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副版绘本引领学生过更好的道德生活

2019-03-11 06:42冯林军
中小学德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拖拉绘本道德

冯林军

摘 要 教师要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可立足课堂的不同阶段和关键环节,适时植入副版绘本,放大副版绘本的细节;或以绘本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并借助表演、想象续编等体验活动方式,将静态的绘本画面“动起来”,从而用好教材,激活副版绘本的德育价值。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绘本式表达;副版绘本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編号 2095-1183(2019)02-00-03

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副版绘本”的使用存在许多问题。有教师将“副版绘本”上成了看图说话式的口语交际课;有教师则将其当作绘本故事一讲而过;还有干脆直接忽视,置之不理,甚至有教师对“副版绘本”毫无认知……“副版绘本”这一栏目蕴藏着无穷的宝藏,需要我们细心去发现和挖掘其德育价值,才能更好地理解编写意图,用内涵丰富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过向上、向善、向美的道德生活。

一、“因时制宜”,用副版绘本提升主题学习效果

一、二年级全四册教材中,设计有“副版绘本”的课文共计33篇,它们与教材内容紧密契合,服务于学习主题。教师在使用副版绘本时,必须准确理解教材绘本设计意图,才能合理规划使用时机,用副版绘本提升主题学习效果。

1.课前导引,激发学习期待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是如此。因而,我们在上课伊始,将一些故事性很强的“副版绘本”呈现给学生,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课《挑战第一次》设计了“副版绘本”《小马过河》。这个故事非常经典,拥有许多相关音频、视频、动画资源。在课开始时,教师以精心搜索的视频动画《小马过河》导入,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之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小马的妈妈为什么说小马真的长大了?”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之后,教师总结:“是啊,小马知道了有些事不能光听别人怎么说,要自己去试试才知道。他第一次趟过了河,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挑战第一次》这个话题。”这样的导入自然无痕,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2.课中探讨,深化学习主题

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图为主,辅以少量文字。这就特别需要老师们寻找素材,开发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而“副版绘本”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补充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利用好这些绘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起到深化主题学习效果的作用。

二年级上册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设计了绘本故事《这时应该怎么办》。绘本由四幅图组成,展示了四个场景:下雨了,国旗还没有收起来;升国旗了,一个迟到的小朋友飞奔而来;活动结束了,发的那面小国旗该怎么办;有个小朋友要用人民币做一件好看的工艺品,旁边一位同学劝阻说“不能这样”。教师在使用这一“副版绘本”时,应建立在学生对国庆节、国旗、国徽、国歌有一定了解,并从心里萌发出爱国之情之后。教师出示这四幅图后,可以让学生分组选择一幅图说说“这时应该怎么办”。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明白爱护国旗、爱护人民币,就是对国家的尊重与爱护,自然升华情感,提高认识。

3.课后延伸,拓宽学习视野

有些“副版绘本”本身就是拓展性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绘本与学生生活情况的相关程度,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或在课即将结束时作为课外延伸板块,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的“副版绘本”《古诗词中的月》,四幅图以“古诗词中有很多咏月思亲的佳句”为引,分别选取了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最后一幅图则留白,设计了一个学习小伙伴的泡泡语“我也来说一句”。教师可在课结束之时,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咏月”诗句,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填入横线中,将绘本补充完整。

二、“细节落地”,用副版绘本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注重细节设计是绘本故事的一个特点。这些细节设计,在绘本故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细节的解读,会对学生理解绘本故事产生直接的影响。[1]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细节,用在课堂的“疑难点”并加以放大,让学生感受绘本故事的内在魅力,从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与情感共鸣,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用在思辨处,加深道德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材将批判反思作为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并设计了专门的辨析栏,旨在引导学生道德理性的自觉发展。[2]我们在教学中可在相关辨析环节,用“副版绘本”引发学生的讨论、思辨。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使用的副版绘本《守规则,懂礼让》罕见地出现了好几个“?”,通过八幅图体现了遵守排队规则与礼让特殊人群的关系,反映了规则与道德相互补充、融合的关系。教师在处理这一绘本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这几幅图,想想你是怎么理解每一幅图的,然后再集体交流。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思考后再让学生说出来,让学生“听”到自己和他人的思考。学生在多种意见、理解的表达中,得以思维碰撞,从而形成对规则与礼让关系的正确认识。

