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波 黄鑫
[摘 要] 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我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国家形象却始终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误读。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从文化角度研究提升国家形象。对地域文化的充分挖掘和传播有利于构建国家认同,楚文化作为长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浪漫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精神特质。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倡扬的专注、创新在价值内涵上与楚匠精神高度吻合,发源于楚地的老庄哲学中倡导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相呼应,楚文化所蕴含的“和”的思想更是成为我国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 楚文化;国家形象;地域文化;屈原精神;工匠精神;老庄哲学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3-0020-07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更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贡献也越来越大,国际地位随之提高。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差异等多种原因,我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上仍有意无意受到歪曲或误解,国家形象的构建也逐渐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目前对于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多从传播策略、方法的层面展开,但更需要从内容建构的层面进行深化,也就是从历史文化中寻找国家形象建构的内在支撑价值。文化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亲和力的重要载体。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笔者试图站在地域文化的视角,对楚文化元素进行解读,着重探讨楚文化元素在精神维度对国家形象构建的意义。
一、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长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楚文化是长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极具文化个性与浪漫主义特性,它是由楚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遗存[1]。笔者所认为的楚文化是从楚国建立到灭亡这一时间段内,楚地先民所创造和积累的、影响后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里的楚国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楚国,它经过约800年的发展,对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楚文化辐射安徽、江苏北部,最北端到达山东青岛;向南影响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其中湖北是早期楚文化源起的中心区域。由此可见,受到楚文化影响的地理版图占据中国版图的中部和南部大部分。
目前,我国学界对楚文化已有全方位的体系化研究,研究成果丰硕。徐志啸教授在《论楚文化的分期、特点及地位》一文中,将楚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勃兴期、鼎盛期及转化期。萌芽期主要指楚地先民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学习和模仿并形成文化的时期;勃兴期与鼎盛期则是楚国建立至成长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时期,这时的楚国兼收并蓄,在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楚文化,这是一个崛起发展的时期;转化期是楚国衰落灭亡及之后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楚文化已经具备完整的文化体系,随着上层建筑的倒塌,楚文化开始从外部寻求发展,这是楚文化的创新时期。
楚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巴蜀文化、三秦文化、蛮夷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结晶。在楚文化的代表符号中有许多其他文化的体现,如楚国的陶器中有江汉土著文化的痕迹,楚墓中有巴式刀剑的遗存等。在多种地域文化的影响下,楚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楚文化。
楚文化的精神特质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现。著名楚学家张正明先生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总结为进取、开放和创造[2]。基于这三点总结,王生铁先生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进一步概括为四个要点:一是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是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三是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四是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3]。罗运环教授将楚文化的精神特性总结为开放性和兼容性、自强进取精神、浪漫主义特色和多元价值取向四个方面[4]。综合以上观点,笔者以为,在现当代楚文化的精神特质可以总结为爱国、创新、务实等具有现代特点的精神特质。
二、楚文化的代表元素及价值
(一)楚文化的代表元素
1. 楚文化的文学元素——屈原精神。楚人大胆革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其中以屈原为代表。战国末期的楚国大夫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同时又是“楚辞”的开创者和代表作者。屈原的作品,通过香草美人的文学意向,奇崛动人的艺术想象,瑰丽壮美的诗歌语言,塑造了中国人的浪漫审美价值观念、精神空间及语言创造空间,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屈原本身也成为我国最早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化身。屈原将其一生奉献于振兴楚国,即使政治理想与主张没有得到实现,甚至被楚王多次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兴亡。当得知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占领,他的满腔愤懑之情无法疏解,最终只得以身殉国,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后世将端午节定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特定节日,寄托了中国人特定的一种价值认同和价值期许。屈原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国家精神的象征。
2. 楚文化的哲学元素——老庄哲学。楚国是老庄思想的发祥地,在楚文化的滋养下老庄哲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老子的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主张“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强调返璞归真。庄子哲学强调个人的主体精神,追求一种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老庄哲學对于生命以及道德的关注使老庄哲学在我国众多哲学体系中独树一帜,同时也是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源泉。老庄哲学对于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的探寻,展现了前瞻性、现代性,同时也成为我国各界关注的重点。作为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哲学思想,老庄哲学的内在价值也成为我国国家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
3. 楚文化的科技元素——工匠精神。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最发达的地区,除此之外,楚民还创造出大漆工艺、楚绣艺术等中国传统工艺。据考古资料显示,楚国的冶金铸造、手工艺水准极高。最先进的冶金铸造水平、最富有创造力的手工艺等都是楚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楚民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务实创新的工匠精神。这与现当代中国人追求的实践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不谋而合。这种工匠精神也已经由工艺制造延伸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在各个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4. 楚文化的符号元素——凤凰图腾。凤一直以来是楚人的原始信仰图腾,其雏形最早出现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原始彩陶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凰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是吉祥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瑞鸟。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它常常与龙一同出现。在关于凤凰的传说中,其性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凤图腾作为楚国的图腾象征,是建立在巫术和鸟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合了多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图腾特征。凤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多重象征:一是爱情。“龙凤呈祥”一向代表着婚姻美满、夫妻和谐。这一含义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在唐代,《美凤衔同心结图》以凤嘴上衔同心结象征幸福的爱情,以示夫妻同心相爱。二有“和”的象征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的形象不仅代表自然的“和”,也代表人、社会、思想的“和”,演变到现在就是“和谐”,而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向来以“和”为人所认同。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活字印刷术中,用三个不同字体“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以和为贵”的国家形象。
(二)楚文化的价值
