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琴,秦守玉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
2013年以来,雾霾天气在全国大范围持续爆发,2016年环保部发布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报告,发现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84座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24.9%。[1]雾霾污染严峻形势不容乐观。而各地污染源不同,雾霾的成因由此各有不同,整治措施也因此不同。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雾霾污染,从官方到民间,从专家到百姓,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的书写者有着不同的建构,而不同的建构内容对主体的认知激发又有着差异性。新闻媒体作为意见表达和传递的载体,也是影响公众认知和行为的“框架设置者”。因此,本文从比较研究视角探讨三个问题:第一,过去五年,新闻媒体以怎样的方式与框架讲述雾霾事件?第二,由于雾霾成因与整治措施各地不同,作为意见领袖的全国媒体对此的报道重点与框架会有何种取舍?同为党报的区域媒体因其相同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否会与全国性媒体呈现出一致性的框架?第三,如果两类媒体报道不一致,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以何种启示?
样本选取以同为党报的全国性媒体《人民日报》(简称《人民》)和区域性媒体《四川日报》(简称《川报》)为例。《人民》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一份全国性报纸,既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者,是国内报纸建构争议性议题的风向标和定调者;又是全国各地事务的协调者与均衡者。四川盆地是全国人口最集中且周边地势起伏最大的区域之一,以石化燃料为主要能源,且排放量较大,是我国四大灰霾天气较为严重又具特殊性的区域之一,因而以四川省委党报《川报》为区域媒体代表。在时间选取上,2013年1月28日,中央气象台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霾发布预警[2],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因此本研究时间以2013年为基准前一年后三年(2012-2016)共5年时间,共收集样本总量为860条,其中《人民》433条,《川报》427条。本研究根据学界信度检测标准,总样本量大于 500 时,抽取 10%做检测样本。随机抽取检测样本数为 100,由于需要检测的类目较多,采用 SPSS 中的 Kappa 计算。对每一个类目进行检测,得出信度值均在 86.3%~99.6%区间,整体平均信度值达到95.4%左右,符合基本要求。
报道形式主要着重于两报的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和信息来源的分析,通过比较来看形式上的异同。
两份报纸关于雾霾议题的报道数量在2012年较少(《人民》8篇,《川报》10篇),而在2013年达到五年间的最高值(《人民》165篇,《川报》121篇),这与2013年全国大面积出现雾霾污染事件成正比。2013年和2014年(《人民》124篇,《川报》102篇)年,《人民》的报道数量超过《川报》,而在2015年(《人民》73篇,《川报》108篇)和2016年(《人民》63篇,《川报》86篇),《川报》的报道数量又超过《人民》。这说明,随着议题的争议性减弱而逐渐常态化,全国性媒体对事件的引导渐趋减弱,加之其需要关注和报道的议题种类繁多,也就不会高强度关注某一具体议题,其报道关注度逐年降低;而区域媒体《川报》所处地区雾霾现象一直较重(成都大气污染天数2012年73天,2013年161天,2014年142天,2015年151天,2016年110天[3]),媒体也就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而进行高频率报道。
从文本体裁看,《人民》使用“消息”(174,40.2%)、“通讯”(106,24.5%)及评论(95,21.9%)位居前三,《川报》前三位分别为“消息”(318,74.5%)、“评论”(36,8.4%)和“通讯”(29,6.8%)。可见《人民》对三种常见文本体裁的分布较为平衡,特别是“通讯”和“评论”的综合使用(占比46.4%),通过对事件性质和问题根源深度剖析,为公众了解“雾霾”提供了更多科学的、多层次的信息。而《川报》相较于《人民》更多地采用以“新、短、快、活”特点著称的“消息”,占总数七成多,力图体现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客观性,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公众迫切的信息需求,但这种只报道事实的方式没有涉及事件的根源,对相关问题的挖掘也不够深刻,也不能起到更好引导受众的作用。
