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
天然食物的热量值差异很大。从低热量的叶菜,到高热量的坚果,我们该如何判断呢?
越“水”的食物,热量值越低
食物中的水分含量越大,热量值越低,反之,干货越多,热量值越高。比如说,不同蔬菜相比,水分大的蔬菜热量最低,比如冬瓜、黄瓜等,水水的,热量只有10~20千卡/100克的水平。相比而言,甜豌豆、豆角等干货就略多一些,热量就到了30~50千卡/100克。而含有淀粉的土豆、山药之类,热量就更高了,能到60~80千卡/100克的水平。
蔬菜变成蔬菜干,水果变成水果干,红薯变成红薯干,牛肉变成牛肉干……水分少了,干货多了,热量值就会几倍地上升。道理很简单,几斤果蔬才能做成一斤果蔬干啊!热量当然就浓缩了。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越高,热量就越高
这类食物中通常脂肪含量很低(榴莲和牛油果例外),蛋白质也很低。它们的主要热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淀粉),特别是糖。糖是一种溶质,糖越多,水果或饮料中的水分所占比例就越低。
所以,同样一种水果,比较甜的品种就比不甜的品种热量高。比如葡萄,特别甜的甚至能达到20%以上的糖分水平。100%葡萄汁产品,一般也是15%以上的糖分。
同样道理,看甜饮料的热量高低,只要看它的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就行。你会发现,热量高低和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成正比。
脂肪含量越高,热量值就越高
在干货数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脂肪的比例越大,热量值就越高。比如说,同样是含水量很低的完整植物种子,红小豆的热量是324千卡/100克,黄豆是390,生花生就是574。因为它们三者的脂肪含量分别为0.6%、16%和44%。尽管红小豆淀粉含量高达63%,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达36%,远比花生高,但花生脂肪高这一项就秒杀两种豆子。
同理,在制作菜肴的时候,原料不变,烹调中添加的烹调油越多,吸入的脂肪就越多,于是菜品的热量值就越高。
消化吸收率越高,热量就越高
在标注热量值一样高的情况下,消化吸收率越高,热量就越高。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会延缓消化吸收速度,抗性淀粉也不容易消化吸收。但是,抗性淀粉往往也被算在食物的热量值中。
所谓抗性淀粉,就是虽然是纯正的淀粉,但是很难被人在小肠中消化那一部分淀粉。
天然的全谷杂粮、淀粉豆类、薯类,都有一部分的抗性淀粉。但是,經过精制加工,去掉了膳食纤维的食物,消化吸收率通常都会很高,比如米饭馒头、饼干面包、膨化食品之类。
此外,膳食纤维能裹挟着少量脂肪进入大肠,最终被排出体外。食物中的多酚类物质也能通过降低消化酶活性,帮助少量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进入大肠,逃过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