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伟,赵德龙,张 雨,李 博
(佳木斯大学 体育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备受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活动日益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7年1月1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技能[1]。2017年9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培养堪当重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
但是目前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状况存在诸多困扰:高校体育健身管理流于形式,课外体育活动呈现出松散性,无组织和指导,缺乏管理,有的高校甚至担心学生难以承受“运动之苦”或发生运动伤害事故而取消了长跑等体育活动,导致“因噎废食”;部分学生、家长、教育者受传统文化影响,认为“学而优则仕”,热衷“文教”、轻视“体教”,在主体意识中对体育仍存偏见,何谈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健身观?中小学体育边缘化现象更是导致大学生体育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健身知识和锻炼方法,再加上越来越多痴迷电脑和网络的“宅男”“宅女”的出现,其体育活动能力和体质水平的严峻状况可想而知。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强健大学生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教育本质的回归,人们愈加认识到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重视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改革中,在学生朝夕相处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深入研究和探讨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对于推动大学生积极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进而全面落实全民健身纲要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导向。首先,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其他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等途径来了解体育的相关知识,但是能够深入学习和思考这些知识的却很少,而校园体育文化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体育论坛等形式进行具体的宣传和教育,传授前沿理念,分析政策和形势,进行案例解读,使得学生对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知识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校园体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校园体育文化经过长期建设将传统文化底蕴、现代体育精神和校园特色文化融为一体,学生亲身经历校园体育文化的洗礼,会体验到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团结和公平竞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使自身的人格得到健全、个性得到完善,能够使自身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各种品质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体育观,并把这种观念贯穿到整个人生发展规划中去。
第三,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粘合剂,能够增强校园广大师生凝聚力。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广大的学生和教师,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和兴趣爱好,促使他们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心灵,更能深刻的感受到团队力量以及相合作的快乐,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为学生和教师更好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校园体育文化包含了大部分身体锻炼活动和各种运动技能竞赛活动,这些活动都以身体运动为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会让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其身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等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进而促进生理机能的提高,骨骼肌肉的发育,强健其体魄,使大学生身体得到健康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激烈的体育竞争活动中,在队友间密切的配合中,能够感受到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和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有利于促进自我接纳,缓解角色冲突,同时还能够宣泄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和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缓解压力和疲劳,促进交流、娱乐、陶冶情操的平台,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有良好促进作用。
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和进行体育锻炼活动过程中,会被校园体育文化所提供的教育环境熏陶和影响,很多教育因素是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的,例如:教师的体育素养、学校的体育氛围等,其对大学生产生的教育作用是隐蔽的,这种潜在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动机,进而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课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对学生产生的教育价值不可低估,而且对于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目标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隐蔽课程,高校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时,应认真规划、精心设计,把与体育相关的各种知识、信息和教育环境因素加以凝练和融合,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得到教育和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力、魅力和辐射力推动着校园精神文明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所展现体育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是一种深刻的影响,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精神面貌、思想品质、体育素养等自身各项文明素质的提高会产生良好的效应,而这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纵向发展和横向传播不但对校园文化圈的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它还会带动周边社区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这无疑也会推动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体育行为是人类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它因生命诞生和发展需要而产生,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要根据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设计、规划和实施,即以生命哲学为指导,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重要节点,树立什么样的育人观念,怎样引导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是今后学生体育实践行为发生发展的根本前提。按照生命教育观,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应该遵循生命的特质,成为一种生命体验和发展的教育活动,应全面贯彻创造性、关联性和回归性的体育理念,摆脱功利性和工具性束缚,使学生得以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这不仅是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在正确处理好人的生命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从“为了社会”到“为了人”的体育价值观的轴心转换,提升体育的生命意义[3]。体育实践的完成需要学生主体的亲自体验来实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逐渐发现自身的才能和爱好,并遵循生命的需要和主张,决定如何终身从事体育活动,来满足自我主体的运动需求。树立生命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和自我生命主体是紧密相联的,能够深刻感知和体验体育行为在内在意识、生命机体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主动将体育活动与个体生命相结合,达到身体与精神的内在统一,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获得全面发展。
