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瑾, 吴秀梅, 钟伟丽, 卢小妹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护理部, 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对医院综合条件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住院患者逐年增长[1],“看病难”已成为我国的一大难题,大型综合医院终日“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导致“一床难求”,而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门可罗雀”,患者寥寥。不断增长的社会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矛盾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挑战,要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医院需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使资源、效益二者实现双赢。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医疗人才和医院床位。对于大型综合医院来说,在现有的卫生资源条件下,要满足社会医疗需求和实现了医院最大收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和改革床位管理模式。
1982 年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Weihrich首次提出SWOT分析法[2]。SWOT中的S、W、O和T均为英文缩写,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其中S、W属内部因素,O、T属外部因素[3-5]。SWOT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通过介绍护理垂直管理和总结医院床位管理的现状,结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实行的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的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提出应对策略。
垂直管理是我国机关、政府部门的由上到下的直线管理模式[6],垂直管理模式也是临床常用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垂直管理是以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为主线,使护理人、财、物与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模式。即从护士的人事权、培训考核、薪酬晋升到护理质量控制,以及所有护理相关业务都由护理部垂直管理[7]。冯晓琳等[8]对北京市5家实施护理垂直管理试点医院的2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访谈,并运用SWOT分析法和类属分析法分析,结论显示护理垂直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回顾性分析医院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前后重症监护病房400例患者的护理综合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9]。由此可见,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为满足我国患者的医疗需求,部分大型综合医院过度追求医院规模扩张,追求经济效益,医院床位数不断刷新记录,却造成医务人员配置不合理、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10]。曹晓红等[11]采用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所有设住院床位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结果发现床位总量接近规划但配置结构不合理,综合急性病诊疗床位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过长,医疗服务压力主要集中在三级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病床利用不高。由此可见,我国三级医院床位管理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是床位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医疗需求;二是床位缺乏有效利用;三是床位分布不合理问题突出[12]。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创新床位管理模式,提高床位使用率及周转率,成为大型综合医院必须思考的问题。
挪威Holm等[13]介绍了一种通过算法模拟模型进行床位优化分配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医院开展的床位管理方法主要有,床位分类管理[14-17]、机动床位管理模式[16]、入院准备中心模式[18]、优化入院流程运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调控床位[19]、成立床位管理中心[20]等。研究表明以上方法均可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次数和床位利用率。例如,上海市某医疗集团骨科应用床位分类管理,节省了三级医院床日,增加了收容量,从而提高了医院效益[14];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实行了机动床位管理模式,不影响患者收容构成,增加了床位使用效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加快了床位周转,提高了医护质量[17];解放军总医院通过优化入院流程、运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调控床位,使平均住院天数从16.28 d降至9.21 d,使床位得到有效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院难的问题[19];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积极开展床位管理,有效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下降了2.1 d),提高了床位服务效率、医院运转效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1];新疆某三甲医院推行由专人负责的床位预约管理取得显著效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22]。实践经验显示,尽管以上床位管理方法,短期取得良好效果,但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瓶颈开始出现,此外仍存在诸多的政策问题、管理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如何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使医院床位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需要医院管理者继续探索。
近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开始实行全院“一张床”[23-24]。全院“一张床”是指患者住院时,医院哪个科室有空位就住哪个科,允许跨科收治患者,床位面向全院开放。全院“一张床”的合理且灵活调配,实现了医院有限的床位资源共享。鉴于此,我院基于已行护理垂直管理的基础,提出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并进行了实践,现运用 SWOT 分析法对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3.1.1 优化医院医疗资源调配,提高现有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实施后,不仅优化了医院医疗资源调配,而且提高了现有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护理人才资源方面,实施护理垂直管理,明确了护理人力资源由护理部统一调配,护理部可以根据临床一线需要及时补充护理人力资源或者直接调动护理人员满足病房床护比,增加了护理人力调配的及时性和高效性。医院床位资源方面,实施全院“一张床”,打破了科室界限和固定床位限制,根据患者医疗需求和季节病种变化情况灵活配置床位,使每张床位实现合理使用,有效缓解科室床位松紧不一的矛盾,同时提高床位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的实施,使医院现有人力资源和床位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
