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平 孟婷 张艳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一,由苏鲁豫皖交界的20个地级市组成,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4亿,分别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9.75%。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正式明确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国务院2018年10月发布《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2018年12月,首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苏鲁豫皖10城市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通过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宣言》,为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契机。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完成从资源型城市到产业型城市的转变,正处在从产业型城市向区域性综合城市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也正在逐步释放。以高质量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淮海经济区整体协调发展,是推进江苏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实现淮海经济区洼地崛起,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聚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视察徐工集团时强调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应发挥好引领和牵动作用,率先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与区内各城市一起加速构建跨省际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一是聚焦传统产业改造,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这个重点,精准把握产业“老”与“新”、结构“重”与“轻”的平衡点,突出发展智能高端制造业,加快构建“6+6”先进制造业体系,强化“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高地,巩固和提升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经济首位度。二是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发展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形成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聚焦区域协同创新,高水平建设开放式的“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创新平台,大力实施区域科技联合公关,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跨区域、强关联、高强度的协同创新网络,让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共享徐州创新资源。
夯实城市功能布局,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2019年1月14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徐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要有大的手笔,用新的理念来推进城市规划建设,要把做大做强枢纽经济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任务。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核心,着力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综合交通网络,是淮海经济区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围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科学谋划徐州2049空间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重大城市功能项目,积极推进公交都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基础建设,推动城市能级向省会城市和国家二级城市群中心城市攀升。二是围绕巩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动徐州至济宁、宿州、淮北、砀山等地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同城化发展步伐;推进徐宿淮盐、合青、沿海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构建“米”字型高铁网络,实现辐射区域内地级城市1.5小时快速通达。三是围绕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建设国际陆港,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依托连徐客专开行铁路特需班列、集货拼装班列,畅通亚欧国际集装箱运输大通道;依托连云港国际枢纽港,打造以津浦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高铁、徐兰客专为主骨架的铁路(高铁)物流中心,促进区域货运物流错位发展;加快观音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港,强化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有效衔接,建设淮海经济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
强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凝聚力。营商环境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营商环境建设是推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推动“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徐州正努力建成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此,应认真研究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着力打造徐州特色营商环境品牌,以营商环境建设的扎实成效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继续推进“3550”改革措施的深化落实,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创新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全方位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特别要聚力“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加快打造高质量投资开放环境和要素供给环境,吸引更多高端资源要素向徐州集聚,集聚更多区域性总部。加快构建支持创新创业的环境,依托淮海经济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综合转化落地功能;依托人才供需“地图”,广泛招引高端人才,加快建设区域性创新技术孵化地、成果转化地、产业培育地和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成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优化人文生态环境,提升中心城市软实力。徐州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城,有着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徐州人文生态环境正在逐步优化,“天蓝”“水清”“地绿”的人居环境正成为徐州新常態,2016年徐州荣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8年成为唯一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一城青山半城湖”正成为徐州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要把优化城市人文环境作为中心城市建设的“根”与“魂”,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活化历史记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汉文化”等品牌。充分发掘淮海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塑造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人文精神,展现“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魅力,携手区域内各相关城市共同弘扬新时代“淮海战役精神”,共同打造全国历史文化传承示范区。同时,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积极总结推广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经验,加强区域内资源型城市的合作交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全国同类型地区全面振兴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示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破解环保突出问题,完善生态环境区域联动机制,打好治气、治水、治土和环境监察执法“四场硬仗”,打造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示范区、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作者单位:中共徐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