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崔乐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第13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马戏论坛提交论文)
中国传统杂技拥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包含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它在融合、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多样的中国元素做出了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杂技艺术如何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广被关注的议题。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今日的中国传统杂技艺术已经凸显杂多性和复合性,使其在形态分类上呈现出时代性特点。如在马戏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多将传统杂技形态分为空中、地面、幻术(魔术)、优戏(滑稽)四大类;马戏传入之后,则有了文活、滑稽、马戏和技艺四类划分法。其中的“文活”包括传统幻术和口技,“技艺”则由形体、耍弄、高空、力技四部分组成,但车技、跳板、浪桥和蹦床等外来影响的技艺没有包括其中。近代以来,在民间还有魔术、滑稽、马戏和把戏的四类划分法,而“把戏”就是对中国古籍中出现的所有传统杂技的统称。
当代的传统杂技艺术在整个体系方面更加完善,其不同项目的形态特征更为明显。在此,我们通过对传统把戏的进一步细化,将当代中国传统杂技艺术形态分为如下八类。
一为平衡类。包括直立平衡和倒立平衡两种,前者如“走钢丝”,后者如“椅子顶”。
二为柔韧类。着眼点在于人体腰、腿柔韧度的开发,如“缩骨术”“折腰术”类节目。
三为腾翻类。包括自力腾翻和借力腾翻两种,前者主要靠虎跳、踺子、小翻等催发;后者主要有软杠、跳板、蹦床等。值得提及的是,杂技中的腾翻与戏曲、体操的腾翻有较大差异,如戏曲腾翻讲究“表情性”,体操腾翻讲究“体态美”,杂技腾翻主要要求的是“准确性”,准确地“钻圈”“落座”“过人”等。
四为攀援类。多与高空技艺有关,如爬竿、荡绳、秋千和绸吊等。
五为操持类。根据人体的不同角度划分为两种:一是由人体部位的视角分为手技、蹬技、顶技等(如掷丸、蹬伞、顶缸);二是由人体技能的视角分为负重操持和灵巧操持(如“扛中播”和“抖空竹”,“水流星”和“飞刀”等)。
六为魔术类。在传统幻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借助道具和灵活的手法呈现观众视觉上不可思议的表演。
3.给予学生写作时空的自由,每个星期都可以倡导中低年级学生写日记,高年级孩子写随笔,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长就写多长,每周至少写一篇,尽量能多写几篇,下封底但上不封顶,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内容不作要求,可以是信手拈来的小诗,可以是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可以是心里的悲伤,可以是不能告诉人家的小秘密等。尊重学生意见,可以公开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不愿意交流的可以自己放在那里独自欣赏。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作品集,可以给自己的作品集取自己喜欢的名字,如《心灵小语》等等,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七为滑稽类。曾被称为优戏,以幽默、喜剧形式表演,分文武滑稽两种。文滑稽如打碗、顶纸条、吃苹果、滑稽舞,武滑稽如抢椅子、摔死人等。
八为马戏类。包括中国传统马戏和西来马戏的精华,以驯马、马上技艺及其它被驯养动物戏为主进行表演。
由上述形态分类看出,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突出的特点是杂多性和复合性。杂多性指传统杂技节目形式及技能的多样化,复合性指在杂技发展过程中不同节目技能形式的综合性创造。现代杂技艺人在杂多性和复合性基础上进行“杂技艺术化”的不懈追求,使艺术化的杂技不仅以技憾人更以美感人,不仅以奇制胜更以情通幽。所以,作为杂技艺术主体的人和作为杂多与复合的技艺本身,就成为传统杂技在当代发展的关键。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以传统杂技为载体的技艺形式。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自2006年至今,在国务院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中,被列入的杂技类就有26项,其中第一批9项,分别是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天桥中幡、安头屯中幡、正定高照、建瓯挑幡、宁德霍童线狮、九狮图、抖空竹;第二批11项,分别是左各庄杆会、赵世魁戏法、戏法、建湖杂技、东北庄杂技、宁津杂技、马戏(埇桥马戏)、风火流星、翻九楼、调吊、苏桥飞叉会;第三批3项,分别是高杆船技、口技、线狮(草塔抖狮子);第四批3项,分别是武汉杂技、傅氏幻术、周化一魔术。
上述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26项传统杂技,基本包含了前述的八类传统杂技艺术形态。这些项目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都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而且都不同程度地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如许多节目展示的超人力量与轻捷灵巧跟斗技艺相结合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许多节目平中求奇、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显示了人类精妙的技艺和创造能力;许多节目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方式,表达了杂技技巧和身体运动技能融为一体的特点。总是,由“非遗”角度通观传统杂技艺术,其严密的师承传统、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发展、演化是与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的。所以,中国传统杂技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一类典型的传统文化形态。
在对传统杂技艺术的保护中,传统杂技项目传承人也是保护的重要对象。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着“非遗”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为有效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杂技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自2007年起,原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五个批次的3068人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杂技类共有24人入选。其中第一批4人,分别是吴桥杂技王保合、天桥中幡傅文刚、抖空竹张国和李连元;第二批无;第三批3人,分别是宁德霍童线狮陈新发、线狮(九狮图)胡金超和调吊金寿昌;第四批4人,分别是戏法肖桂森、建湖杂技卜树权、马戏(埇桥马戏)李正丙和口技牛玉亮;第五批13人,分别是吴桥杂技于金生、正定高照郭建兵、建瓯挑幡祝石梁、草塔抖狮子赵伯林、左各庄杆会张家棣、东北庄杂技乔天福、宁津杂技刘俊昌、风火流星贾天仓、翻九楼钱小占、翻九楼楼玉龙、高杆船技屠荣祥、武汉杂技夏菊花和傅氏幻术傅腾龙。
这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传统杂技艺术传承人中的佼佼者,是精湛技艺的杰出掌握者,在保护传承传统杂技艺术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对杂技艺术类“非遗”的保护,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级保护制度,许多地方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政策。可以说,在对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保护中,“非遗”工作的介入居功至伟。
传统杂技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在当代发展的根本就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创新是传承的与时俱进,创新与传承是不可分离的一体。在传承基础上对传统杂技艺术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的创新,将为当代中国杂技艺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奠定基础。
传统杂技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杂技艺术历史悠久,项目杂多,发展状况差别较大。有些热门项目商业化状况较好,相对冷门的项目则处在濒危的境况。为此,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传承工作,并通过借鉴热门项目发展的经验,对某些濒危项目做好顺应时代的创新。
其次,在传承创新过程中,既要以现实状况作为参照依据,同时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严谨的科学性思维对待传承与创新问题,塑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以使杂技艺术获得良性循环发展的环境。
第三,既要关注杂技技艺上的完整性,也要关注杂技项目的生存环境;既要保留传统杂技艺术原生态的文化状态,也要保持其整体的真源性。最终目的就是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传承创新提供适宜的平台。
第四,传统杂技艺术传承的主体是人,是传承者本人,只要传承人存在,技艺便可以得到传承。杂技技艺非物质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人的展示和表演才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其技艺与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传承人的技艺,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使其在技艺传承过程中更为主动,同时也为创新提供适宜的人文环境。
第五,创新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方式为基本原则。在不影响杂技文化原真性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利用,是构建传统杂技艺术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有利于其技艺交流展示的最佳方略。
传统杂技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民族集体的文化财富理应得到传承和保护。因为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传统杂技艺术必将经历诸多考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杂技艺术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