3.1.2 满足患者需求,增强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实施后,床位调配中心随时关注全院床位利用情况,根据病情情况优先安排患者到最适宜的病区治疗。床位安排原则为专科、就近、集中安排,兼顾学科平衡,确保了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收治,让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及时得到诊治,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一定程度解决了“看病难”“住院难”“急危重症患者一床难求”的问题。开展全院“一张床”,一方面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患者负担,缓解了医患关系,从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另一方面,对护理人员综合要求提高,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3.1.3 体现护士价值,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强化了服务质量,逐步了提高医院护理收入,改善了护理人员待遇,真正体现了护理作为一级学科的价值和理念,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尊严,体现了护理垂直管理下护士的价值。全院“一张床”的管理模式要求上岗护士兼具全科护士和专科护士的技能,这对全科护理能力、护士慎独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通过护理垂直管理下的培训、监督,不仅提高了护士的护理水平,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护士专科和全科知识的加强,应对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专业技能和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不仅增强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也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此外,病床管理由“仓库式”变为“机场式”管理,即哪个护理单元的护理服务质量好,医生和患者就会更愿意选择哪个护理单元,这就促进了各个护理单元之间的竞争,而护理单元之间的合理竞争则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增强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3.1.4 有利于增加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通过开展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调配,医疗服务水平有所提高。这在一方面满足了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资源需求,使医院能更好的服务患者,体现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则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而随着床位周转率的提升,床位利用率的提高,患者收容量的增加,又能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增加,实现双赢。
3.2.1 护理培训难度增加: 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对护理服务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全科护理能力,而本院护理团队相对年轻,更增加了护理培训的难度。本院护理人员除了进行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外,还需要组织各个专科培训,进而提升护士综合服务能力。要满足上述要求,医院需在培训场所、人力、时间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这对医院而言也是新的挑战。
3.2.2 增加医护工作量: 医院床位周转过快,床位利用率过高,不仅可能加大院内感染的风险[25],还会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医院收容量的过大势必会出现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长此以往,医务人员势必超负荷工作,导致其思想压力增大,使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
3.3.1 国家政策和医院领导的支持: 本院实行的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不仅符合国家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而且得到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国家政策和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本院加强护理人员培养和学科建设,学习借鉴床位管理方法,创新护理管理,把握机遇,勇于实践,积极实施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
3.3.2 信息化技术的提高: 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为医院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性、系统性和服务性支撑,也为全院“一张床”的实施提供保障。随着社会进步,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本院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使得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流程优化,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推进了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工作的开展。
3.4.1 缺乏可借鉴的管理模型: 护理垂直管理在我国部分医院有涉及,全院“一张床”个别医院也开始实施,但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探索时间较短,经验不成熟,每个管理者的看法和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医院进行的阶段都不尽相同,所以缺乏固定的管理模式可供借鉴。
3.4.2 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人才流失风险: 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护理资源相对缺乏,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给现有的护理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其他医疗单位的就业条件不断提升,对高水平护理人才的吸引力较大,医院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本院管理人员提出了应对策略:医院将充分发挥实行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的优势,克服不利因素,抓住机遇,借鉴其他医院以及其他学科的管理经验,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推进全院“一张床”改革,以达到满足患者需求,增加医院效益的目标。具体做法:①把握我国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机遇,完善医院信息化支持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实时监控床位使用情况,科学运转床位,保证床位利用率的合理性;②优化医技服务流程,术前检查前移,减少患者无效等待时间;③根据科室患者人数和临床一线需要,及时合理补充调配医护人员,减轻医护工作量;④利用年轻护理团队精力充沛、学习适应能力强、易于管理的特点,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年轻护士的全科和专科培训,提升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⑤科学合理的优化医疗资源,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
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不仅为住院患者提供了便捷,还促进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低年资医生业务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国家政策指导、医院领导支持和管理部门配合下,以及医院各医技部门和科室的合作配合下,本院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下全院“一张床”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201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