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英国特派记者 强薇
伦敦这座城市与泰晤士河相伴而生。考古学家曾在伦敦塔附近发掘出古罗马遗迹,证明罗马人登陆不列颠岛时便落足于泰晤士河边。如今,伦敦大多数重要建筑都坐落于泰晤士河北岸,包括英国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圣保罗教堂以及伦敦金融城等,切尔西、肯辛顿等“寸土寸金”的区域也处在北岸,游客多云集于此。相比之下,泰晤士河南岸则略显“寡淡”。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伦敦将南岸重新定位为艺术区,南岸逐步重现活力。南岸有许许多多记录伦敦成长的故事,正在由一条不太为人知的、名为“低线”的新兴徒步路线一点一点串联起来。《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就来了一次“低线”之旅,走进伦敦的历史。
“水壶街”超过200年历史
所谓“低线”,是因为南岸遍布高架桥。桥上,火车、地铁呼啸而过;桥下形成的涵洞曾作为仓库,如今则是小剧场、酒吧、健身房以及各种创意产业所在地。我们的徒步之旅始于伦敦萨瑟克地铁站旁的“塞万提斯”小剧场,剧场所在的这条小街也是“低线”典型的因地制宜的范例。将每一个涵洞改造成小隔间,剧场和酒吧交错而设,每天傍晚时分就会陆续有本地人来此喝上几杯或是看一场剧。坐在剧场里,时而能听到火车飞驰,隆隆响声震动着地板和墙壁,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历史上,南岸充当伦敦“大后方”,来往于泰晤士河的船只将货物卸在南岸的仓库,然后这些货物又被转运到伦敦各地,工厂、发电站也大多建设在南岸,这里还曾是伦敦规模较大的红灯区。二战结束后,工厂逐步迁出伦敦,厂房、仓库也被废弃。
我们的向导、“河畔城市森林”经理瓦莱丽·贝尔尼带着一行人穿梭在充满历史感的“低线”景点中。在一条名为“水壶街”的街头,有几根印有“1812”字样的铁柱,揭示着这片街区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1940年9月的伦敦大轰炸中,水壶街的防空洞被炸毁,20人死于这次事故。
离开水壶街,一个用大型垃圾箱改造成的花坛让众人驻足。在南岸,钢筋大桥和红砖仓库是绝对的主体,绿色植被略显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南岸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的垃圾箱做成“金属盒子花园”,甚至见缝插针,在建筑旁开辟一条巴掌宽的土地,就能种上些花花草草,让人漫步“低线”时能闻到花香。瓦莱丽解释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还能有效缓解空气污染。设置了这些“金属盒子花园”的地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能够下降约25%。
“红十字路”有些惊悚
继续向前就来到了“扁铁广场”,这里的关键字是“美食”。沿着“低线”走到这里,涵洞式的餐厅已不足让记者惊奇,但几辆露天餐车散布在广场上,烤炉里的肉香气四溢,让人食欲大开。正值午餐时间,人们三五成群围在餐车旁,享用这街头美味,亦得片刻安闲。
“红十字路”的历史则有些惊悚。19世纪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墓地,1991年至1998年,为了修建地铁,工程师对这片区域进行开发时,邀请伦敦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发掘、整理出了148具遗骨。经鉴定,这些遗骨大多是女性及婴幼儿。瓦莱丽说,这座墓地被认为是专门埋葬妓女以及她们的孩子的地方,因为当时的红灯区就离此地不远。此外,红十字路附近散落着不少墓地,但大多已无迹可寻。现在,这里是一个小型的纪念花园,而有关墓地的故事也被改编成了诗歌及剧目《萨瑟克的秘密》。
博罗市场人真多
“低线”之旅的终点在赫赫有名的博罗市场。与“低线”一路的宁静氛围不同,走入市场,瞬间一片喧嚣,让人忽然有种时空错乱之感,从后工业革命时代的19世纪,穿越到了色彩斑斓、人头攒动的当代社会。可是,同在南岸,博罗市场的“气场”为什么与“低线”如此不符呢?
忽然同行的人感叹了一句:“博罗市场人真多啊!”原来,还是人的力量!历史一直就静静地摆放在那里,需要有人去定义它、激活它。目前聚焦于南岸开发的各种项目,也正是意图将人们引入这片有待开发的历史区域之中。当更多创业者、艺术家和游客走入“低线”,南岸会迸发出更多活力。1812年的铁柱、飘满食物香气的“扁铁广场”,还有万圣节活动灵感来源的红十字路,亦会续写新故事。▲(图为铁柱上的“1812”字样揭示街区历史;瓦莱丽向记者展示“低线”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