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韬,任 铃
(1.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核心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建设优美生态环境和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生态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紧密关联并突出强调,使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性指引和战略性部署,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在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酝酿兴起大体与政府的环境保护同步开始,从1949年建国至1992年,从国家政策法规层面展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化高度的政治自觉。
战略定位。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形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人民生存发展需要、历史文化传统、世界性环境问题以及政府高度主观自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战后,西方世界进入战后重建的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速上的巨大成功和以“八大公害”为典型的环境问题警醒世人,并由此激发西方民众和学者开始反思这一“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西方国家震惊世界的环境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对国内局部性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由此初步形成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思考,并自觉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的社会属性认知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我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宏观战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如果我们一方面把生产搞上去了,另一方面却把环境污染了,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这就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背道而驰。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们不能走这条路。”[1]49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性认知和行动使得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已发生局部性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我国在这一时期明确提出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建设思路,既是一种初步的政策性思考和战略性定位,更是带有鲜明绿色特征的政治文化。
核心观念。生态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发展目标(“两个和解”),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尽管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尚处于初步形成过程当中,但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以及中国天、地、人整体合一的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从形成之初就是要素相对完整的整体性构成,并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日趋丰满。在此,将保护环境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乃至人类生存需求以及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主导观念贯穿于我国生态文化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主线和灵魂,并在理论和实践创新当中获得蓬勃生机。在此,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核心观念首先是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1]20。其次,避免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宏观战略。再次,我国将“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这一传统文化观念作为环境保护的核心理念,“只要全国工人、农民进一步提高认识,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各种消耗、消灭各种浪费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生活是可以得到不断改善的。”[2]在此,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同样是马克思主义与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现实推进。将生态文化同生产实践和政策实践紧密结合,使得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理论样态,更从产生之初就是一种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文化实践样态。在我国生态文化的酝酿阶段,尽管尚未明确清晰地提出这一概念性表述,但生态文化的意识已经渗透和表述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当中。1981年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1]20这是我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推进生态文化的前提性认知,也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当中明确提出环境保护的文明和文化维度。随后,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重要方针,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基本国策。这样,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获得了基本国策的基础性保障。“五讲四美”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性活动和口号,环境美是其中内容之一,“‘环境美’成为人们真心向往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并对环境意识的启蒙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奋斗目标的重要体现”[3],群众路线在塑造美好环境当中生动展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并自觉将其作为环境意识和环境行动的一部分,“中国参加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维护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分清责任,推动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1]178,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化的国际合作内涵。
可见,在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初期,已经初步形成了执政党引领下的环保为民的先进文化理念,并在努力探索的过程中,自觉将其推向世界,努力使之成为世界共享的先进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所形成的世界性成果,我国及时吸收借鉴了这一成果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获得了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经历了从1992至2012年的内涵丰富和普及推广的重要阶段。
战略部署。1992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生态文化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空间。要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一方面,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使得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必须超越增长型发展;另一方面,坚持而不能背离人民是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的社会属性定位。正是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为我国的生态文化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通过生态文化的推动,使得其从国家意志转化为人民意识,最终实现环保为民的现代化目标。为此,我国在战略层面精心部署并紧密推进。首先是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委员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计划,并在党的十五大上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科学发展的阶段,实现了重大战略突破。再次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注重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和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将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动力,切实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在党的十七大上,把加强文化建设摆上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对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任务新要求,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号召。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化同样获得高度重视。
理念突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西方现代化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两大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性重建的直接成果,对于我国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乃至更长发展时期,如何在巨大的人口资源压力面前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提出了包括地域公平、民族公平等在内的社会公正问题。之后,我国不断对环境保护和发展理念进行创新发展。1994年10月20日,我国在《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工作重点》中提出了“环境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4]的重要观点,这样,我国就从本体论层面实现了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大理念推进。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对其发展和创新。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指出“因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5]。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利益包含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中。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以人为本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我国进入发展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升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有了明确的战略指导。在此,从人和自然之间关系层面认识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在本体论上的重大创新;将人民利益同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是我国在认识论层面上的重大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在方法论层面的重大创新;从实践论层面解决人民群众最突出利益的环境问题是我国在价值论层面的重大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实践论层面的重大创新。我国在接受国际发展战略的同时进行了自身环境保护理念的立体化创新,以人为核心和根本的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民心民情民意当中。
