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南安毓元中学(362300)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作者要借助一定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阅读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更要引导学生挖掘出“物”的内在的“神”。 “形 得 而 神 自 来 焉 ”,这样才能深 入 体 会 文 章 内 容 。教学中,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请结合具体的选段仔细分析;“没出息”的小桃树身上有着怎样的可贵精神?
学生阅读后交流: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委屈”写出了小桃树长得瘦弱、长得丑;“弯了头”“紧抱”把小桃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的委屈、可怜、瘦弱的情态;“瘦瘦的”“黄黄的”分别从形体和色彩角度写出了小桃树的瘦弱。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其猥琐。”写小桃树的生长状态猥琐。
“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写小桃树的花儿不美,花瓣单薄瘦弱。
以上是从形态、色彩写出了小桃树的“没出息”(小桃树长得丑、长得瘦弱)。
它长在角落里却能“拱出嫩绿儿”,一个“拱”字写出了小桃树在恶劣的环境里顽强生长。
综合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在风雨中,它勇敢地与风雨搏斗。
所以,这是一株外形瘦弱,却能与艰难困苦顽强斗争的小桃树。
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由形而神充分感悟文本中关于物象的描写,把握所托之物的特点,为理解作者情感作了良好的铺垫。
托物言志散文善于通过对景物的极尽描述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情怀。根据托物言志散文的这种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探寻作者情感抒发和深化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我”的态度和情感的句子,品味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吗?”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对小桃树的深情。
“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看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当初是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深情,让它蓄着我的梦种下了它,所以偏爱它。
“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见到它长得孱弱,开得惨淡,“我”心里难过。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株 “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与作者特殊的情感关系,由物及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是理解散文托物言志的第二步。
托物言志类的文章中的物是作者的情思感悟与某种外物自身特性的自然契合与沟通。我们要认真品读语言文字,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领会作者所要寄托的情怀。《一棵小桃树》的课后阅读提示写道:“文章叙述了小桃树的身世,同时暗写了作者自己的经历,小桃树是他二十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以这个提示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可从成长环境、成长经历来思考。)
二者的成长环境恶劣:小桃树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多少阳光。作者则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测作者最初在城里的成长环境不尽人意。
二者的成长经历类似,充满磨难:小桃树出土后被人嘲笑,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小桃树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撼,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而作者同样也遭受生活坎坷:作者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时,却发现太幼稚天真了,经受着人生挫折。
经过交流,学生由花及人,由小桃树到“我”去思考,明白了“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小桃树的坎坷命运,与作者个人奋斗历程的艰辛,是有着相同的运行轨迹的。作者是将自己挣扎迂回力求超越平凡、拥抱幸福的奋斗历程隐藏到了小桃树的生命图景中,化身成为“梦”的精灵。这样理解,课文明暗双线交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就更加明晰了。
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是对摹写事物的认识评价和感情升华,是画龙点睛之笔。它们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强化了文章的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深入分析散文中的抒情、议论,有助于通过形式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所以,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仅仅在写小桃树吗?作者想通过小桃树来表达什么情怀?结合文中议论抒情语句来体会。以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桃树的深刻内涵,把握主旨。
学生们讨论、交流:作者不仅仅是在写小桃树。
“将桃核埋在角落的图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从这些句子可见小桃树寄托着作者的幸福和希望。作者种下他时,蓄着自己的梦”,写小桃树及小桃树开花,表现的是作者在执着地追求梦想。
“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梦的精灵,对吗?”小桃树使作者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看到了希望,使作者明白不屈不挠的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找出这些议论抒情的句子,学生们总结:本文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生命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作者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这样,文章饱含的深刻内涵和主旨也就水到渠成的理解了。
通过《一棵小桃树》这堂课四个环节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所托是何物,为何要在所托之物上倾注饱满的笔墨和感情,“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言的是何志。进一步建构起“托物言志”的知识树,加强学生对托物言志手法的掌握,提高学生对“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