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现象作为中国社会现象的新动向,是社会价值观多样性的一种体现,主要通过佛系话语、佛系心态、佛系文化、佛系青年等方式呈现了青年价值观的迷失与困惑,使青年一代背离了主流价值取向,消退了健康青年心态。同时,佛系现象会导致理想青年角色的退出,以及社会结构功能的蜕化。因此,应结合青年一代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为指导,通过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培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方式、建立长期的价值观引导机制,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指引和保障。
作为中国社会现象新动向的“佛系”,“忽如一夜春风来”般流行,成为当下青年一代的重要话语表达,引起文学、教育、社会、思政等多个学科学者的批评、关注和思考。相对“英国式”的“日落现象”和“日本式”的“穷充现象”,“佛系现象”的流行也植入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佛系追星、佛系养娃、佛系购物、佛系求职、佛系打车等,体现出来“都行”“可以”“没关系”等消费心态,表现出来“小确丧”“慢生活”“选择不拥有”等生活模式,这是全社会的时代心理症状,还是“90后”“00后”青年一代都市亚文化的独特表征?面对这一表征,如何避免陷入类似日本“低欲望社会”的泥淖?如何满足新时代对青年一代的期待?如何用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正确引领青年价值观?如何从佛系到沸系,愤青变奋青,从而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佛系现象的出现,反映了近年来青年人在剧烈变动、快速发展并逐渐分化的社会中,面对自身定位、幸福感受和价值取向的情绪变动[1],尤其是对于“90后”的青年一代而言,在应对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对社会产生的焦虑时,“随意”“随心”“随性”“随便”成为他们最愿意选择的“精神胜利法”。于是,“佛系青年”李诞、“佛系少女”冯提莫、“人间不值得”的佛系解读、“且丧且前行”的佛系文化,成为青年一代的追捧。当然,不能把“佛系”简单理解为对生活的回避,从积极的意义来看,这也是现代人平息焦虑与压力的一种方式。不过,其消极影响大过积极意义,当社会开始进入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阶段,青年一代会出现奋斗精神缺失、成就欲望降低、责任担当畏缩等“看淡一切”“都可以”的种种佛系现象,这是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所引发的焦虑激烈碰撞导致价值观迷失的体现,主要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佛系”一词最早见于2014年日本某杂志刊登的“佛系男子”的报道,作为时下热议的话语形式,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精神状态,为青年一代提供一种满足其精神需求的语言支持,具有典型的网络语言特征。譬如,交友随缘,“你来我欢迎,你走我不送”;遇事随意,“好事坏事,都是尘事”;坚持随心,“哪里有那么多应该”等等。这些类似“有特长是缘,无特长是命”“点赞随心,转发随喜,关注随缘,取关随意”的高频语句,既回避了作出选择的矛盾与对抗,也回避了选择结果的责任与担当。佛系话语的自我屏蔽、自我退隐,给了话语使用者一种归属感和自我保护的武器,也给了话语使用者一种认同感和自我安顿的存在。可是,网络表达的底线应该是:“优美达不到,但美还是要的,丑就错了;雅达不到,俗也可以,但低俗就过了。”[2]同理,归属和认同是要的,但退隐和逃避就过了,在话语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坚定立场,不轻易被某些现象或潮流而左右。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正能量》一书中认为,人们能够通过激发内在潜能,表现出一个全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和充满活力。[3]反之,“不动怒、不吵架、不控评、不反黑”“都行、可以、没关系”的“佛系三连”等佛系话语传递出来的更多是“逃避”而不是积极进取的信号,容易让青年一代在奋斗过程中丢失了正能量的传递,选择“不关心、不关注、不参与、不付出”的沉默失语,成为“失声的一代”。
与佛系话语精神安顿和自我保护功能同时体现出来的,还有习得性无助的佛系心态。新世相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北漂10年的女孩,现在都没过上想要的生活》《都是大学生,你刚毕业,他们财务自由了》《“90后”不敢生病,更不敢让爸妈生病》等系列文章,迅速被推广并引发了网络集群效应,给青年一代普遍带来弥漫的社会焦虑和精神困境,以及“坚持不下去”“努力太累了”的佛系心态。一方面,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不断提高,青年一代的发展基础和生活条件比以前更好;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两极化、社会利益的分层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固定化趋势也日趋严重,佛系心态本质上是青年个体在社会发展中难以向上流动而迫不得已向现实妥协的选择,是对现实竞争、社会压力、未来焦虑的心理慰藉,也是“随遇而安、不争输赢”的无奈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焦虑和发展困境,是“一种消极的善”。然而,如果人生没有“生逢其时”的信仰、“重任在肩”的担当,没有“一边叫着佛系,一边拼命努力”的勇敢,只剩下对社会现实的恐惧、对社会压力的逃避、对社会责任的消解,“丧”的气息在全社会播散,那么何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在价值多样化的社会,存在主流文化与各种类型的亚文化,而佛系文化是当下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时尚”表达。美国学者艾伯特·科恩认为:“底层青年面临的问题是无法获得体面的社会工作,时常体会‘地位挫败’以及由此导致的紧张、沮丧、不满、内疚、辛酸、焦虑或绝望,他们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是拒绝、反抗,乃至越轨和犯罪。”[4]可见“问题解决”是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原因和生成机制。据此,佛系文化只是青年一代在“单通道”上升社会背景下,为解决“地位挫败”问题而被动选择的“亚文化”的应对模式。与主流文化的正能量叙事不同,佛系文化叙述的是“人生挫败感”带来的沮丧、懊恼、不满、绝望、心酸,是“心理防御机制”自我保护功能的凸显。面对人性物化的社会阻力、工具理性的集体压力、阶层固化的无形斥力,佛系文化表现出自我安慰、自我保全式的圈层文化特点,活跃在微博、抖音、朋友圈、公众号,从恶搞到吐槽,从嘲他到自嘲,已经成为社交平台上的一种特有文化样式。文以言志,佛系文化表达是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无奈、沮丧乃至绝望的情绪,从主动道德自裁到获得道德同情,从而选择一种委婉温柔的方式来面对无法“解决问题”的乏力。