现实推进。随着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理念的确立、丰富和拓展,我国开始注重物质形态的生态文化的有形建设。第一,文化体系构建。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而且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也硕果显著。“十一五”时期我国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并全面展开,形成了以政府决策部门为主的领导主体;以生态文化协会以及各级科研院所为主的研究主体;以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等为主的传播主体;以普通大众为主的践行主体。通过决策、宣传、教育等手段和方式,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极大提升了民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第二,文化事业方式。发展生态文化事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生态文化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为此,我国将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00年,《生态文化》杂志创刊;2008年,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生态文化协会”;2010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遵循“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宗旨,在全国开展遴选“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等活动等等。此外,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全国新建生态文化场馆、自然保护区等逐年类增,部分森林公园开始面向社会开放,并开始新建各类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等等。第三,文化产业方式。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开创于20世纪80年代,是文化产业与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199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随后,我国不断加快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和生态文化新业态,打造生态产业集群,提高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了一批生态产品。2010年,时任环保部副部长的李干杰同志在出席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时所做的题为《建设生态文明 推动绿色发展》的主旨发言时指出,要将包括生态文化在内的六大因素纳入反映绿色增长内涵的指标。
总之,这一阶段是我国生态文化的重要建设阶段,我们从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事业和生态文化产业等方面有序推进,不仅规划了生态文化的发展的宏观战略蓝图,而且极大推进了生态文化的规范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使得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有了更加明确的内容实质,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迈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中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新高度,将自然这一社会有机体的前提性要素独立和凸显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当中,在此,作为生态文明的外在形式的生态文化获得了与生态文明同样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政治空间和历史空间。2015年4月25日,我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提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认识,鲜明提出“弘扬生态文化”的战略部署和战略要求。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25号)中,进一步强调要培育普及生态文化,以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引领中国发展的五大理念,将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理念整合为一个发展理念的集合体,不仅是我国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创新,而且有利于在发展实践中的现实推进。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和共享理念同时出现在五大理念中,使得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更为清晰可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九大报告中被上升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当中。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央领导明确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概念,这是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化观念重大创新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生态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被上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历史高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我们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付出的努力。
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在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观念方面,我们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进行了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及现代生态文明理论的融合创新,形成了深入人心、引领世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观念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的生态政治观、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生态文化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生态兴则文明兴和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以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国际观,是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有机载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6]这是对我国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继承发展,并从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层面确保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民生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系统方法论为生态民生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和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治理观为生态民生思想提供了现实路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生态治理观为生态民生思想提供了全球视野。在此,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被捆绑在一起,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有机关联得以实现。
现实推进。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推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使生态文化当中的核心要素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是我国发展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重要思路。这一时期,我国从中央层面对生态文化的顶层设计和高度重视凸显,生态文化尤其是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成为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精神旗帜。2013年6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建专家团队,历时3年研究完成了《21世纪主流文化与生态文明时代——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为我国生态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学理基础。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25号)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造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7]2016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对我国生态文化发展进行了纲领性部署。在此基础上,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和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为人民提供更为优质丰富的生态产品的同时,通过拓展“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等活动,极大助推了国际间和区域间生态文化务实合作,全面提升了我国生态文化的引导融合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此外,持续多年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等品牌深入人心。
总之,以人民为属性和特征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充分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当中蕴含生态因素的诸多文化类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使得人民取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从一般性文化样态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独特样态,为人民提供了实现美好生活的文化支撑,并将最终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建设者、贡献者、参与者和享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