2.用在冲突处,引发道德反思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设计了“副版绘本”《交朋友》,故事中的小猴在游戏时抢了小兔子的皮球,后来大家都不愿意理睬小猴,小猴一脸茫然,搞不清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理睬它。

的确,在一年级学生中,有的学生因性格、行为或缺少交往技巧等原因,会被他人排斥、孤立,但自己却不知道原因。教师通过呈现这一绘本,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大家不理小猴”,在交流过程中,明白如何与人交往,怎样才能受欢迎,学会融入新环境。同时,对“副版绘本”教学,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对故事的理解上,而应该让绘本走进学生自己的生活与内心体验中。教师利用绘本《交朋友》作范例,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交友中应注意怎样的文明礼貌及技巧。

3.用在激情处,增进道德情感

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中安排了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画面描述了奶奶送小孙子上学路遇一对母女,看到妈妈帮小女孩背着书包。于是,小孙子问奶奶:“奶奶,您这么疼我,为什么不帮我背书包?”奶奶笑着摸着他的头说:“正因为疼你,才让你自己背啊!”小孙子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本课旨在让一年级孩子发现家人对自己的爱,产生家人的爱无处不在的幸福感。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让孩子从家人给自己起名字,对自己日常起居的照料等方面,感受家人为自己的付出,从中体会来自家人的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时出示这一绘本,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奶奶说‘正因为疼你,才让你自己背啊?”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家长让孩子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对自己的培养,是在帮助自己成长。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人爱的感受与理解。

三、“现场”体验,用副版绘本引领美好道德生活

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指向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是绘本教学的要旨。[3]教师要针对不同主题和不同材料,创造性地使用副版绘本。借助表演、想象续编、小游戏等“现场”体验活动,让绘本故事成为连接学生真实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

1.拓展改编,在走进生活中丰厚道德认知

教材毕竟是个“例子”,有些“副版绘本”的使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调整、改编,才能让绘本故事真正走进学生生活。

譬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时,有教师根据当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改编了《风的朋友》这一绘本,重新补充了诗句内容,以诗配画的方式呈现了风的朋友们,使绘本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还有一些副版绘本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鲜明的地域特点,需要不同地区的教师改编使用。比如,二年级上册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的副版绘本《傣家竹樓的传说》,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的副版绘本《马头琴的传说》,对于平湖孩子来说非常陌生。教师可以先行改编,或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后进行模仿编写。通过这样的改编,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2.层层“剥笋”,在反思生活中领悟道德意蕴

以一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爱整洁》的“副版绘本”《皮皮的故事》为例,它以童话的方式展现整洁的社会意义:不讲卫生、不爱整洁的孩子不受欢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出示前两幅图导课,向学生讲述皮皮是只不爱整洁的小猪,它有哪些不爱整洁的表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和同伴身上,有哪些整洁或不整洁的表现与做法?接着进入第二环节,了解皮皮去做客的遭遇,教师趁势提问:“为什么要整洁?”让学生思考回答。在第三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了解皮皮的转变,一边思考:“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整洁呢?”并进行策略性指导。最后,借助山羊伯伯的话,提醒学生要养成保持整洁的习惯。

如此,通过“剥笋式”的依次展现,将绘本故事情节作为贯穿课堂的线索,学生学得兴致盎然,“道理”也在步步深入的反思中逐渐明了。

3.想象续编,在创意生活中引领未来

很多开放式结尾的“副版绘本”故事,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续编预留了空间。我们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小组续编故事,然后展开交流。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3课《我不拖拉》的副版绘本《拖拉鸟》,对应教材“不拖拉”的教育主题。绘本的最后一幅图是主持人的泡泡语:“‘拖拉鸟,……”让学生通过这一绘本故事,思考为什么会有拖拉行为,它会导致什么后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编绘本故事,从拖拉鸟的行为表现,探究它的心理活动,并加以辨析,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与思考:如果拖拉鸟改掉了坏习惯可能会怎样?不改正又会怎么样?借助故事续编引发学生对自身“拖拉”行为的反思,并探究如何作出改进。如此,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而且引领学生思考如何提升未来生活。这也是“副版绘本”在本课中独特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2][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11,14.

(作者单位:平湖市当湖小学 浙江嘉兴 314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拖拉绘本道德
绘本
绘本
拒绝拖拉
绘本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你是“拖拉王”吗
12星座之你是“拖拉王”吗
肯德鸡和拖拉鸡(3)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