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审美因素

2019-03-07 11:21李仲堃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审美化学实验

摘 要:化学实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感因素。在完成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欣赏其中的形象美、创造美和物质变化的奇特美,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鞏固化学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到良好的美的熏陶;这是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特征和魅力所在。

关键词:化学;实验;审美

一、 改进装置,体现化学实验的形象美

化学实验中的形象美主要体现在实验装置的匀称、协调与和谐。比如在氯化氢气体的制取实验中,实验中多余的氯化氢要用水吸收。由于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为防止水倒吸,导管应接上一只三角漏斗倒扣在水面上。此时,漏斗的固定就成了问题:如果用铁架台固定,就显得庞杂麻烦;如果不固定,漏斗就会沉入水中,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这时可以用铁丝扎一个“T”字形挂架(见图1),挂在烧杯壁上,漏斗置于其上,这样的实验装置简洁整齐,既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给人以强烈的形象美感。

在做氯化氢(或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时,按教材中的要求是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装满氯化氢,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由于是双孔塞,且滴管里预先吸好水,在操作时很容易将整个塞子弄湿,造成喷泉现象不明显或吸入圆底烧瓶中的水量不多,影响实验效果。这时如果把双孔塞改为单孔塞,不用滴管,把下面盛水的烧杯改用软质的封口塑料瓶,“喷泉”实验的成功率极高。(装置见图2)。操作时首先要把弹簧夹打开,并用手指扣住塑料瓶上A处的通气孔,用另一手捏软质塑料瓶,将瓶中的水挤压到圆底烧瓶中少许。然后放开双手,塑料瓶中的水(滴有石蕊试液)立即由玻璃导管喷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给人美的享受。

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如果改进一下实验装置,不仅有良好的实验效果,而且还蕴含着实验装置的形象美。如图3所示,用小圆底烧瓶作反应器,各种药品用量可以根据教材相应增加2~3倍。为防止混合液加热时爆沸,在烧瓶内加入几片碎瓷片。导管一头连接一只小三角漏斗,倒扣在饱和碳酸钠的液面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产生的乙酸乙酯充分冷凝(虽然乙酸乙酯的沸点只有77℃,但是由于反应气流急,易被带入空气中),另一方面又不会发生液体倒吸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反应混合物几分钟后,在饱和碳酸钠的液面上就可以看到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

二、 合理创新,体现化学实验的创造美

在化学实验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要合理改进实验方法,这个过程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中的创造美。如“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采用两个装有达到平衡的NO2和Na2O4气体的大试管,两个试管内所装气体量基本相同(即管内气体颜色深浅接近)。将一个试管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另一个试管浸在盛有冷水的烧杯里。过几分钟,试管内颜色很快改变,现象十分明显。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把装有NO2和Na2O4气体的大试管塞上橡皮塞(塞子蘸上石蜡),然后用石蜡封口,效果会更佳。这种创造性的改进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创造美感。

在学习硝酸的氧化性时,需做铜分别跟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实验。常规做法是把铜片投入浓硝酸中,观察实验反应。该实验虽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但是反应很难终止;产生的大量NO2气体会污染室内的空气。如果用铜丝来代替铜片,效果会好得多。取一根比试管稍长的铜导线,剥去绝缘层,一端弯成小圈,以防戳穿试管底。做实验时,先在试管中注入少许浓硝酸(或稀硝酸),然后把预备好的铜丝伸入试管,浸到硝酸里,即可观察到实验现象。观察到现象后,只要把铜丝从试管中抽出,反应即停止。铜丝用水冲洗干净后,下次实验还可重复使用。用铜丝代替铜片,不但可减少空气的污染,净化环境,而且还可以节约许多铜片,直观体现出创造的价值和创造之美。

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我们可以尽量改变常规方法,以提升实验现象的明显程度。如CO2与NaOH反应实验,其实验装置就可以有多种改进方法。比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方法,都很有创意,实验过程中会使人明显受到创造美的熏陶。

三、 观察探究,体现化学实验的奇特美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物质的态、色、味、光等瞬息万变,有着奇特的美。通过细致观察,积极探究,可以从中得到美感,受到美育。

比如在做氢氧化铁胶体实验时,把氯化铁饱和溶液20毫升倒入小烧杯。首先观察饱和氯化铁溶液的颜色,然后再做三个实验:把氯化铁饱和溶液以等量分别滴加在盛有冷蒸馏水、沸水、NaOH溶液各20毫升的小烧杯中,待氢氧化铁胶体制成后,连同原盛有饱和液的小烧杯进行比较观察,探究溶液颜色有何不同,并且分析不同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美化学实验奇特的美感。同时,化学实验中五光十色的实物、形象逼真的模型、鲜明准确的图形等也可以充分展示自然界中物质的奇特之美。

总之,化学实验中有着丰富的审美要素,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从中体验各种美的熏陶,是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特征和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于焕超.感悟化学之美[J].大学化学,2013(6).

[2]陈文浩.浅谈化学教学之美[J].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作者简介:李仲堃,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审美化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奇妙的化学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