佛系青年是“佛系话语、佛系心态、佛系文化”的具象表达,以“90后”为主,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过于注重自身价值的群体,是价值观愈加放任的“新世纪一代”[5]。纵观历史上展示出来的青年形象,从“少年中国”“新青年”“拓荒者”,到“社会主义新人”“四有好青年”“时代新人”等青年形象历史的延续,反映了社会发展各阶段对“青年”角色的集中期待。可同时被忽略的是,很多时候“青年”角色的魅力和价值是被社会外界召唤和塑造出来的,青年本身的“特性”“诉求”“精神自由”等内在力量并未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当“整个社会对青年的角色期待和规范力量降低、消解”时,就会产生“告别青年‘角色化’构形模式”[6],青年则渐渐转为关照自身的立场,卸下原来的角色包袱。尤其是当“佛系”“丧文化”等名词的影响力不断扩散乃至成为一种弥漫的社会存在时,佛系青年应运而生,源自于“复杂社会现实给我们带来的无法穿透的彷徨感和无力改变的软弱感,更多的是一种由单调生活和复杂人际关系带来的劳心和厌倦的状态”[7],其集中体现出来的表现形式有:“低欲望”,虽然清心寡欲,但也不兼济天下;“低对抗”,虽然某种程度上是病态现象的解毒剂,却不能成为青春理想的催化剂;“低伦理”,更多则是福柯意义上的“关爱自己”的个体关照,而非马斯洛号召人人应当追求的“自我实现”;“低消费”,倡导“极简主义”,表达个人对无所不在的现代消费主义的抵抗。
佛系现象体现青年对“自身”的关照和关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为了避免或降低冲突的可能性和剧烈性,佛系“消极自由”的表现、“自我克制”的选择、“懂得放弃”的理性,对于“克服生存斗争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着积极的意义”[7]。但是,佛系现象大都表现为一切随缘的人生观、不求输赢的得失观、推功避事的职业观,容易“导致一种消极的、虚无主义的价值观”[8]。对于正在崛起的泱泱大国,佛系现象的消极情绪对国家发展不利;而大国崛起之后发展机会增加,佛系也显得不合时宜。
从《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大国崛起》《超级工程》等反映新时代风貌的优秀主旋律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与难关,从严治党、经济改革、生态环境、国防外交等内政外交依然任重道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9]所有人尤其是青年一代,都应当积极作为,做新时代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消极旁观者,要经得起时代的“今日谈”,受得住历史的“回头看”。可是,“佛系”现象与这一主流价值观显然是不契合的。在繁荣与喧嚣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渺小和挫败往往更加明显和强烈,如果青年一代的内在价值观导向模糊不清,职业生涯决策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力的驱动,一旦努力带来的痛苦压倒了回报带来的快乐,“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努力交给鸡汤,把运气交给锦鲤”的听天由命式“佛系”就成了“趋之若鹜”的选择。“90后”和“00后”成长与生活环境相对较好,更为推崇个体自由和权利,在他们身上,需要警惕的是代表生活意义的主流价值观发生集体性的旁落。
主动、健康的青年心态能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反之,“消极遁世、过于淡然、无为化、集体失语、消逝一代”等“佛系”心态,却容易使青年在社会竞争中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从而导致社会进入发展停滞期、文明衰弱期。青年一代生活阅历单薄,抗压能力降低,成长空间压缩,看不到生活的未来和希望,从而寻找佛系的生存哲学,这种选择一经网络传播,就像点赞和弹幕,既可以带来陪伴和认同,也可以带来颓废和逃避。正如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所言:“全社会都弥漫着一种不求上进的心态,社会个体的人际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全部低人一等。”[10]如果人生热情的全盘低下,在面对个人生活、工作、事业、收入、尊严、地位、未来发展、房、车、孩子抚养等等错综复杂的种种“不确定”时,只能选择掩饰内心焦虑的“佛系”,陷入“低欲望社会”,这显然对自身和社会都是有害的。
角色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本来自于戏剧,“演员根据脚本、其他演员的言行以及观众的反映表演角色”。然而,“当个体发现某一角色的期望是难以协调的以致他们难以担当”,就会产生“角色紧张”甚至“角色退出”,乃至消失。[11]青年角色的生成脉络经历了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表达,当下“肥宅文化”“宅男宅女”“中年少女”“隐形贫困人口”等“佛系体”“抛弃体”“隐形体”的联翩而出,使集体主义的“理想青年”形象发生了阻断,青年一代在现有的文化标签中选择独具传播力的标签自我定位,选择“被退隐”“随时准备烟消云散”“躲进小楼成一统”式的回避,从而在“虚拟世界”“二次元世界”寻找新的角色。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不能像动物那样随遇而安,并且作为精神,也不应该随遇而安。”[12]传统的理想青年角色消失后,必须产生新的青年角色,形成新的社会认同,而“佛系”的“随遇而安”,却阻碍了青年一代本应该有的希望和行动,从而跌入缺乏理想和生命激情的沉闷之中。
雷蒙·威廉斯认为:“社会结构必须被感知,否则就丧失意义并无法维系”[13],社会的变革转型、城乡二元结构解体,导致社会结构中原本被认为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秩序、均衡、适应、稳定、整合、组织等元素特征,在当下既没有情感维系纽带也没有社会保障基础。尤其是经济告别高速度增长时代后,社会开始出现价值观多元、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缓慢、人际交往减弱、社交网络沉迷、个人话语权降低等现象,个人也开始遭遇“原生家庭的不幸”“没有嫁给爱情”“工作升迁无望”“六个钱包买套房”等种种难题和困境。调查数据显示,较之其他年代,“90”后的典型积极情绪和典型消极情绪体验比例都是最低,对传统社会结构的自我疏离更为深刻,意即“90”后更善于、更能够也更无奈地接受社会转型中的问题和挫折。于是,无论游戏规则正确、公平与否,佛系青年不再研究,只是心平气和继续游戏。正面来看,这是在社会结构功能日益蜕化的当下,青年一代尝试在生活压力下自我改变、构建自我认同的心理价值体系结构。反而观之,我们决不能小觑和放任佛系现象中所蕴含的社会学意义,否则在不远的将来,佛系现象很可能消解社会存在的某些心理共识,进而影响一代青年的价值观选择。
