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陈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社会思潮一般指的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层中反应当时社会情况发展并且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1]。“普世价值”一词起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基督教运动。基督教语境中的“普世价值”最早泛指基督教主义,常被教会用来作为诠释教义的工具。同一时期,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开始以“价值普世性”崭露头角。2008年5月,南方周末发表《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一文在国内引起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高潮。在当代社会当中,“普世价值”思潮是以思想文化和学术交流的幌子流入中国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社会思潮,它以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作为其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对我国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我们应当对“普世价值”思潮的哲学基础、实质内核、现实根基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我国的“共同价值”说进行简要对比。
“普世价值”思潮看似只是一种价值理念,实际上却带有较为明确的政治指向性。“普世”二字源于西方,“价值”一词更是因主体体验的感受差异而截然不同的哲学概念。当前,“普世价值”主要是指在任何条件、任何时空下对于一个群体甚至每个人并且贯穿于一切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体系,其思潮的核心理念包含“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我国青年学生目前对“普世价值”思潮的理解仍较为含糊,因此有必要理清其形成的内在逻辑。
“普世价值”思潮的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和抽象人性论,这种抽象的理论极具迷惑性和混淆性。各种价值观念都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抽象的讨论,社会性才是人的真正本质[2]。“普世价值”思潮热衷于从抽象的人性来探讨人的作用,却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当中人们由于经济实际以及政治情况等其他外部因素所导致的实质差异,形式上“普世价值”只是局限于尊重人、关怀人、信任人,而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绝口不提,因此“普世价值”思潮只是迎合了资产阶级榨取无产阶级最大剩余价值的根本需要。抽象人性论认为世界各国贯穿古今中外的人类成员都有一种共同属性,也就是人性。人人生而平等,因此人性不可能随着思想观念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反之,思想观念和社会关系的构建应当要以人性为前提。抽象人性论在理论上颠覆了人性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实践当中更是扭曲了人性的学说。在推崇抽象人性论的人眼中,自己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才是符合历史和现实的总结,才是一切社会学说的理论基础。可见,“普世价值”思潮违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否定了要将价值观念置于具体的时期、条件考察,并不承认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普世价值”思潮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推崇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但是美国所推崇的价值观绝不是单指“普世价值”,资本主义价值观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总体上来说,资本主义价值观迎合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反映了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资本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联系,是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综合反映[3]。“普世价值”思潮通常以学术交流的形式传入我国,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之类的政治诉求将其兜售给其他国家。“普世价值”思潮实际上是以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为基础以实现垄断资本霸权为目的的精神工具。“文化霸权”又称之为“文化领导权”,最早是由意大利政治学家葛兰西所提出的。文化霸权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统治形式,是一种文化强权和文化殖民。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各种途径将本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推销至非西方国家,试图把通过建立文化霸权作为谋求世界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部分西方国家所宣传的民主、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实际上是以个人为核心,并将其贯穿于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西方所推行的“普世价值”实质是要掌握国际话语权,对非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企图通过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改变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方向,似乎只要非西方国家认同“普世价值”思潮,非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观念的存在依赖于观念的主体,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普世价值”与资本主义制度密不可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美好承诺从来都不缺少。资本主义国家宣告人生而平等且自由,没有等级差别,没有门第之见。然而现实生活中,政治国家往往借助不平等不自由为前提才能以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完成自身的规定性。政治阶级国家应当建立在财产私人占有和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实现所谓社会成员的权利[4]。我们应当从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否则资本的逻辑将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决定“普世价值”思潮目前在西方国家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价值之间虽然具有某些共同性,但“共同价值”并不等同于“普世价值”,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首先从时间跨度来看,西方的“普世价值”思潮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理论主张较丰富,而共同价值说从提出到发展的时间较短,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其次从理论基础来看,西方国家“普世价值”思潮的哲学基础是人道主义和抽象人性论,而共同价值说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论[5]。最后从价值目标来看,西方的“普世价值”思潮是某些西方霸权国家极力向外输出本国的价值观念以达到文化霸权的目的,企图让非西方国家接受所谓的“普世价值”,但共同价值说体现的是各国之间发展历程中的共性,揭示了当代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进程都呈现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共同价值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主动追求的结果,是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追求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相吻合的[6]。可见,“普世价值”思潮与共同价值说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且无法逾越的本质区别。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既是思想观念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西方国家进行“普世价值”思潮渗透的重要手段。电视、报纸等是“普世价值”思潮传播与渗透的传统大众传媒载体。