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怀美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教育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据思辨和推理,还要依赖调查、联系和证据。本文结合三节课,试图解释从学生的学情、课标的理念、文本的特质三方面来“寻找教学依据,让学习真发生”的问题,打开另一条思路,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依据 调查 学情 文本
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基本要素,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具体的教育领域来说,教育的问题解决不能单纯依据思辨和推理,还要依赖调查、联系和证据。
一线教师经常有机会观课,观名教师的课,观大师的课,也观自己身边同伴的课,经常会有很多的感触,心动之后也有行动,经常会感慨:为什么大师、名师的课堂在自己班级实施不起来,名师、大师一节课所上的内容自己两节课甚至三节课也上不完,或者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要基于学生,教师的研究要基于课堂。课改以来,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铺天盖地,但那都是别人的,部分一线教师的教学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改变教学,让学习真发生,让学生真进步,真成长?
下面,笔者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广玉兰》《天游峰扫路人》为例,探讨“基于证据的教学指导”。
一、依据学情寻找教学证据
这是在设计教学时应遵循的基本依据。无论培养什么样的能力,采取什么策略,一定要适合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得,都能有进步。
表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字词调查
片段1:目标——认识本课7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龄”“稠”“瞻”“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请大家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龄”是这一课的生字,右边是个“令”,还要注意左下有“人”,最后一点不能丢。
师(检查预习时):齐读“稠密”“瞻仰”“繁衍后代”三个词语,注意一边读一边认真看字形,体会词语的意思。
师:“稠、瞻、繁”都是要掌握的生字,要写正确,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三个字。这一课的生字有个特点,就是笔画多,所以要注意写紧凑。如何写紧凑呢?(左右谦让有变化,笔画穿插不分家)
课堂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字词掌握还存在一定问题时,要舍得花时间正视这个问题,要采取默写的方式或有针对性地指导,而不是象征性地认读词语,走过场。高年级学生识字能力虽然逐渐增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以检查的方式了解预习情况,既可以展示学习成果,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记忆易错字,为下面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字詞学习重在基础扎实。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如果班级学生在朗读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那就更应重视,哪怕是高年级。
表2 《广玉兰》的朗读调查
片段2:《广玉兰》的朗读教学。
师:每朵花的后面藏着一个有难度的句子。花越大,越难读。你愿意挑战哪一个?(出示句子)
句子1: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句子2: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句子3:圆茎上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句子4: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师:你们在预习时见到了其他有难度的句子吗?试着用老师的方法读一读。
在这个过程中,师引导学生不要着急,看清楚;断清楚,读通畅;难句子,多练读;有自信,展自我。
“书读不好不开讲”应是最朴实的原则。学生读不好一段话,听不懂一段文字,说起话来磕磕巴巴,写起作文来,文字不通。想让学生有所改变,光靠说是行不通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来讲未必管用。”
教学指导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证据。如果都用“统一认知”来要求学生,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生,或者让优生将就后进生,都是不恰当的。课堂中常常会出现大量即时的学情,有时也会伴随着难以预测的意外,这也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依据。学生在认知上参差不齐是正常的。统一的思想方法,统一的认知和统一的结论会掩盖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冲淡学生的认知过程。
二、依据课标寻找教学证据
高年级课堂应该教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片段3:体会直接描写人物相关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老人的形象。
师:天游峰的扫路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围绕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第一步:快速浏览,找出直接描写老人的段落(信息定位)
第二步:默读相关段落,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两个关键词或两个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小组交流,要求每人先读一读自己画的词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画上这些词句。
第四步:小组商量,完成填空:
我们觉得这是一位( )的老人。(可以填上两个关键词)
老师巡视或提问时,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机会,并优先考虑的是学生的适切性和发展性,而不是目标是否达成。
这个环节要让普通的学生充分表达。
师总结:回顾学习过程,我们想要清晰地感受扫路人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我们经历了几个步骤,第一是找到直接描写的语段,然后找自己有感受的词句,为什么要找自己有感受的词句呢?信息藏在文字中,越品越清晰。我们发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细品人物语言和外貌,就能让藏在文字中的人活起来,这个人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
《天游峰扫路人》里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里“这是一棵怎样的樟树”的课堂主问题的设计是完全符合课标的,当然也还有其他的设计和策略。但结合学情,如果学生连这基础的要求都做不到,又何谈其他要求呢?课堂上,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原有的认知进入课堂学习的,是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展开的学习,他们的学习建立在自己的前概念的基础上。有许多证据表明,如果教师关注学习者带到学习任务中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将这些知识当作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依据文本寻找教学证据
每一种文本都有它独特的地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阅读叙事性作品”“阅读诗歌”“阅读说明性文章”等都做了要求。我们的教学开展应发现文本独特的地方。某种程度上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可能更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发现写人的文章和状物类文章能带给学生的不同,换句话来说,学生能学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片段4:阅读课文四、五节,感受樟树的生命力。
师:课文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樟树?在段前划上着重号。
生:四、五自然段。
师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读四、五自然段;(2)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特点?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用2~3个关键词概括樟樹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出示讨论要求:(1)小组成员轮流在小组里读自己画出的一个句子;(2)交流组员写的关键词,确定你们共同定下的关键词。
师:请一个小组上台写下关键词,其他小组有补充都可以上台写出来。
师:大家看到了怎样的樟树?
生齐:蓬蓬勃勃。
《广玉兰》文质兼美,《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与《天游峰扫路人》均是写人的文章,但又有不同,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文本来找寻证据。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课,即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本里的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般情况下,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时往往凭直觉,今天,笔者讲解决教学问题时要基于证据,基于学生实际,基于课标,基于教材特质。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一定是在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经历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在这过程中,学生学会梳理、学会概括、学会阅读把握信息,学习真的在发生,这就是笔者以为的寻找证据教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