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14]列宁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由青年来担负。”[15]新时代召唤新的青年领袖,新时代需要新的精神引导。“佛系”现象的出现,是一种在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时带有积极和消极的东西,如何鼓励积极正向,纠偏消极负向,让人生变得值得、有意义,取决于如何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都对青年一代给予了语重心长的厚望与重托,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心溢于言表,很多重要讲话、论述、回信、贺电等也结集成《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逻辑完整的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以及对青年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在去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从理想信念、价值观、网络文艺三个方面提及青年;在今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找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着力点,激励广大青年在各行各业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6]。这不仅赢得了青年的衷心拥护和深切爱戴,也为引导全体青年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跟党走,以及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指引和保障。
总体而言,当下青年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相对成熟稳定,社会心态总体积极向上,“社交媒体的使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新常态”[17]。所以,受到全媒体时代舆论话语推动、网络引导传播、自媒体普遍发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佛系现象借助网络快速发展与传播,这样不仅不利于青年一代客观理性地表达诉求,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也具有明显的负作用。而“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参与在价值观“灌输”过程之中。有鉴于此,营造青年价值观引导的良性话语场,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契合青年接受角度,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阵地建设。针对佛系现象主要是在社交网络中传播的特点,有效设置对应性“沸系”“燃系”议题、创新自媒体发声路径、创建更多积极的价值分享与传递平台,以冲淡佛系现象影响力,主动寻求主流价值观在青年一代中的陪伴感和参与感、共在感和认同感,“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18],把网络这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变量、最大容量、最大阵地”,变为“最大优势、最大增量、最大效果”。
其次,贴合青年心理需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的道德精神力量。“佛系”一词来自佛教,佛经有言,“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19],意即佛是指能够做到真理性认知的人,可见佛系现象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与“佛”主张的真实价值取向,是大相径庭的,只是借用其词而未传承其义。于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人文”思想,不啻为破解佛系现象的一剂解忧良方,其蕴涵“归止文明的方向”“止于至善的目标”“归止做人的道德”“化成天下的责任”等思想内核,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当代价值转换和创新发展,对青年价值观引导有着重要的道德涵养怡育功能。
最后,符合青年发展愿望,定位青年价值观引导的精准发力点。信息时代的大数据能够“改变传统实证研究中的小样本、取样难、预测难、调控和实施难等—系列问题”[20],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抓取佛系现象对于青年价值取向的引导趋势和青年思想波动曲线,从而有针对性地畅通各种信息传播渠道,解答青年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解决青年在学习、就业、婚恋、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把青年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焦虑”“漠然”“无奈”“丧”等消极情绪变成水涨船高的积极期待,变成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原动力和自信心,更好发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对青年价值观的凝聚和引领作用。
需要看到的是,佛系青年同样在思考社会竞争氛围下青年成长、老龄化社会下青年呼声、高成本社会中青年负担等问题,只是方式更为隐蔽,应对更为消极。为了避免“空心病”的社会现象再次蔓延,在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背景下,考验青年一代的正确选择能力以及对自身价值观的调试能力,显得极为迫切。
首先,要唤醒青年主动获取。当下青年的思想是多元的、破碎的、零散的甚至是混乱的,他们寻找适合自身的价值体系,自然多有波折与思想考验。应以“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个体主动的期待,激活青年一代追求幸福的心理动力;将青年个体内部动力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新时代的“中国气质”,激发实现中国梦的心理动力源;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鼓励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21],这些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对青年一代的号召,也有助于对佛系现象的有力扭转。
