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津津
(安徽师范大学 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共情一词,最初是作为美学概念所提出,作为一种沟通技术,其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最关键的咨询特质。它是指能设身处地从别人角度去感受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并且能够准确表达出的一种能力。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多变复杂,学生思想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各类心理问题频出,传统辅导员工作方法处理这些问题益发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与心理学相融合便是有效方法之一。在辅导员工作中引入共情这一理念可以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消除学生抵触心理,使得师生融洽沟通,实现教育内容内化,从而真正提高德育实效性,最终使得“以生为本”思想在辅导员工作中得到体现。
1.通过情感敏感性训练,提高其对于情感的感知能力
休谟曾经说过:“幸福与其说是用任何其他方法,不如说是用情感这种敏感性来达到的。如果一个人具有了那种能力,他由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从一首诗、一段推理中获得的欢乐要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更大。”[1]共情所面对的是人的情绪情感,因此对于辅导员而言,将共情运用到德育实践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于自己或者他人情感辨别、理解和认同。辅导员必须对常见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要有足够敏感,能够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抱着何种情绪和心理,并且这种情绪、心理是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出来,对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任何表现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冷静的分析。
因此,德育辅导员必须要进行情感的敏感性训练,来提高自己对于情感的感知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广泛收集一些师生交往过程中因为运用共情而成功的教育案例和一些因为缺乏共情而失败的案例,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比较和反思,以取得更大的提高。在实际生活中,辅导员还应注意对于认知及情感体验方面的一些训练,如广泛记忆情感方面的词汇,通过多做有关认知及情感描述语的替换训练对情绪保持足够敏感。总之,辅导员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换位思考等方式能够丰富自己对于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在进行德育时,对于学生反应有正确而充分的理解,能够及时调整自己情绪,为师生之间的融洽沟通奠定坚实基础。
2.通过知识结构的改善,强化其情感的管理能力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维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正式提出了“情感智商”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情感智商”包括三个方面:“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能力、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能力、应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能力。”[2]这其中“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能力”、“应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能力”便是情感管理能力。作为一名辅导员,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注意加强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同时,辅导员还必须学习如何从生活实践中锤炼自己心理素质,提高自身情感管理能力。作为当代辅导员,面对的都是“90后、00后”学生,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并且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见解。因此,辅导员必须从生活实践入手,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情绪自我控制,提高心理自我觉察能力,改善不妥情绪行为,通过上述方式来提高自己情商。只有辅导员自己做了情绪的主人,才能更好的掌握共情这一方法,在与学生深入接触中,了解学生情绪情感,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找出真正影响学生的因素,并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应对诸多挑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学会运用语言准确表达共情
辅导员应该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恰当表达自己,通过合适的语言达到预想教育效果,在敏感体验到学生所思所想之后,通过语言准确的将之表达出来,用语言建起沟通之桥,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首先,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谈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资料,如家庭背景、专业学习情况等,这样有助于针对学生特点制定谈话方案。其次,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心理。比如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面对老师时,必然会有一些紧张、不安甚至戒备的心理,那么这时老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其进行安抚,使之放下防御心理,主动和老师亲近;而面对一些取得进步的学生,辅导员一定要对其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和赞赏,并鼓励其在以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在进行谈话时,辅导员首先必须找准情感切入点,不能在谈话初始就直入主题,要因人、因事、因地来切入,寻找与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从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满足学生的倾诉欲望,并且避免中途打断或者轻易下结论,应在学生阐述完毕之后在分析基础上,掌握学生思想症结,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话到病除”。如学生对老师说:“那次考试之后我很难过,没想到自己会考那么差。”老师可以简单回答:“哦,看来你对这次考试很失望。”也可以进一步回答:“看得出来,你对这次考试很失望,而且你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发挥得更好一些。”前者只是复述了学生原话,而后者更能启发学生对自我认识,使得其在自我探索路上不断迈进。
