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超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历来不容忽视,生态问题在当今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观又是文化的折射,不同国家和社会生态观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近年两部反映生态问题的中美电影《美人鱼》和《白鲸记》(2010),分析中美兩国不同的生态观,并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为全球共同的生态问题提供一点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美人鱼》;《白鲸记》;中美生态观
中国电影《美人鱼》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现代科幻电影,影片以富豪刘轩和美人鱼珊珊的感情为线索,鲜明的揭示了当代社会中关于人生价值和环境保护等主旨,在当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白鲸记》是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根据19世纪著名小说《白鲸》改编而成,讲述了核潜艇船长亚哈因被白鲸咬掉了一条腿后誓死追杀,最终导致全体船员在鱼雷的爆炸声中和白鲸同归于尽的悲剧复仇故事。影片表现了人与自然、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两部电影的拍摄时间、上映时间、时代背景以及反映的主题都比较接近。但是,由于是来自两个不同的国家,所以不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故事情节的设定都有较大差异,由此有效突显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通过分析两部电影涉及到生态问题,比较两国透露出来的生态观,并解析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通过与现实比较,提出可能的发展态势或问题。
一、生态问题在两部电影中的表现
在《美人鱼》中,美人鱼珊珊背负着家族命运去阻止并杀掉刘轩,他的地产计划和填海工程严重威胁到生活在海底的美人鱼家族,最终刘轩也因为珊珊放弃了填海工程使美人鱼族群重归大海,人与自然最终达成了和解,并且是一种比较和平的方式。而《白鲸记》中,船长亚哈私自制造核潜艇,不顾上级的命令,不顾一群同伴的生死,最终导致全体人员在鱼雷的爆炸声中和白鲸同归于尽。他们意图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并且在最后跟自然同归于尽。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而美国是“人本主义”的对立。
二、中美生态差异背后的原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态观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下面通过对两国环境、文化及现实经验的对比与分析,来学习了解两国生态观的差异。
(一)地理条件
中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依托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依赖自然发展的农业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对土地、河流等有强烈的依赖,强调的是风调雨顺,因而也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观美国,作为海洋大国,美国的海洋资源大于陆地资源,通过对自然界的战胜中一点一点建立自己的家园,美国民众控制欲和征服欲也相对较强,这种意识自然也是最为强烈的。
(二)思维方式
中国深受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的是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始终大于个人利益。运用到生态文化中的体现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和自然的利益在本质是相通的,故人的行为最终还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中国集体主义对立的是美国的个人主义。美国深受西方哲学思想、犹太教及基督教世界观的影响,宣称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只有个人利益得到保证,集体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三)现实经验
自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自然灾害,几乎每一次都伤亡惨重,损失巨大,人们开始惧怕自然灾害,把每一次的灾害当成自然对人的惩罚,在惧怕的同时也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强烈意识到要规避灾害。另一方面,进入新社会新时代,国家政策也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促进人保护环境有积极的作用。由于从自然中获益巨大,加之科学技术遥遥领先,这导致美国人们对利用自然更有需求和信心。如今,随着飓风等大规模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日渐意识到社会正义和环境问题相互关联,越来越多的民众关心生态保护问题。
三、结语
比较两部电影,可以清晰看到其中生态观的差异。生态观的差异是来源于两国实际现实的差异。不过,当前社会新形势、新背景下,生态问题已成为各学科研究的新领域,追求生态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尽管中美两种生态观各有千秋,但是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唐婷玉.论灾难电影《2012》中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 (5).
[2]王佳棋.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美文学电影文化碰撞[J].电影文学,2017 (9).
[3]薛萍.中美文化中的生态观比较—以两部中美历史题材电影为例[J].外国语文研究,2016 (4).
[4]张楠.基于《美人鱼》和《白鲸》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J].文化学刊,201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