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娜 万群霞
摘 要 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传统出版产業面临转型升级,文章对近年出版领域的经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对创新背景下的数字出版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信息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9-0010-02
1 出版社转型的必然趋势
1.1 国家大力支持,政策不断向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各个领域全方位开展创新的大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新闻出版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相关指导思想,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加速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新闻出版业正在成为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新闻出版行业监管和服务信息系统、网络出版监管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融合作用,借助互联网,不断推进新闻出版业与其他内容产业及外部产业之间的融合,构建立体多元的文化服务与信息内容服务?模式。
1.2 传统出版稳定增长,数字出版爆发升值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7月底发布的《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纸媒中,除了图书的印数、印张和销售额保持良好增长,报纸、期刊的印数、印张和销售额均比上一年明显下降。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不含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8?119.2亿元,较2016年同口径增长4.5%;2017年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071.9亿元,增长23.6%。2010—2017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逐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远远大于传统出版产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如图1所示。大量报纸、期刊都开始涉足并大力推进数字出版,已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1.3 科技类出版社数字出版尚在起步阶段
在新媒体出版成为大势所趋的超强背景下,科技类出版社被推到了历史的转弯处,转型势在必行,纸质图书销售量锐减,传统纸质专著出版领域的利润增长受到了极大限制,必须找到新的渠道和途径,实现进一步发展。
传统出版机构关于产业创新、出版社转型还一直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尚不能形成规模,大部分出版社还没有找到新媒体在科技专著出版领域的融合渠道和利润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数字出版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互联网广告、移动出版等领域。传统专著出版还有待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2 传统出版社现有资源优势及现存劣势
2.1 传统出版社现有资源优势
现有的大型出版集团拥有几十万种图书,每年出版科技类专著近万种,出版社作为内容产业,拥有庞大的内容资源,尤其大型科技类出版社,几乎涵盖了历年来所有科技进步领域的专业性内容资源,内容或者说版权资源,是出版社资源的根基。出版社的品牌、作者资源、读者群及完善的发行网络,是出版社实现转型的?基础。
2.2 传统出版社现存劣势
传统纸质出版社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模式。转型意味着变革现有的运行方式,在保证出版企业效益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尝试新的发展模式。
首先,科技类出版社目前人才队伍多为文案编辑、专业编辑,人力资源略单一。面对新媒体行业的冲击,急需软件、信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加入。新媒体与传媒出版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新媒体业态的技术和运营结构与传统出版社的运营结构相融合,提高效率,找到升值的关键点,是未来传统出版社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科技类出版社拥有的内容资源数量、质量有待进一步分类评估,未来的知识服务体系一定是大量精品内容的呈现,需要去掉大量冗余、陈旧的内容资源。
3 科技类出版社转型对策分析
3.1 整合内容资源,精细化知识服务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型媒体形态,融合了思想文化、信息、多媒体等多种手段,不再是静态、封闭的图书形态,数字出版从传统“产品中心,内容为王”的模式转化为“客户中心,服务为王”的模式,数字出版的盈利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出版社的转型,首先应该转变方向,从需求端入手,深入调查,了解客户(读者)的需求,从而根据需求端的切实情况,进行定向服务,使设计和开发的新媒体产品,能够在销售环节做到有的放矢。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才会形成利润?链条。
首先,对于大众读者,面对信息量爆棚、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让读者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抽出一定的时间连续阅读,已经变得不现实,传统出版产业中的“以出版社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将被弱化,将现有大量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向读者提供细分化、精准化、集成化的知识服务,大力提高用户体验,将成为未来专著类出版社转型的基本方向。
另一方面,对于专业类读者,针对性的知识服务将有可能成为科学研究的有效辅助,数字出版项目的推进有望在学者间的进一步沟通和交流中提供有力协助,实现出版社的转型和品质提升。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4亿元,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主动力,科研投入将逐年显著增加。以科技类大型出版社为例,每年众多专家学者公开发表的学术专著近万册,根据目前纸质图书的销售量来分析,专著所承载的内容价值尚未得到全面发挥。
科研成果转化成专著之后,由于销量有限,其社会效益呈现受限。科研力量的加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传统专著出版行业的利润增长,但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体系,将出版社掌握的大量珍贵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分解、数据化处理,将特定专业方向的内容进行集成,为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提供全方位的、精准的知识服务,才能有效地发挥专著的社会价值,同时获得盈利,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2 建立知识数据库
专业类科技专著社会效益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对现有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引用和参考,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借鉴和指导。一本特定内容的专著,一般包含行业背景、发展现状及本书的主旨思想和研究方法等,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整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专业被进一步细分,新媒体形式下的数字出版,可以尝试将每一本专著的内容进行拆分,并分配特定的标签,拆分原则与现今专业细分原则尽量保持高度一致,建立带有标签性质的内容资源数据库,并实现快速搜索、集成,根据用户需求,短时间内送达客?户端。
此外,更新和细化科技类专著学术水平的评价体系,将代表科技前沿的精品著作进行归纳整理,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进国外优秀著作,在特定领域,形成外文资源数据库。同时,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在大的内容资源数据库下,建立专业类细分数据库。深入调查市场需求,以读者需求,确定数据库的主方向。
3.3 建立信息数据库,提供智能化服务
科技类出版社所面对的作者大多为科研一线的专家,多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作者对专著的需求,来自于专著内容能够对科学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怎样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前提下,获得大量对自己有用的数据资源,成为启动购买专著类产品的源动力。传统出版社可以考虑建立智能在线搜索服务系统,将现有作譯者资源,按照专业进行分类,以知识数据库为基础,为在线读者提供搜索、定向知识服务,以专著类科研成果反哺科研。
借助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收集读者分布信息。深入市场调研,理清科技类专著读者群现状,例如在校学生、科研爱好者、专家学者等,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尝试启动网络注册,分类标签式管理。改变以往非分类、定向模糊内容推送的模式,建立读者网络客户端,针对不同专业的读者,定向进行推广,引导读者进行专业类知识的定向?获取。
4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的传统出版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有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到2030年,90%的图书都将是网络版本。大方向上,从中央到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都对数字出版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支持,数字出版等新兴产业已纳入“十三五”规划。传统出版社转型和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改变以往单纯增加品种的模式,推进高质量发展模式,科技类出版社需要做到以科研成果反哺科研,提供数据化、精准化、集成化服务,将科技类出版集团发展成集知识、文化、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传媒领?路人。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2016-09-11].http://www.chyxx.com/ industry/201609/447598.html.
[2]中国出版网.2017-2018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8-08-09].http://www.chuban.cc/toutiao/201808/ t20180809_179198.html.
[3]中国出版传媒网.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5]中国出版传媒网.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6]中国出版传媒网.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7]中国出版传媒网.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8]中国出版传媒网.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9]中国出版传媒网.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10]张新新.“十三五”的数字出版人才政策与实践研究[J].出版广角,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