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沉箱及预制块体施工技术

2019-03-12 22:39赖银波
珠江水运 2019年3期

赖银波

摘 要:当前,重力式码头沉箱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施工中。文章结合实际工程,围绕码头沉箱及预制块体施工技术,对旧码头拆除、预制沉箱、沉箱安装等工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提高了整体工程质量。

关键词:沉箱安装 预制沉箱 港口码头

港口码头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標志。从某种角度来说,港口码头的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港口码头的建设使腹地和港口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有效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发展。另外,港口码头的建设还可以为沿海城市提供更为先进的信息,促进城市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在港口码头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性,必须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合理应用施工技术,科学配备施工人员。重视港口码头施工技术,不断对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促进港口码头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国内港口码头建设质量。

1.工程概况

(1)码头及港池:旧码头拆除:拆除长度共计约226m。新建码头:新建集装箱的长度约为668m,码头结构属于重力式沉箱结构,本工程沉箱形状为圆筒式沉箱,沉箱顶部直径为15m,底部直径为16m,沉箱高度约为15.8m。码头后轨建设属于轨道梁和钻孔灌注桩,控制灌注桩桩径约为1.0m。

(2)护岸工程:重力式沉箱护岸长度约为111m。

(3)防波堤修复加固:在防波堤堤头需要设置一个沉箱,应用块石进行压脚防护。

(4)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陆域总建设面积约为13万m2,应用振动碎石桩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处理的深度在17~18m范围之间,这个范围包含了地基砂层以及回填砂层的厚度。

2.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做好施工准备后,进行旧码头拆除,然后开始码头基槽及港池开挖、基床抛石打夯整平、沉箱预制出运、沉箱安装、箱内及箱后回填、胸墙和面层及附属设施施工,同时进行陆域回填、陆域地基处理、堆场排水及地下结构处理、陆域面层处理,此外还要做好护岸堤心石分级堆填、护面块石分级堆填、堤顶防浪墙悬崖处挡墙现浇,以及堤头基槽及航道开挖、堤头沉箱及挡墙施工、护面块预制、护面块安放,做好以上所有工作后进行竣工验收。

3.施工工艺

3.1旧码头拆除

旧码头的拆除顺序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进行。旧码头的拆除流程如下:码头面层拆除→前沿灌注桩拔除或(方块后侧陆上开挖→方块后侧水上开挖)→方块拆除→沉箱基槽开挖。

旧码头A-A断面区域的前沿灌注桩的拆除在码头胸墙拆除完毕后即采用500T起重船拔除。

方块的拆除拟采用两种施工方法:(1)采用500T起重船结合钢夹具进行拆除;(2)若无法采用夹具拆除,则由潜水员水下对块体进行钻孔并植入吊具,然后再使用500T起重船起吊拆除,或采用挖泥船或500T起重船起吊重锤破碎后挖除。

在挖泥、除礁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和捞起残骸、障碍物或木质、金属、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各种类型的碎块,不能用于回填陆域的杂物将被清除并投到业主指定的地点。

3.2预制沉箱

3.2.1预制场建设

(1)预制场位置:严格按预制场的平面图进行预制场位置的设置。

(2)沉箱预制场:根据总体计划,每个月需预制沉箱4个,需沉箱底胎模5个,其中一个为异形沉箱的底胎模,沉箱堆放5个。配备1台30t门机(利用现有的120T门机改造),跨距30m,并配备一台塔吊。

(3)搅拌站:1台120m3/h搅拌站。

3.2.2沉箱预制

(1)预制分层图。

(2)总体安排:本工程的沉箱总数量是50件,其中48件沉箱的结构相同,1件沉箱的结构与48件沉箱结构相似,1件沉箱的底座与其他沉箱不同,其他结构相似,每个月预制4件。

