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2019-03-05 17:02李傲霜娄淑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价值

李傲霜,娄淑华,周 袖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三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世界观是关于宇宙世界的起源、存在形态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有力武器;人生观是追问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度过一生才有价值的总观点;价值观是关于主体评价判断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观点体系。审美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验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增强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审美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客体相对不同的主体需要,产生的价值关系可能有所不同,如研究的科学价值、实用的经济价值和令人愉悦的审美价值等。“审美价值观作为价值体系中一个高层级子系统,是审美主体关于客体美丑的价值判断或评判的方法原则、标准和方法的观点的体系”[1]。审美价值观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其形成与发展来源于社会存在,并服务于实践的需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的本质和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寸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寸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2]。人与动物有本质区别,人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存在。审美活动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是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无不伴随着对客观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审美驱动求真,审美引导向善,真、善、美是有机的内在统一体。自然与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人们根据自身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筛选不必要的信息,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洞察其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进而达到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深化。随着丰富的审美经验的积累,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大脑中形成稳定的审美标准和思维图示,在实践中总结的审美原理及方法将再次指导审美活动,不断更新、完善审美理论知识,构建完备成熟的审美价值观体系。

二、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条件下,西方多元化审美思潮冲击渗透中国的东方审美观,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审美价值观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始终,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有其特有的审美心理特点及规律,在审美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

(一) 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尚不成熟

大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社会经验积累相对不足。部分中学仍采用僵化呆板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学科的重要性。临近考试周,学校常常将艺术课程替换为英语、数学、物理等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想象,造成了学生审美认知的不成熟与鉴赏能力的缺失。席勒认为,“人是审美教育的产物,一个不重视审美教育的民族是没有远大前程的。”[3]高中生步入大学后,身心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利用新式媒介加大对我国的价值文化渗透。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大学生涉世未深,还未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大学生普遍喜欢色彩绚烂、给人以视觉冲击的事物,迷恋瞬间的满足和感官的刺激,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处在相对被动的知识接受的状态。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的青年群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他们的思维认知力尚未完全成熟,理解客观事物较为片面单一,但思想观念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抓住这一优势,积极开展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培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形成审美化的人生态度。

(二)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媚俗从众化

审美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审美价值判断和标准是不一样的,人生每个不同的阶段,审美价值取向也是各有其特点。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和高中时期相比,大学生活更加自由和开放,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日益呈现出媚俗化、从众化的特征。当下社会大行其道的“宣扬一切与丑有关的意象”,网红脸、伪古风、抖式快感和土味家居等丑形象风靡一时,社会生活渐渐失去了美感。媚俗从众化的审美价值观是一定时代社会环境的产物,在功利主义盛行、工具理性高扬的现代社会,人们忙碌地追求金钱财富和权力地位。大学生是娱乐文化的消费主体,稍有闲暇时间往往沉迷小游戏、观看快手短视频、浏览明星八卦绯闻和微信社交软件聊天互动等,很少有学生能沉下心来,学习优秀高雅的文化,比如品读经典文学、聆听古典音乐、鉴赏艺术绘画和观赏传统戏剧等。人类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与繁衍,还需有更高层次的精神审美追求,审美是内心情感的表达,能够抛却尘世一切的庸扰繁杂,独享精神的愉悦满足,达到自由旷达、安然幸福的理想之境。

(三)大学生审美价值观认知与践行脱节

如今高校全面普及了艺术教育课程,这为大学生学习审美价值理论提供了渠道和保障,青年大学生接受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审美相关原理与方法。审美价值观的培育是艺术情感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构建完备的价值体系的重要条件,对大学生人性和谐与人格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熟知非真知,大学生在期末结业测试中,能较为熟练的作答审美价值观的结构要素、地位作用与价值意义等知识考点,但不一定能够透过表面文字,透悉知识的深层意蕴,审美认识与审美行为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内化与外行作为艺术教育的一对基本范畴,体现了审美活动的运行阶段和发展趋势。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涉世未深,人生经验体悟较少,对审美价值观的意义生成认识不足。黑格尔认为,“老人讲的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意义,而小孩讲的只是宗教真理,因为他还未曾完整体验生活。”[4]世界处处存在着美,大学生也是按照美的理想规划学习和生活,高校教师在审美价值观培育中,应走出传统课堂,贴近实际生活,积极创设审美性情境活动,如观看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的微电影、举办爱国主题教育的红歌比赛、开展红色文学读书会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大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平和审美理想。

三、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审美价值观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如何构建和培育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沿性问题,本文将从艺术、价值和情感教育三方面,探寻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培育的可操作性方案。

(一)以艺术教育为核心,提高人生审美追求

现代社会的人们日益专注于外部物质世界,忽视了内在心灵的审美追求。“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相对比较重视,由于幼儿认识世界的能力较低,生动形象的游戏情境创设是学前教学的重要方式。艺术教育在小学的重视度开始下降,教师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字运算和诗词识记等能力,忽视了小学生审美艺术的熏陶。艺术教育在中学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即便艺术类专业学生,也未能受到较为系统规范的理论教育。高校十分重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审美艺术教育,但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仍被冷落”[5]。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反思以及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高校应增加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数量,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制度体系,规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升授课教师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与教化学生,使其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此外,高校应定期举办“校园艺术文化交流节”活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不同艺术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将大大点燃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使其自觉塑造审美化的理想人格。总之,高校应以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开展为依托,以引导大学生进行审美自我教育为目的,积极开展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培育工作,培养人格健全、审美高雅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

(二)以价值教育为引领,明确人生目的意义

人应持有一颗虔诚的心,敬畏生命的创造者,以审美的心态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审美价值观是指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以审美化的方式评价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审美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审美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审美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性与共性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审美价值观培育的始终,并通过审美价值教育表现出来,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培育工作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并外化践行,凝聚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共识与价值追求。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育应在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去寻找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自古是崇尚审美的民族,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和对大自然灾害的恐惧,他们凭借歌舞、神话、傩戏等艺术方式寻求神灵相助,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功能,开展水墨山水画、书法篆刻、诗词曲赋等情境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审美心理需求。

(三)以情感教育为补充,增强人文心理关怀

“情感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产生的情绪心理体验,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7],调动积极的非理性因素,发挥其对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激活、驱动作用,有助于点燃审美生活的热情,使人常怀纯净之心。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预期效果的有效方法。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情感因素,情感体验也离不了理性因素。此外,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情感教育关注大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以培养人的情感和谐为目标,进一步深入了解自我,从而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而审美是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教育通过创设审美性情境潜移默化中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兴趣和情感想象,目的是培养健全独立的审美人格,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审美情感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总之,审美情感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眼力,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生活环境,从而建设一个全民幸福的高美感社会。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