美国影视作品中巧妙地将其价值观念植入其中,青年学生在观看其电影作品时,难免会受到影视作品所输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书刊也是利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解构我国当代社会,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差异,这些著作往往由于视角独特,结论新颖,会得到一部分青年学生的喜爱和追捧。但因青年学生群体学识不足、经验缺乏等原因,很难洞察其隐藏的根本动机。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有一个选择和接纳的过程,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普世价值”思潮推崇的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造成了隐性危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西方国家大力倡导“普世价值”思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运用的却是双重标准。对非西方国家主要运用的是“普世价值”来加以判断,而对待自己本国运作则是运用另外一套价值观。“普世价值”思潮主要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当代的青年学生对整个社会及个人未来赋予了殷切的期望,但是现实生活当中的负面因素又让他们十分痛恨,而“普世价值”思潮所宣扬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价值理念正好迎合了青年学生的政治诉求和心理需要。另外,“普世价值”在宣扬的过程中并不是客观且中立的,往往具有片面性和孤立性。“普世价值”在宣扬自身的理念时往往将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念和制度视为自身的对立面,那些与“普世价值”不相符甚至冲突的理念,必须以“普世价值”作为基本范式进行修订和完善,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都应该树立“普世价值”观,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的统一。
“普世价值”思潮表面强调的是保障个人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使得当代青年学生容易在马克思主义与“普世价值”思潮的比较当中可能选择后者。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所建树的一切思想理念都应当放在具体的条件、环境当中去加以检验,坚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去解释和批判。“普世价值”思潮的盛行,让我国青年学生误以为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以往的活力[7]。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青年学生逐渐淡化意识形态,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面对国内外出现复杂思潮和实际情况的时候,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来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华丽外表下的“普世价值”思潮具有强烈的混淆性,“普世价值”所宣称的全人类的适用性也在一定程度减弱了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普世价值”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仅仅引向形式的表现上,而忽视了其实质规定性。再加上所谓的普遍适用性,更是使得部分青年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失去了生机活力,甚至是过时了。
“普世价值”思潮认为各类社会群体在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都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和契合性。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日俱增,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也将更加的相似。“普世价值”经过包装和美化,不仅被当作是人们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优秀成果,更是被视为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普遍必然性的西方民主制度的象征。然而这一价值的思潮的渗透与传播更多代表的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利益,并非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追求。另外,当代青年学生由于个性鲜明,追求多元等时代特点,“普世价值”思潮所倡导的价值观被青年学生误认为是多元化思想的主要来源,他们盲目听从西方国家的话语范式,从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了质疑。部分青年学生甚至忽视了本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脱离本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单向度的用西方流行术语和观点评论自身的国家。可见,“普世价值”思潮企图用西方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迷惑我国的青年学生,以此来弱化广大青年学生对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可和肯定。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其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理念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养成提供深厚滋养,但随着世界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不够全面、深入,本身认同感不强等问题。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应当置于具体、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讨论和理解。比如古代所强调的“孝”文化,应当结合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来看待,不能够再用以往的角度和眼光来看待和审视。在当代,“孝”文化的含义和形式都已得到了更新和转化,我们应当将传统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现实,顺应历史发展规律,而又不割断历史,古为今用。其次,西方国家所倡导的“普世价值”思潮在一定程度混淆了我国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其推行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取向可能让我国青年学生误以为这就是其精神实质,完全忽略了其背后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和文化霸权的实质核心。在青年学生未理清“普世价值”思潮的内在逻辑和华丽外衣的背景下,往往容易被其所迷惑,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质疑。最后,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逐渐呈现个性化、现实化和世俗化的特点。在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使得部分青年学生出现价值错位的现象,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出主流意识形态,甚至被当代青年学生所遗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8]“普世价值”思潮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扎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青年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承担历史使命和传播中国话语权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破解“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青年学生的隐性危害,从强化内功、顺势而为、知行合一、融通中外四个维度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进行有效引导。
要对一个事物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不仅要对客观对象进行理论考察,同时也要做到逻辑推理与客观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任何一种社会意识、社会思潮进行分析时,总是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及特定环境中进行讨论。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论并将其作为当代话语构建的理论基石,是促进我国青年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思潮的引导时,应当在对社会思潮的思想渊源、历史逻辑、现实影响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判断、推理、演绎等形式进行佐证,并揭露各种思潮的内在实质和精神核心,同时还应依据历史分析的方法,做到史论结合。
