三个方面,共同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共同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由此可见,革命文化的内涵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地位不断凸显,已逐渐从以反帝反封建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成果,演变为当代中国的基础文化样态之一,发挥了坚定信仰信念、提供精神支撑、凝聚价值共识的时代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构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5]这就进一步为新时代创新传播革命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顯然易见,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创新传播,关键是要在继承革命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不断彰显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不断拓展形式载体,不断丰富内容价值,不断增强革命文化的时代魅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新时代的精神凝聚力和感召力。
革命文化创新传播的SWOT分析
具体到革命文化的创新传播,我们可以把SWOT法分解成起点优势、现实困境、外部机遇、未来挑战这四个维度。
新时代革命文化创新传播的内在优势。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而形成的红色文化,其中蕴含了不屈的奋斗精神和厚重的文化传承,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可谓党和人民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些都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传播革命文化的重要前提。新时代创新传播革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优势来实现:新媒体拓宽了革命文化的传播渠道,以微信、微博、QQ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可以瞬间打破时空限制,从而使受众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实现传播的优化组合,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革命文化传播的参与性。新媒体增强了革命文化的传播效果,可以依据学历、职业、生活、兴趣、区域等不同因素来细分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内容和传播渠道进行革命文化的有效传播,实现革命文化覆盖的增量扩容。
新时代革命文化创新传播的现实困境。目前关于革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价值、内容等理论层面,而涉及实践层面的革命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技术运维、产业分析则相对较少。革命文化传播创新意识相对滞后,由于革命文化形成发展的特殊历程,其在“先验”层面不可避免要受到革命意识形态和历史等因素制约,同时也容易遭受 “中国威胁论”等负面言论攻击,致使在实践层面创新传播革命文化面临不确定风险,创新动力相对不足,在实践层面往往表现为“一窝蜂”“同质化”“重效益”等现象,革命文化传播往往仅局限于一些有限的时间节点,红色文化旅游在线路设计和内容安排上经常大同小异,革命文化产业遍地开花却充斥了不少低水平的重复与模仿,革命影视剧产量与质量相互脱节的现象相对突出,有的革命文化传播项目在策划时更偏重于轰动效应背后的经济效益。
新时代革命文化创新传播的外部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都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创新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了有关继承发展革命文化的重要讲话,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围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的井冈精神、长征精神、老区精神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革命文化创新传播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给革命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丰富了革命文化传播的内容和载体,大量的革命文化信息被有机整合,也为革命文化走向国际提供了基础。
新时代革命文化创新传播的未来挑战。创新传播的主体能力还有一定欠缺,任何一种文化,既是历史积淀,也是当代转化,革命文化的创新传播,首先面临的挑战是传播主体能力素质的欠缺。以红色景点讲解为例,讲解人往往由于缺少对革命文化的深刻体悟而无法传递预期信息,游客们虽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讲解人技艺的娴熟,但往往很难通过讲解有深刻体悟。革命文化创新传播需要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这对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更高,目前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在短时间跟得上现实需要。受众群体心理认同影响传播效果,革命文化的创新传播必须始终面向现实的受众,“90后”一代已逐渐成长为重要受众群体,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祖国富起来、强起来,但相当一部分受众仍不同程度缺乏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历程的历史认知和传承意识,有的年轻受众普遍认为革命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都已过时,有的甚至把革命文化传播与“说教”简单等同起来。创新传播的新动能运用不足,就目前来看,革命文化传播并没有与新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既受制于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因为片面的风险意识使得很多部门在利用新媒体传播革命文化方面存在顾虑。
新时代创新传播革命文化的四重策略
WT:革命文化资源整合策略。重视加强革命文化创新发展基础工程建设,加强革命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大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加快革命文化传播实务研究,补充完善承载革命文化的历史材料。注重依托全面提升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推动创新传播革命文化,在顶层设计上深化革命文化传播,综合运用信息媒体、纸媒体等传播样态,丰富革命文化的资源库。打造精品革命文化工程,综合运用戏剧、音舞、美术等文体形式传播革命文化,丰富相关文化作品的制作和传播,不断消除行业界限,形成完整的革命文化传播产业链条。创新革命文化实践活动,统筹建设“两个平台”,即推动革命老区绿色发展、深化红色基地内涵发展,多开展仪式感、时代感强的革命纪念仪式和活动,使广大受众在陶冶身心的同时,深刻感悟中国革命的历史空间和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培育革命文化市场,整合红色旅游资源、革命文艺作品等,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赢,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革命文化特色产业。创新运用吸引青年一代的革命文化资源,在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区调查等青年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嵌入革命文化元素和学习传播要求,充分运用革命景观、文化走廊、社团组织等载体,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时间節点,加强对青年一代的思想熏陶,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