“消息来源”是指报道文本中主要信息的获取源头,“作者来源”则是指报道文本写作者的身份。两份报纸消息来源中政府仍是议题最为重要的定义者(《人民》58%,《川报》68.9%)。消息来源有层级之分和与之相对应的可信度,在环境问题等专业议题上,官方掌握信息发布的控制权,媒体更多表现为对政府或者官方消息的依赖性,这与我国报刊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相符合。相较而言,地方党报《川报》对政府的依赖程度更高。同时在第二大消息来源上两报也有所不同,《人民》为本报记者,力图通过记者的亲身参与或体验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与可见度。《川报》则为新华社消息居多。
在作者来源上,两家媒体都以“本报编辑记者”为最主要的作者来源(《人民》74.8%,《川报》75.6%),而《川报》第二大作者来源是“新华社记者”(11.7%)。从媒体之间的互动来看,选取其他媒体的消息源,可拓宽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关注来自各方的观点和看法,以实现新闻生态的平衡。从数据来看《人民》(3.9%)与其他媒体的互动比《川报》(2.6%)更强,而《川报》相对缺乏开放性,更多依赖于新华社稿件,与其他媒体互动也偏少。从来自普通民众的稿件来看《人民》(2.5%)也远远高于《川报》(0.5%),《人民》是《川报》的五倍。
以上综合可见《人民》在消息来源上虽偏向于政府资源,但逐步走向多样化、草根化;而《川报》则更倚重政府权威来源而忽视其他。
报道主题是指文本整体所述说的内容,而主题结构的凸现及其在文本中配置的就是一组特定的知识、信仰、态度与意识形态的运作[4]。因而本文从报道内容及报道基调来观察两报对雾霾论述主题的凸现。
从报道内容来看,《人民》前十位分别是“雾霾治理措施及成果展示”(16.9%)、“雾霾预报”(11.1%)、“雾霾治理的质疑与反思”(9.9%)、“国内雾霾现象及发展状况”(8.8%)、“雾霾治理的呼吁”(8.5%)、“雾霾知识科普与辟谣”(7.6%)、“雾霾形成归因”(7.4%)、“政府会议”(5.5%)、“政府政策”(5.1%)和“治理决心表态”(4.8%)。《川报》前十位分别为“雾霾治理措施及发展成果”(27.2%)、“国内雾霾现象及发展状况”(26.2%)、“雾霾治理的质疑与反思”(6.8%)、“雾霾治理的呼吁”(6.6%)、“政府政策”(4.7%)、“雾霾预报”(4.0%)、“政府会议”(4.0%)、“治理决心表态”(3.7%)、“雾霾知识科普与辟谣”(3.5%)、“雾霾事件的问责”(2.6%)和“雾霾与日常生活”(2.6%)。从数据可见,《川报》的报道以“雾霾治理措施及发展成果”和“国内雾霾现象及发展状况”为重点建构对象,二者占比达53.4%,具有较强的偏向性。而《人民》虽也注重对治理措施的报道,但总体上来说分布较为均衡,着重平衡不同内容在媒介上的出现频率,体现全国性媒体在报道视域和报道面上的广泛性及全面性。
在雾霾的归因问题上,《人民》排前五位的是综合因素(35.6%)、工业污染(24.2%)、自然原因(13.2%)、汽车尾气(8.2%)和垃圾焚烧(5.5%),而《川报》前五位为综合因素(60.7%)、自然原因(14.2%)、民众日常行为(7.1%)、汽车尾气(6.6%)、垃圾焚烧(4.9%)和工业污染(4.9%)。从中可见《人民》将综合因素与工业污染视为雾霾主要原因,而《川报》的综合因素占比高达六成,自然因素与民众日常行为居前三,而工业污染占比相对较小(4.9%),只是《人民》(24.2%)的六分之一左右,但在同期四川2013-2016年规上工业增速保持了11.1%、9.6%、7.9%、7.9%左右的中高速增长。①2016年成都规上工业增速为7.4%,其中轻工业增速为1.7%, 重工业增速为10.5%[5],可见《川报》对争议性问题有所回避。
关于雾霾治理,《人民》除综合手段(30.3%)外,行政(18.8%)、经济(16.4%)、科技(8.7%)、法律(8.4%)、自然(3.5%)、公众参与(7%),可看出其主张全面治理,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共治;《川报》除综合手段(34.9%)外,行政(27%)、法律(10.8%)、经济(7.3%)、自然(6.7%)、科技(4.8%)、公众参与(4.4%),可见其更多依赖于行政手段,而其中呼吁民众参与的比例远低于其归因分析中认为雾霾形成的主因之一的民众日常行为(7.1%)的比例。
针对雾霾造成的影响,《人民》认为除多种影响并存(24.2%)外,环境影响(20.5%)、社会生活影响(17.9%)及疾病隐患(14.2%)是主要影响;《川报》除以多种影响并存(39.6%)外,环境影响(27.3%)、社会生活影响(16.9%)及疾病隐患(5.8%)是主要影响。相较而言,《川报》对疾病隐患的报道远低于《人民》。