2.学会运用非言语行为突出共情
辅导员工作多是言语内容和非言语内容交互作用而完成,许多时候,非言语行为表达的信息比言语表达的信息更准确、更丰富、更真实。比如人们形象地称眼睛为“心灵的窗户”,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是很重要的一个部位。通常辅导员注视学生,表示对他的对话感兴趣,而辅导员讲话时,与对方视线的接触会少些。当辅导员倾听学生诉说,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双眼,目光注视范围以人的面庞为宜,而一旦发现对方有意避开目光接触时,就不要紧盯着对方。
人的姿态、手势事实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它们有着极为丰富的涵义。在教育过程中总原则是辅导员的身体语言完全与德育过程相融合,增加德育效果。比如,交谈时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手势,拉近彼此距离。另外,在与学生对话时,可以适当将身体朝学生倾斜,并配合以点头等动作。同时,作为一名辅导员,其声音是否能让学生感到温馨和舒适也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当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辅导员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欢迎和关心,但声音是敷衍和冷淡,那么学生便会更加相信声音所传达的意思,因为声音所透露的含义更加真实。只有对来访者真切的关心和尊重,德育的语言才会有灵魂,说的话语才能打动学生。因此,辅导员说话声音不需太大,等于或低于学生音量便可;语速应稍缓,尤其是来访者激动时的语速加快,老师的语速应更缓,以使对方平静;语调要有些抑扬顿挫,不要太过平淡单调。最后,还应注意使用停顿,以引起学生重视,给予学生充分领悟和思考的时间。
3.学会营造柔和气氛烘托共情
学会利用距离和角度。谈话时,与来访者的空间距离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行为。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独立和隐私的需要,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一旦这一空间被别人进入,便会产生不安、焦虑、不满和反抗。交谈中,双方相距太远会产生冷淡、疏远的感觉;相距太近,又会使人感到威胁和不安。双方之间合适的距离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例如室内和室外、同性和异性之间的距离都会不一样。一般说来,稍微接近一些,不应当太过疏远。总之师生双方觉得安全并亲近,能够有助于谈话的开展。
学会利用沉默。交谈时会出现沉默,会产生一种无形压力,使双方不知所措,严重时会导致交谈无法继续进行。对此,作为老师必须保持冷静,采取行动打破沉默。辅导员应当首先判断沉默原因和形式,比如是冲突性沉默还是思考型沉默,同时还要分析沉默是来自自身还是来自于学生。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应对沉默便会容易一些。如,当学生长时间不说话,辅导员可以适时地询问“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吗”;如果学生由于思考而沉默时,老师最好充分理解和支持,并配合以眼神、微笑等鼓励,以等待对方打破沉默;如果沉默时间过长,可以适当提醒对方。总之,沉默并不是谈话的杀手,看似谈话危机的沉默,经过辅导员的适当引导也会变成一种契机。
1.在德育实践中体验共情并验证共情
因为人感情是多变的,因此老师在进行德育时必须时时注意学生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表达共情。当辅导员不太确定自己是否达到共情时,可尝试性进行验证,请学生来判断并做出适当调整。如当学生反复谈到对父亲厌恶时,辅导员可适当进行验证:“听起来,你对你父亲简单粗暴是非常反感的,是这样吗?”学生回答说:“哦,不是这样的,对我父亲我并不是非常反感!”这时辅导员就需要进行调整了:“那么对不起,可能是我听错了,但这一点很重要,我希望您能举些例子,好让我更清楚你对你父亲的感受。”于是学生又列举了几个与父亲相处的典型例子,辅导员从学生的描述中发现,学生一方面是对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的反感,但另一方面也充满了对父亲关怀的渴望,心情非常复杂。从学生追加的描述中辅导员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到学生的复杂感情,共情也更加准确了。
2.在德育实践中把握角色诉求,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对辅导员而言,实现共情必须站在学生立场看问题,通过学生视角去理解问题,使得学生感觉被理解、被包容,因此迅速、准确地进入学生所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同时,辅导员共情是指体验学生内心“如同”体验自己内心,但永远不应变成“就是”,这是共情的真谛。[3]因此,辅导员在使用共情时,一方面要做到设身处地,另一方面也要做到能进能出、出入自如,而不是与学生同喜同悲,忘记自己真正的角色是一名辅导员,忘记自己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更好成长成才。故辅导员在使用共情时,既要充分体会学生内心世界,又要保持客观公正立场,防止完全受到学生影响,进而失去冷静的判断和思考。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共情能力高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一个愿意并能够体谅、理解他人的学生,而一个内心冷漠或共情能力低的老师所培养出的学生很大可能也是难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辅导员如果在进行德育时使用了共情这一方法,一方面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通过口头和肢体语言表达出对学生关注、理解、包容、尊重的真诚态度,学生在这种环境之下能够更好地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认知,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影响巨大,老师通过共情所表达出爱心、真诚、尊重、宽容、乐观的优秀品质也将成为青少年们努力追求的品质。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说,辅导员必须从思想上意识到自身的共情能力对德育效果、德育对象的巨大影响,并努力提高自身共情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始终处在被理解、被包容的安全氛围下,产生自我悦纳感,同时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如此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