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
【摘 要】陈音近年来以少数民族音乐特点创作了众多的琵琶独奏曲,如《山之舞》(2007年创作)、《秋月吟》(2008年创作)、《山之韵》(2009年创作)等,都运用了独特的地方风格音乐特点,歌颂了少数民族美丽的风光和热情质朴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琵琶独奏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78-01
一、《山之舞》乐曲创作背景
贵州的山水是那样的灵动而富有生命,贵州不仅有着秀美的山水还有着爱歌喜舞、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陈音在一次采风中来到了贵州这片美丽的土地,这里的山水和少数民族人民的歌谣与那热情的舞蹈深深的感染了他,给予了他创作这首《山之舞》乐曲的灵感。以此曲来表达自己对贵州山水和少数人民的喜爱。
从乐曲的标题《山之舞》来看,作者用了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拟作人,把本来不具备感情色彩的山比喻成能翩翩起舞的人,这样拟人化的标题使乐曲显得更加的生动、形象,既表达出了贵州山川之秀丽、恬静而富于灵性,又表现出贵州少数名族的载歌载舞的热情与质朴。运用贵州少数民族中苗族“飞歌”的音乐特点为创作素材,加以巧妙的结构布局、鲜明的音响对比,使音乐层层递进,乐曲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色彩、风格新颖。以这些新颖的创作元素和创造题材而谱写的琵琶乐曲,更好的突出了琵琶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二、简述贵州苗族“飞歌”的音乐特点
(一)简述苗族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以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风格特点。五千多年前就有记载,苗族的起源可寻至原始社会时代蚩尤的神话传说。活跃于西南地区的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文化最为发达、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
(二)简述苗族“飞歌”的特点。贵州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飞歌”,是当地运用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最具民族代表性的音乐,盛行于贵州的贵州东南部(雷公山、剑河、西江等)一带。“飞歌”作为苗族尤为重要的一种民间歌曲的表现形式,“飞歌”萌生于贵州灵动的山水之间,承载了千千万万苗族人民的喜怒哀乐,客观生动的反映出在各时期苗族人民的生活、思想、文化等的发展历程,是苗族人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飞歌”的音调大多高亢而明亮,节奏欢快,自由。“飞歌”通常用于表达喜悦之情。歌词的内容多来源于生产生活,纯情而又质朴。结构通常为AB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个乐段的音乐旋律通常由快起到渐慢,乐句尾音的拖音旋律慢慢从低音区走向高音区,舒缓且悠长。第二个乐段逐渐加快把旋律推向高潮,而后用固有的滑音、甩音特色把旋律缓缓减慢。最后将旋律音的线条由高向低快速滑动,干脆有力的结束。
(三)《山之舞》与苗族“飞歌”音乐特点的比较。乐曲《山之舞》的创作元素来源于少数民族苗族山歌种类中最具代表性的“飞歌”。以其独特的音乐特点,使人体会到具有浓烈苗族风格的琵琶乐曲。以下从几方面对乐曲《山之舞》和苗族“飞歌”音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对比,更好地阐述乐曲与苗族“飞歌”音乐之间的联系。
1.调式调性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貴州苗族“飞歌”调式常为四声音阶徵调式sol、la、do、mi;四声音阶羽调式la、do、mi、sol;四声音阶宫调式构成do、mi、sol、la。其中又以do、mi、sol为音调的基础。La音较少出现在乐曲中,就算出现la音也一般处于乐句的弱拍或者是弱音的位置,并不做过多的强调,只充当一种装饰和过渡的性质。音乐以do、mi、sol音调为主的创作过程,这就奠定了曲调明亮、稳定,具有大调的和声特点。这也恰是“飞歌”给人高亢嘹亮、热烈欢快的音乐特点。
在“飞歌”中常出现富有鲜明特色的调式音mi、降mi,之所以说它具有特点是因为在“飞歌”中mi一般在音乐上行出现,而降mi只在音乐下行时出现,与主音形成小三和弦关系,多是作为一种乐曲中不稳定的因素,并且位于乐句强拍,音乐上行时,这个不稳定音mi会解决到主音sol音上。
2.旋律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少数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在苗族“飞歌”中,常常喜欢用缓慢悠扬的滑音连续递进,乐句结尾处惯用甩音。四度、五度大跳在全曲中贯穿。演唱中“飞歌”强调可分为三种形式:起腔、正腔、甩腔。常用正腔使拖音逐渐拉开音域,最后以果断干脆的甩音来结束整首乐曲。
3.速度、节奏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苗族“飞歌”大都是表达欢快、舒畅、喜悦之情,所以节奏通常轻快,多变。一首“飞歌”也会由多个节拍形式构成。速度起伏较大,有抒情、深情舒缓的慢板(?=60)节奏,旋律优美,也有表现热烈欢歌舞蹈的快板(?=180)节奏。加以多变的节拍,使音乐显得更为活泼,富有张力。
《山之舞》乐曲的A段部分一开始就赋予多变的节奏型,不同的节拍结构,有着多变的重音位置,使音乐更具特色。从速度上看,由乐曲情歌部分的速度?=40至?=60到表现热烈的舞蹈部分的速度从?=158至?=184,从音乐感情的推动和速度的变化将全曲推向高潮。这都以苗族飞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曲家以《山之舞》乐曲表现少数民族的热情奔放及贵州山水的灵动秀美,借以琵琶特有的演奏技巧及声音特点去模仿和表现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使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少数民族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