报道基调指的是新闻报道叙述和评论等所呈现出的倾向,分为正面报道、中立报道和负面报道。从数据来看,《人民》的“正面/积极”类报道数量(34.2%)比《川报》(19.4%)多,《川报》在“中立/无法判断”的价值取向(77.5%)上占比更多,总体来说,两类报纸的正面、中性基调占主要篇幅,“负面/消极”性报道数量都较少,分别为5.1和3.0%。同时,《人民》的报道价值取向在政治类主题上的正面报道最为明显,占比53.3%,其他以中立报道为主,其中自然高达82.1%。《川报》则是经济类正面报道为主(58.3%),其他以中立报道为主,其中自然类报道高达95.6%。这表明面对争议性和发展性议题,《人民》和《川报》根据报纸所属媒体的办报立场与方针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更倾向于客观呈现。
词汇风格能够体现出报道者对报道对象的态度和认知,而标题是框架塑造的第一个武器,以最凝练的表达传递了全文的核心内容。经分析发现《人民》对词汇的使用比较直接和明确,以“雾霾”“霾”作为新闻标题占比55.6%,其中2013年和2014年的使用情况占比最大,分别为61.8%与63.7%。这可见《人民》作为全国媒体的风向标和舆论引导者,在报道中承担起帮助受众辨别和求证信息真伪的责任,用词直接、准确,意义表达精确而不模糊。此外,发布科普类的文章(7.6%),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雾霾现象及其相关知识,如《雾霾预示地震无证据》[6],以正确的态度有根有据理性发声处理谣言事件,防止因谣言散布而造成社会恐慌,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另外,在热词权重和词频的统计上《人民》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治理”“污染”“环境”“大气”“霾天”这样的词汇, 由此可佐证,《人民》在词汇使用上不存在模糊和替代的情况,但并不否认该报也交替使用了其他相关词汇,如大气污染、空气等;相关词汇单独出现次数的统计也发现“霾”出现的次数最多,共2 869次,其次是“雾”(2 190次)、“雾霾”(1 805次)、“大气污染”(1 102次)、“空气质量”(842次)、“PM2.5”(715次)、“空气污染”(356次)、“污染天气”(291次),《人民》对雾霾/霾的使用总次数高达4 674次,足见其词汇使用直接、频繁。
相比之下,《川报》在用词上显得较为隐晦和含蓄,标题上对“雾霾/霾”使用情况统计显示:“标题及通篇都未使用”的样本量为234条(54.8%),加上其他标题未使用情况(12.2%),标题未使用“雾霾/霾”一词占比为67%。与之代替的标题用词为“空气污染”“大气污染”“空气质量”“区域污染”“扬尘”等。再将具体使用与地域体裁报道情况统计得知,发现标题直接使用“雾霾/霾”词汇的,在 “评论”(62.9%)和“新华社通讯或转载其他媒体”(69.1%)的文章中频率相对较高,而在报道四川省内雾霾污染情况、应急预案、预警、AQI指数时,直接使用“雾霾/霾”的情况非常少,仅为15.1%,而84.9%的标题未直接使用“雾霾/霾”一词。即便使用时也仅在报道四川省对雾霾的相关治理政策措施、政府工作报告、两会、防范科技及工具时,使用次数才相对频繁,占比也仅为35.3%。在热词权重和词频的统计上也可看到,“空气”“大气”“质量”“污染”“环境”是出现频率最多的热词,其中并没发现“雾霾/霾”一词。另外,从单个词汇的使用上来看,“霾”一词在所有样本中出现的次数是1 375次,其次是“空气质量”1 128次,接着是“雾”(1 033次)、“雾霾”(823次)、“大气污染”(548次)、“空气污染”(306次)、“污染天气”(279次)。虽然“雾霾/霾”出现的总次数(1 856次)是最多的,但远远低于《人民》(4 674次)的次数,而且具体到样本来看,发现这些词汇大都出现在国内京津冀报道上,川内雾霾较少使用。另外,雾霾/霾词汇直接使用高峰为2013年(643次),随后各年有所减少,(2014年436次,2015年601次,2016年480次)而与之相替代的词汇如“污染天气”则逐年增加(2012年0次,2013年37次、2014年72次、2015年75次、2016年95次)。这意味着,在雾霾议题的建构上,《川报》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不使用直接词汇的情况,但还是有意识地增加其他替代性词汇的使用,以此来平衡和降低直接词汇带来的刺激性。
深究其原因,《川报》的相对隐晦可能与四川彭州石化事件有关。“彭州石化项目”曾受到多名专家的质疑,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社会的广泛讨论和激烈争执,地震和雾霾不时将“彭州石化”推向风口浪尖,尤其在2013年大面积的严重雾霾事件后,“彭州石化造成成都雾霾”成为公众的一致言论,“彭州石化”一度成为“不可说”的事件,直到2017年7月在成都举行的环保厅长面对面座谈会上,厅长公开回应彭州石化对成都雾霾的影响,破除了“不可说”的局面。由此可推断,《川报》在此间的报道处于两难立场,既要描述雾霾污染承担起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又要顾及敏感事件可能激发的民众情绪。结合前面价值取向也可见,《川报》不仅使用其它词汇代替,还尽量以客观式呈现来引导受众。