(3)分层预制:分4层进行预制,最底层的高度控制在2.3m,其余段的高度需要控制在4.5m。

(4)模板:采用钢模板,底层模板2套,标准层模板3套。

(5)绑扎钢筋。沉箱预制的过程应用分层预制的方法进行施工,与其对应,钢筋也需要分层进行绑扎,沉箱底层所需的钢筋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绑扎,在底模上完成绑扎成型,钢筋整体成型后,再处理局部和墙体之间的加强筋。应用门机和塔吊对上层外墙钢筋分批完成绑扎,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上完成钢筋绑扎工作。

3.3沉箱安装

严格按沉箱安装工序进行沉箱安装:沉箱出坑;沉箱上驳;沉箱海上拖运;沉箱安装。

当沉箱预制强度>85%后,将沉箱搬运至施工场地进行堆放。在搬运过程中应用气囊机型搬运,在沉箱的底部设置圆柱形胶囊,应用千斤顶将沉箱放置在气囊上,胶囊完成充气后,进行沉箱搬运。

将沉箱移到半潜驳上,通过拖轮将半潜驳拖运至足够水深的位置,完成驻位,起重船启动到沉箱附近,半潜驳开始均匀灌水,保证匀速下潜,同时将沉箱灌水阀门打开,严格按要求向沉箱内部加入压载水,当沉箱吃水深度达到7.6m时,起重船挂钩。控制半潜驳继续下潜,当沉箱吃水深度达到8.0m时,增加其中船的吊力,沉箱离开半潜驳,到达安放地点。在安装过程中,为了能有效地控制沉箱的下沉和起浮,必须严格控制沉箱隔舱的水量。完成沉箱的安装后,对安装结果进行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沉箱内填芯,校核结果一旦不合格,需立即重新抽水对沉箱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直到合格位置。

3.4临时出运码头及现浇钢筋砼结构

(1)临时出运码头拟用以BCR块体出运及沉箱上驳,利用未拆除的旧码头作为出运码头。旧码头作为出运码头进行改造,具体改造的内容需要根据拟投入的半潜驳的船型结构确定。

(2)该港口码头的码头胸墙砼4481m3,单段码头胸墙平面图见图1。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预制搅拌站向施工场地提供砼。注意要应用一次浇筑到顶的方式进行胸墙砼施工,沉箱沉降位移合格后,方可进行胸墙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配置两套钢模板,应用汽车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除。胸墙模板见图2。

3.5后轨灌注桩

本港口码头的钻孔灌注桩数量为84根,应用自上而下的灌注方式进行码头后方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实际地质情况。钢护筒直径Ф1000mm,应用钢板制作而成,每根桩建筑需要的钢护筒长度为15m,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3.6陆域回填

具体的回填顺序为:如果是水深较大的位置施工,应用驳船进行运输抛填,施工顺序由岸侧向海侧逐渐推进;陆上回填施工会逐渐形成一定范围的陆域。

回填技术要求如下:应用回填砂进行陆域回填,码头防护墙所需要的施工材料为采石场混合料。在场料对方的位置,如果对方高度超出标准高度,应用压路机对回填土方进行压实,在压实过程中注意分层进行压实,控制每一层的压实厚度约为50cm,压实密度如果>95%,即为合格。

3.7陆域地基处理

该工程中的陆域地基处理,应用水密实振冲的方式进行,若局部区域存在淤泥,应用碎石桩加固的方式进行。回填砂区域面积约为13万m2,一共分为3层,分别为:地基砂层、回填砂层以及淤泥层,深度总计在17~18m范围之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内港口码头建设过程中,经常应用重力式码头沉箱技术进行施工,该施工技术具有耐久性强、操作简便以及整体性能佳等优点。在港口码头施工过程中,只有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港口码头技术的研究,熟练掌握技术方法,提高施工技术的可靠性;此外,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按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严格控制相关施工参数,保证所有的操作精准无误差,进而保证码头整体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彤阳.港口码头的沉箱及预制块体施工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7(12):76-77.

[2]王成.港口码头的沉箱及预制块体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1):266-267.

[3]周广群,李永升.港口码头的沉箱及预制块体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07):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