SO:革命文化传播工程策略。坚守革命文化传播“主阵地”,加大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宣传普及和教育教学力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泛开展革命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创活动,使全社会始终处于接受革命文化熏陶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红色记忆,激发革命文化凝聚人心、向上向善的时代正能量。坚持“与时代同行”,在恪守革命史实的基础上创新革命文化题材影视创作,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精品佳品。坚持“大数据”思维,运用新媒体和形象生动的场景还原,广泛传播革命文化资源信息,打造现代化的革命文化认知空间。创新开发革命文化主题产品,加强不同传播主体之间(重点是政府、企业、社会、学校)的联系配合与分工协作,制作推出遵循德育规律、富有思想内涵、体现美学理念的革命文化艺术作品和实物,使受众能够在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真切的情感中感受革命文化的精神魅力。通过创新传播的协同机制,不断焕发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建立革命文化评级工程机制,依托文化旅游规划,以区域化、整体化思路,相应规划不同级别的革命文化空间,走出传统的单一革命文化空间模式,大型或著名红色文化空间可直接纳入旅游线路统筹设计,实现革命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协同发展;地方性的革命文化资源可以围绕主题、人物、影响等原则实行集团化传播,联合制作革命文化精品展览,联合推出革命文化教育服务,联合开辟红色旅游特色线路,实现整体大于局部的集团效应;一些小、散、远的革命文化遗迹或者场所,可由宣传、文旅、党史等相关部门联合保护开发。
ST:革命文化受众吸引策略。坚持党管舆论、党管媒体,不断加强对国内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与管控,不断巩固革命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作用,拓宽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把近代以来所有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文化资源都吸收进来,深度挖掘革命文化的时代内涵,深刻把握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始终加强革命文化的正面宣传和引导,运用“互联网+”、主题网站、手机APP、互动留言等方式,推动革命文化传播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有机契合,运用亲临体验、现场互动、场景模拟、实物展示、图文介绍等不同方式,集思想性与接受性、艺术性于一体,从而深度感染受众,达到心灵受震撼、精神受洗礼的良好效果。着力提升革命文化的“亲近感”与“亲和力”,建设立体化的革命文化传播网络,特别是要在“七一”“八一”“十一”等极为重大的纪念活动中,有重点、有节奏、有层次地报道革命文化传播中的新鲜动态和经验,注意接收反馈广大受众的意见建议,为传播革命文化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和全方位的资讯服务,吸引人们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感受革命文化氛围,领会革命文化精神,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价值认同与传承激情。在这方面,革命文化场馆建设可充分借鉴文博市场的成功经验,通过紧贴受众需求、多元开发模式以及适度的营销策略,焕发革命文化传播的时代活力与魅力;传播品牌设计可打破单向度思维模式,更加注重时代创意、兼顾时代风尚、塑造时代品味,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弘扬新时代革命文化。
WO:革命文化话语培塑策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牢牢掌握革命文化的话语权,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使革命文化话语能够更加贴近年轻一代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用新时代的文化语言传播好新时代的革命文化。要构建革命文化话语常态化建设机制,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措施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解决革命文化话语建设不同程度存在的空化、泛化问题。要借助各种新媒体渠道和平台,利用新媒体覆盖面广、宣传实效性强、受众广而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发挥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传递中国革命文化,让更多的受众更广泛感受到中国革命文化话语的时代影响。积极探索革命文化话语建构的新路子,把叙述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核心利益需要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塑造革命文化的世界话语形象,加强效果评估和反馈分析,科学研判不同话语与中国革命话语的“声道”间距,构建和完善中国革命文化话语形象评估与修复机制,适时调整和纠偏,有针对性地实施话语形象完善策略,不断展现中国特色革命文化话语的无限生机和独特魅力。
(本文系華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创新基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01144)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2]王利平:《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3]章慕荣:《中国封建主义话语创新史(1929~1939)研究:从史学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确立》,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7年 ,第88~89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7、708页。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5页。
责 编∕周于琬
Selection of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Liao Lisheng
Abstract: Revolutionary culture is the cultural achievements and ideological system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eternal values formed du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war. In the socialist cultur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t not only occupies an indispensable position, but also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e new era endows revolutionary culture communication with new missions and task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practical difficulti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surrounding the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using the SWOT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four responses includ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communication project, audience attraction and discourse cultivation.
Keywords: revolutionary culture, SWOT,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