从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同性质的全国性媒体与区域性媒体对雾霾议题的报道框架如下:
《人民》对雾霾报道内容全面,从成因到整治,从预报到影响,从事实到观点,从消息到史料,都有涉及,对受众进行全方位的引导。但在报道区域时虽面向全国,四大灰霾区域均有所涉及,但亦有所偏向,京津冀是报道的重点,北京是重点中的重点,这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密不可分。
《川报》报道区域外的雾霾事件多采用新华社通讯以简讯的形式刊登,极少使用长篇幅进行报道,而把关注重点放在区域内,虽是着眼于全省,但成都、攀枝花、绵阳、德阳是报道的重点对象。在报道内容上侧重于整治措施和全国雾霾现象报道,试图将受众关注焦点放在同一现象的横向比较和区域政府的重视,而忽略雾霾的成因与影响;在成因中将形成因素引至综合、自然与受众等行为而弱化受众关注焦点——工业污染,报道具有较强的偏向性。
党报的性质以正面宣传为主,但在雾霾报道中,我们看到报道基调以中立为主,正面为辅,负面报道数量如蜻蜓点水。这可见党报在多媒体时代对争议性议题的报道视角与基调的变化。尤其是《川报》,考虑到区域民众对雾霾议题的强烈关注,以及“彭州石化”事件的敏感度,在报道上倾向于客观报道,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报道框架上侧重于事实界定、数据呈现和建议对策上,着重体现取得的成效,较少选择冲突和道德评价框架,避免进行深度报道和揭露问题的真正根源,忽略甚至排除对易影响区域稳定的另一部分事实材料的挖掘和呈现;二是直接引述比例远高于《人民》,而引述或转述被采访对象的原话既可强调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又可避免记者受到指责和怀疑;三是用数据说话,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数字,包括事件发生日期、治理成效中污染物降低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的数字化描述等,通过确切数字所隐含的精确性强烈暗示真实性,以及用数据来对比治理前后的差异以表明政府治理措施的效果。
环境传播中的区域媒体建构行为是“边界地理化”的反映,面对“十面霾伏”,应公众需求给予该议题高度的重视,为避免“彭州石化”带来的刺激扩大化效应,《川报》在词汇选择和使用上相对较隐晦,只界定已经发生且客观存在的事实,报道空气质量数据监测、政府已采取的治理措施等,以传播事实信息实现建构行为。无论是新闻标题还是新闻内容都谨慎使用“雾霾”一词,以重新唤回人们对官方的信任为主要任务;把雾霾天气的出现解释为主要是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而在人为因素上主要强调汽车尾气排放、民众行为等而弱化工业污染,把责任归到每一个社会主体身上,既避免舆论直接针对某一种成因归属主体方而造成不理性的声讨,同时又提供空间以建立人们共同治理雾霾的信心。但这种报道方式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问责力度较弱,对公众疑虑的回复总是不自觉地上升到政治高度,让受众难以理解。相对而言,《人民》意在将自身建构成权威的叙述者和引导者,用语直接准确,除全面科学的报道事实外,大量使用评论话语策略(21.9%)来进行舆论引导,通过传播新闻信息来宣传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出全国性主流媒体的政治属性与责任担当。
总体而言,同一性质的党报虽都为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以正面报道为主,在对待争议性事件上态度与立场都保持高度一致,但由于其影响力和定位的不同,不同区域的媒体的报道并未呈现出一致性的框架,《人民》因其立足全国,不受利益的影响,对雾霾的报道更注重全面与均衡,报道相对科学理性,表达清晰,用词直接明确,并有意拓展信源,以其多样性有效引导受众;而《川报》则更多受到地方利益的牵绊,报道相对保守,用词隐晦,但同时也在隐性使用抗争策略,力图以客观科学的报道来引导受众缓解矛盾。事实上,在网络时代受众的信息渠道多样化必然影响媒体的报道方式,区域媒体在报道区域事件时尽管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堵不如疏,只有全方位、深度、客观地报道与分析雾霾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才能让受众更信服,从而使其积极投入到雾霭整治工作中来。
注释:
①数据来自《2017年四川工业经济成绩出炉》,四川新闻网,2018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