其次,要引导青年管理欲望。客观而言,欲望也是精神需求的一种流露方式,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如果全都无欲无求,何来生机勃勃的人间?但是,要做到既不“低欲望”,也不“急欲望”,把欲望转化为人生进取的能量。所以,既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刚健有为,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避免陷入“低欲望”的泥淖从而丧失上升的能力;又要避免陷入“急欲望”的漩涡,学会关注学习、就业、生活等事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在意其能带来的功利主义价值,进而有力缓解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焦虑。
最后,要回归青年主体本身。以实现中国梦作为青年一代共同愿景,调动文化心理资源,把握适度预期,形成生生不息的文化共鸣感、命运共生感和发展共存感。一是既要信任和依靠青年,更要理解和教育青年,要在青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历史规律和青年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因时因地因势进行价值引导;二是需要帮助青年正确认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思考“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共育新人,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驰而不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积极向上、健康完善的价值观体系,是青年全面发展的源源动力。针对社会对青年一代的误解、质疑、否定甚至指责,“陷入危机的一代”“没有希望的一代”“脑残的一代”等词语频现公众视野,“如何认识和看待青年”,破解这个时代的“青年之问”,营建长期、常期的价值观引导机制,重在经常,严在日常,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长期努力的关键方向。
一要理直气壮加强教育引领。“理直气壮”是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22],在将青年价值观“社会问题化”的过程中,教育是引领性的,教师是关键性的,它一方面被认为是青年价值观出现偏差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被认为是解决青年价值观问题的根本途径。“理直”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真理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必然性;“气壮”就是要对错误思想、错误认识、错误理解、错误思潮深入开展理论批判,正确表明坚定立场,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二要绵绵用力不断学习牵引。教育大师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23],意即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始终要坚守价值观的引领。首先,“非学无以广才”,新世纪知识的半衰期平均为3.2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广大青年要专心问学,潜心问道,锻炼过硬的知识本领、创新创造的精神能力,培育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其次,在知识传授和学习的全过程,更要注重共同理想、坚定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思想政治思维模式和框架,实现“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20]的工作目标。
三要久久为功坚持实践养成。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联合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力量,通过高校思政课、专业课、党校、团校、学生会、社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夯实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既为广大青年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又为青年提供展示社会影响的平台”[24]。组织青年一代读“国情”书、“民情”书、“基层”书[25],引导青年一代放下小我走向大我,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生活体悟并内化为价值观,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当中努力奋斗。要放下空论走向实干,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身的价值观判断和选择;要放下片面性走向辩证法,正确看待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困难,将目光始终投向光明的未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求真、向善、寻美。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26]100年前,以青年为主导的五四运动,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关键时刻”,五四精神也成为青年一代的力量源泉和价值追求,“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27]。引导青年扛起时代之重任,思政工作者责无旁贷,佛系现象的流行,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需要提高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一方面,要对佛系现象和佛系青年群体持有宽容理解的态度,看到“佛系”存在的合理性与传播方式的可借鉴性,工作中要善于利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增加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和供给力;另一方面,要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为指导,引领青年一代“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28],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