社会思潮的形成总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思潮是基于时代的产物。只有当某些思想观念正好构成该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现实需要才能与其他的思想观念在交流与碰撞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形成一种思潮[9]。社会思潮在特定群体中传播,青年学生作为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社会思潮对我国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塑造作用。随着全球化的不可逆转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从而达到各国文化、思想以及制度的交流与互动。面对繁多的外来思潮,我们应当始终坚守政治底线。各种社会思潮都会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的基础所形成,因此一定程度都迎合了现实的需要。“普世价值”思潮的提出是为了维护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但我国通过长期探索,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为全体人民谋利益、谋幸福、谋未来,而不是为了某个特殊的阶级群体的利益需求。因此,面对众多思潮的传播和渗透,我们应当结合本国国情,但凡其思潮与我国的政治主张有实质性的差异和冲突,我们就应当谨慎对待并警惕其社会影响,坚决抵制对我国政治大局和国民意识形态不利的思潮,坚守政治立场的底线,促进国家的稳定和意识形态的统一。
“共同价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和平安全和繁荣发展为现实目标,主张通过协商对话、协作共建的实践方式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10]。共同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价值理念,更是一种现实诉求和实践指南。当代的话语体系主要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中国的和平崛起不可避免地与西方国家产生一定的话语对抗。因此,只有加强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运行机制和评判规则的制定,为国家树立高大的国内、国际形象。我们应当放弃“普世价值”思潮的唯一性和狭隘性,转而通过理解、协商与合作的方式在话语体系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当中形成具有“共识性”表达,以此满足各种不同价值观念的和谐共生。
无论何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维护始终是对外传播话语的最高准则。我们传播中国的价值观,应当体现国家利益和民族立场的“中国话语”。话语作为文化传播的核心载体、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是中国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桥梁[11]。当今世界,软实力竞争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思想话语领导权的争夺。意识形态主导力量的话语体系一旦构建,就会以群体意识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话语体系。中国价值观是否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关键就在于中国话语是否能够获得世界性的理解和认可,是否能够引起国外受众的普遍共鸣。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要发展思想话语体系和构建中国话语范式。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当中,克服多元话语体系的现实困境,同时也要澄清主流价值观的盲区和误区,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传播,彰显中国特色,构筑中国话语。
价值观的核心是主体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人民群众作为主要的社会参与者,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逐渐苏醒、各层次价值主体的主体地位也逐渐确立[12]。加强意识形态方面建设,应当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其是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是一个从思想意识到行为实践的逻辑过程,是主体对价值客体不断深入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过程。此外,广大青年学生还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才能正确分辨西方“普世价值”思潮的真实意图和内核实质。虽说超越阶级、超越历史的“普世价值”并不存在,但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特定时期都应当要有该国人民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它既是一个国家巩固政权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社会实践在精神领域方面的具体体现。
实践锻炼是塑造个人自信品质最为重要的根本方法,因此要将价值观自信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一方面,在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和复杂的情况下,应当坚持榜样示范的方法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给青年学生正确的引导方向。国家通过对榜样模范、英雄人物的宣传与学习,以榜样模范的力量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成效的认同和肯定,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榜样示范的力量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领导干部的现实践行来引导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领导干部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层面加强价值观践行的重要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流变,最终孕育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源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农耕文明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本国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也较为根深蒂固,其对塑造公民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1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思想载体,我们应当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养分,并结合本国国情的实际需求,赋予其社会主义的时代新内涵,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文化都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每一种文化都应当得到自由生存以及发展的权利。当今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一个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有机统一体。世界文化的构成并不是众多文化的简单拼凑或组合,而是各种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共同文化理念,体现着人类共同精神文化世界的精神财富。人们既要反对西方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同时也要摒弃狭隘的民族至上主义,在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过程当中实现文明交流、文明并存。
当代社会,谁拥有了国际话语优势,谁也就拥有了文化传播的优先权和主动权。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网络网站90%以上都集中在美国,其更是集中了全球80%以上的数据库[14]。当前各国之间的博弈更像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核心竞争力。资金、技术、能源等有限资源一旦耗尽就意味着该国不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而思想文化的开拓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不竭动力。面对西方“普世价值”思潮在我国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不断渗透,一方面我们应当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揭露其理论层面的虚伪性以及实践层面的空洞性;另一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5]。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普世价值”思潮的批驳,跟踪其最新发展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们不要“人权、平等、自由”等美好的理念,只是说这些美好愿景都得由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现实国情逐步推进并且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