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重阳 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42)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PICC静脉置管术在脑出血长期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3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彩超引导下进行PICC静脉置管)42例和对照组(直接进行PICC静脉置管)41例。对比置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置管成功例数和耗时。结果:观察组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的PICC静脉置管的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的耗时。而且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临床进行PICC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例数高于传统的静脉置管方法,而且还大大缩短了PICC静脉置管的耗时,彩超辅助操作大大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脑出血的发病率占脑血管意外的20%左右,它发病多在中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在上升。高于55岁的人中发病占总人群数的90%以上。近些年调查显示,发病有向年轻化发展的态势[1]。对于脑出血长期昏迷患者,根据临床治疗需要,需经常性输液,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进行PICC静脉置管是目前较好的临床处置方式。有效地提升静脉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对减轻患者血管的伤害有很重要的意义。本院对于彩超引导下的PICC静脉置管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对此探究心得,现回顾如下。
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3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依次是观察组42例,男女比例为11:10,年龄41~77岁,平均(56.75±1.12)岁,采用彩超引导下进行PICC静脉置管方案。对照组为41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3~78岁,平均(58.34±1.08)岁,采用传统的PICC静脉置管。纳入标准:①均为脑出血后期长期昏迷患者;②两种治疗方案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并且认可的情况下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的基本信息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选取德国贝朗不可重复利用的长为60cm的PICC导管。患者采取平躺位,一侧上肢向外展开与身体呈90˚角。患者选取的下针的位置肘正中静脉。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的置管长短,然后借助彩超对选取的患者正中静脉进行位置的确认,观察血管内血液的流向,内径大小,血管的延伸方向等。接下来,为患者系好止血带,对皮肤表面进行常规消毒操作,进行彩超扫描,再次确认下针点以及角度。根据彩超影像提供信息,进针,直到静脉的中心位置,抽出导管内芯,放入PICC管。持续彩超辅助,依据肘正中静脉的延伸方向,置管的长短达到预定长短后,对其冲洗止血,连接速干帽。接下来固定好暴露在外部的导管和连接口。对照组的PICC静脉置管过程中,除无彩超辅助外,患者的卧位姿势及其他操作流程等与观察组相同。置管后用彩超观察穿刺情况。
在PICC置管过程中,记录观察组全程耗时(以分钟计算)、对照组的全程耗时(以分钟计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例数。成功率=一次性成功例数/组内所有例数。
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到的统计学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处理。检验方式为计数资料χ2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彩超引导下进行的PICC静脉置管的耗时为(21.53±2.98)min,对照组的耗时(39.27±3.19)min,观察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耗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观察组39例,一次性成功率92.86%,对照组31例,一次性成功率为78.57%。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PICC置管耗时与一次性成功数统计
本次研究的选取对象为脑出血致长期昏迷的患者。其病情的临床特点是由于患者长期昏迷所致部分血管的质量相对较差,同时需要经常性的输液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了增强对患者血管的保护,一方面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临床治疗会选择为长期昏迷的脑出血患者进行PICC静脉置管。PICC静脉置管本身其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减少静脉的穿刺次数,保护患者的血管壁[2]。同时PICC静脉置管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静脉通路。如果PICC静脉置管护理的良好,其并发症状也会有所降低[3]。传统的PICC静脉置管过程中没有彩超的辅助。对于静脉的内径以及血管的走向不能一目了然,全凭医护人员的经验,那在这种情况下穿刺难度系数就会大大增加,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相对一次性成功的数量较少。重复的进行,又会对患者本身就脆弱的血管造成再一次的伤害。对于穿刺静脉的选择本着对于患者的各方面限制少,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的原则,本次探究对象最终选择了肘正中静脉。伴随着彩超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近年来被临床大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它的优点在于它的性能,比较稳定;呈现出来的影像真实度高;多普勒高灵敏度等等。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置管过程的安全性。本次的研究,借助彩超引导,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血管内血液的流向,内径大小以及血管的延伸方向[4,5]。与此同时也降低操作盲点。有了这些便利的条件,可以更顺利地进行操作,对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对于患者血管伤害有大的帮助。观察本文研究结果:在彩超引导下进行PICC静脉置管耗时为(21.53±2.98)min,一次性成功的数量为39例,占92.86%。传统的PICC静脉置管耗时为(39.27±3.19)min,一次性成功数量为31例,占78.57%。两组数据对比显示,观察组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的操作,无论是在耗时方面,还是在一次性成功的数量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操作。综上所述,应用彩超引导下,在临床进行PICC静脉置管有推动性的作用。消耗时间少、成功比例高,也很大程度的提升了临床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