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楚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开发地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楚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 从物质层面看,楚人在长久的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是楚文化在物质生活中的结晶,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著名楚学家张正明先生把楚文化的主要成就概括为六大方面:冶金、织帛、髹漆、哲学、文学、艺术[2]。各界学者、研究者对楚文献中记载的青铜铸造、纺织、制漆等工艺制作方法的研究,并通过现代科技对古工艺进行复制,使历史能“再现”。如对越王勾践剑工艺技巧的研究,是对我国古代铸造技术的学习与重现,有利于推动我国文物修复与保护。
2. 从精神层面看,楚文化崇尚创新、进取精神,为国家形象注入了活力。楚文化中所蕴含的多种文化元素对华夏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历史积淀深入到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中。学者对楚文化中的文学、哲学等精神层面的研究,将古代楚民的精神财富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极大地丰富了国家文化形象的要素。源于《楚辞》的浪漫主义文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老庄哲学对自然的思考足够引起整个民族的反思;楚文化凤图腾所蕴含的“和”的理念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楚民务实创新的工匠精神与当代民族精神不谋而合。这些楚文化元素所展现的文化内涵毫无疑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需要在新时代继承与弘扬。
三、楚文化对国家形象内在价值构建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由于不同学科对国家形象概念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同,出现了“国家声誉”“国家威望”“国家认同”“国家品牌”等不同提法,对于这几种概念的研究也各成体系。笔者赞同余红、王琨在《国家形象概念辨析》一文中对国家形象的理解。他们认为国家形象等同于国家认知,而国家声誉、国家威望和国家品牌则是构成国家形象的子集,是国家形象在不同领域中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结果的体现。他们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受众对一个国家的物质要素、 精神要素、 制度要素以及行为要素的总体认识”[5]。
楚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特质能极大地丰富中华文化,也能在我国进行国家形象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楚文化的四个代表性元素进行论述。
1. 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创新精神、务实精神、求真精神等多种内涵的总称,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华夏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得益于其包容性和创新力才延续至今。楚文化的创新主要包含有制度创新、工艺创新、艺术创新。制度创新是指楚国在国家建立初期学习吸收其他邻国的统治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楚国独特的制度,如县制是楚国初创,并一直沿用至今;工艺创新主要指楚国的金属冶炼技术、漆器制造、织帛等技术的创新。楚国的金属冶炼技术继承了曾国的基础,并进行冶炼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形成了具有楚文化特色的风格和气派;艺术创新的范围则相对较广,包括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等多方面。楚国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独树一帜的。屈原始创的楚辞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楚辞体”也成为我国文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诗歌体裁。
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创新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从楚文化中提炼出的工匠精神与我国倡导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相统一,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品牌。
2. 浪漫主义与爱国情怀的民族特质。屈原精神是浪漫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结合体,而其作品《楚辞》则是其浪漫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凝结。经过历史的积淀,浪漫主义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影响已经由楚民扩散到整个中华民族。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丰富而立体的国家形象更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在国家形象中凸显楚文化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一种浪漫而负责任的现代形象。对内而言,通过一个具有爱国内涵的国家形象来激发每个人的爱国心,这也将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3. 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自然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老庄哲学倡导“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自然观,这与我国当今所倡导的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发展观相统一。所有国家都在地球村这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应该成为国际的共同认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身作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推动关注自然、关注个人价值实现的精神理念从中国走向世界,展示中国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 以“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和”是我国几千年文化所凝结成的优秀文化内核,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如千百年的中国人都追求团圆和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的和谐社会建设等。我国在国际上塑造的向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
随着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推进,将楚文化代表的“和”的思想传递到全世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更是树立一个安定和谐、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从而使我国更能获得国际认同感的必然选择。
结语
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有相对成熟的国家形象构建与传播体系,他们对国内文化元素内涵的充分挖掘和传播,使国家形象能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同,也为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输出国家,其国家形象通过好莱坞影片的输出,影响了世界各国。如好莱坞大片《雷神》《银河护卫队》《钢铁侠》等影片都传达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冰雪奇缘》《美女与野兽》《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影片又表现出美国追求奇幻浪漫的情怀;《我是谁》《盗梦空间》及系列电影则表现出美国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人类对科技可能带来问题的反思。美国通过这些大片向世界树立了一个强大、发达、浪漫的国家形象。日本作为世界上动漫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动漫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国家形象建构的要素符号,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龙珠》《火影忍者》《航海王》等连载漫画作品,均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拥有一条包括影视化、周边等在内的完整的漫画产业链,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了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拉近了本国民众和其他国家受众之间的认知距离和情感距离。譬如,通过动漫人物的设定,使得国际上对日本民众的正面评价中带有坚韧、注重团队精神等品质。此外,日本在国际盛事上也多次应用本国创作的漫画形象,如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闭幕式上播放的日本东京奥运会宣传片,就是以日本的动漫角色为主角,呈现在世界观众的面前[6]。
文化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各国运用特色的文化元素在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中国更应主动发掘地域文化,并将其文化精华融入到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之中,从而树立积极、正面、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凸显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和责任。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一个宏大的视角,本文仅从精神維度选取楚文化的四个代表元素对此进行探讨,而关于地域文化与国家形象构建的关系仍有极大的研究空间,仍需要对此进行不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志啸.论楚文化的分期、特点与地位[J].中州学刊,1992,(2).
[2]张正明.楚文化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精神[J].理论月刊,1993,(1).
[3]王生铁.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及其精神特质[N].光明日报,2006-04-20.
[4]罗运环.论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点[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
[5]余红,王琨.国家形象概念辨析[J].中州学刊,2014,(1).
[6]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责任编辑:朱苗苗,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