我国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特色鲜明,处处彰显着生命积极向上的价值意蕴。“英雄”一词便是对古代高级人才的一种称呼,表达了文武兼备,刚柔并济的内涵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文”“武”兼善型人才的特定文化价值需要。从周代开始,就以文功武治、文武伟业做为褒颂古代帝王功德的特定用词。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则不可为活动而活动,我国传统文化中“英雄”具有的这种崇高与引领精神对于当下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和启示意义,强壮的体质是“英雄”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杰出人物的一种期许,观今宜鉴古,学生强身健体有了来自传统文化方面的支撑,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成才的必备要素:文武兼备,也会更加明确强身健体对于人生、国家、民族的意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底蕴,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精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同时并举,这样才能吸收国外文化精髓,进行中西合璧、兼容并举。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精华的集中体现,其体育价值观表现在鼓励个体生命向外探索,征服自然,培养人的勇于开拓精神,其核心突出竞争、讲求公平和自由、重视个人发展,向人们展现着顽强拼搏、勇敢无畏的体育精神,更是一种超越自我、锐意进取的人生信念。因此,将奥林匹克教育元素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学生可以领会和感受到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能够培养学生“重在参与”的体育意识、公平竞争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外在人格的塑造,形成充满自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地域文化资源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辖射、陶冶、聚集等作用,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风俗习惯、学校实际等各不相同,高校可根据自身实践与特点,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深层次的内涵并加以凝练,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打造特色体育项目,开发特色体育课程,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品牌。例如,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高校就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地处山地资源丰富的高校,可以发展登山、户外等特色项目,这是加深校园体育文化底蕴,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厚度的有效途径。高校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或者一个生动鲜明的特色体育项目是经过积累、凝练、选择而形成的精神产品,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并会成为凝聚学生的磁石,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学生体育参与兴趣。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陶冶大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发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辨识度,而且对于彰显学校个性,树立形象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体育健身活动指南能够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身体运动知识,提供系统与科学的健身方式和方法,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健身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锻炼习惯。高校不能只是依靠《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或是《体测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学生的体质水平及体育锻炼效果,而是要提供相应的锻炼指导,体育健身活动指南便是指导学生锻炼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之一。高校在设置健身指南时首先要提供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知识,并设计详细的体育健身计划,可菜单式,细化到每次的活动内容、时间、次数和强度等;其次,要注重健身指南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年级、运动兴趣以及学生体育基础等问题,有针对性设置不同的体育文化活动和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第三,提供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身体锻炼方式和方法并设置层级,例如“运动金字塔”,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和锻炼形式,并循序渐进的增加身体活动。体育活动健身指南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运动知识、进行体育锻炼的指导和参考依据,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生活方式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课余生活正在成为我国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等大学生的全天休息日全年累计约180天,充裕的“课余时间”,使“课余体育”成为有待开发的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有专家建议应把体育学习锻炼的焦点聚集在学生时间更为丰富的课外,为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生活提供舞台。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于世界的英国伊顿公学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几乎把一半的时间都安排给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并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或场地设施条件,伊顿公学的教育管理者们一直坚信再好的文化教育都无法取代体育运动对人格塑造和生命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建立校园大学生体育活动实践区,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提供来自学校的政策支持,正规有序的组织、专业的教育辅导以及时间、场地安排、管理服务等保障工作,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对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有重要意义。
此外,高校还要为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和安全保障措施,并强化管理职能,建立相应制度,多措并举、数管齐下,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保驾护航。由此,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实践区将使广大学生不再“宅”在宿舍,主动参与到校园体育生活中去,沐浴体育的阳光,享受运动的乐趣,让校园体育实践活动更好地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国家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