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同于小康生活,它不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是人们通过自由自觉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创造的一个总体上满意且不断丰富的生活状态。发展与稳定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公平与正义是美好生活的政治保证,自由与平等是美好生活的现代诉求,和谐与共享是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建设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与新时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系,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论断是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最重要体现,“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美好生活”,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45)。因此,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这是摆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理论者面前不可回避且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改革开放的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
美好生活虽不是当代理论界出现的一个新语汇,但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个体的存在状态及其外部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寻与创造,一定有其特定的情境”[2],因此,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则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那么究竟何为美好生活。
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进行探讨,但关于美好生活内涵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目前学界主要三种观点。一是将美好等同于幸福,美好生活就是幸福生活,现阶段的美好生活就是小康生活。[3]二是侧重从人的生命、生存的角度讨论美好生活,如金生鈜认为:“美好生活就是‘自然正当’的生活,是一种完满、恬美、健康、正义的生活,它是按照灵魂的自然而体现的完美和谐的生活。”[4](P261)三是认为美好生活是主体依据客观生活世界而生成的幸福感受,是一种主观体验与积极评价。[5]
要想把握美好生活的时代内涵,必须对美好生活的含义加以解释。《辞源》对生活有四种解释:生存,犹言境况;生计,泛指一切饮食起居动作;工作;手艺。梁漱溟认为,“生”与“活”二字,意义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所谓“生活”者,就是自动的意思,生命就是活的相续。[6](P103)因此,可以说,生活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切活动,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它具有动态性、实在性和连续性。在《汉语词典》中,“美好”指在各方面都使人喜欢;极好。与“幸福”的理解一样,“美好”也是多样的、无法统一的,带有个体主观意识的,无法用确定性语界定,具有全面性、个体性和动态性。但美好生活不完全等同于幸福生活,有学者认为幸福生活是对当下生活的真实体验,侧重于从个体感受来认识。[5]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美好生活是在“美好”理念下创造的真实生活,这不是某个人的美好生活,而是社会整体层面所有人的美好生活,是一种理想存在的、希望达到的状态。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小康生活是一个整体的经济社会范畴,是指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还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程度,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含义,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指标,小康生活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00美元,按照这一标准,我国总体上已实现小康。除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外,还可用一系列较为具体的评价标准和相关指标反映小康生活,主要是居民收入、成人识字率、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人均居住面积等。因此,小康生活是在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下定义的,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但其内涵是确定的、具体的,具有历史的阶段性和客观性。
美好生活是一种与小康生活有区别的生活状态。小康生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一个中间阶段。美好生活不同于小康生活,不是一种暂时的阶段性的生活状态,而是在小康生活解决温饱问题并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发展,人们能通过自由自觉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创造一个整体上满意的生活,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种永恒的生活秩序和状态。因此,新时代里,美好生活是一种理想的指向未来的表述。其次,美好生活不同于小康生活,很难界定基本的质量标准和目标。美好生活缺少具体的质量标准,它是国家期待和人民群众向往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好生活更多是一种心理感受,人民群众期待通过一些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美好生活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就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P212)如同对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理论探讨一样,对美好生活内涵的正确把握不仅需要对其概念进行确定,还要立足于当下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新的历史定位和战略判断。围绕美好生活,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阐述了美好生活在多个维度上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发展与稳定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实现的首要目标,不仅包括国家的发展,还包括公民的发展,不仅是物质上的发展,还应当是文化上的发展。当发展与稳定的问题升华为如何追寻美好生活、塑造稳定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时,实现发展就成为国家续存的动力。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也不再提GDP翻倍等类似的目标,“不能简单的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而是“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9](P419),本质在于追求发展的质量而不在于发展的速度,让发展的价值在执政理念中得到全面深化。当下的美好生活要有效满足社会成员的更高物质需求,真正改善生态环境,即“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够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8](P4)。
美好生活中不能没有公平正义,除了经济指标,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程度,涉及社会成员的地位、权利、义务、财富、机会等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任何一个社会成立的道德基础和政治保证。公平正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法治的生命线。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深化依法治国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在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开始彰显。随着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P21),社会成员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是普遍的,公平感则反映了其对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社会权利和社会机会的平等程度,是否拥有充分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等,这些亲身感受和主观评价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这是所有社会成员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要。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正,造福全体人民。美好生活要求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构建社会秩序。
美好生活除了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还要保障与实现各种基本权利与自由,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不仅能让市场经济充满活力、高速发展,也使社会变得丰富多彩。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自由时间”的发展为基础和特征的社会生活,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美好生活的诉求。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恩格斯在提及社会主义时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的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充分的自由。”[9](P570)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将实现和维护人民的“自由”作为己任,这是美好生活的一个终极目标。平等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准则,自由也是平等的自由,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才不会遭到他人的侵犯和剥夺。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追求,保障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监督政府等基本权利与自由的真正实现。
当代中国,平等的诉求已经不只具有意识形态层面的动员意义了,而是关系到那些未能充分享受改革利益成果的大部分民众之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发展的成果,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以及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更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可靠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更清新更优美的生态环境都可以成为共享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憧憬史。共享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石,任何社会都应关注共享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更应关注共享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共同需要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基本问题,不断向人人受益、人人共享迈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使共享如同人的全面发展、公正、和谐那样,同社会主义的本质紧密结合,从而赋予共享以崭新的理论内涵。
在任何的社会形态中,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永不泯灭的梦想。民主时代,个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人的生活问题也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不仅是一个生存问题,更是一个价值与意义的问题,人们开始从生存的状态逐渐追寻走向完整意义上的美好生活。
中国人民开创美好生活的伟大征程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诞生以来便拉开了序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我们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结合现实特点和革命实际问题,为实现美好生活目标而奋斗,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消灭剥削、消除压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精神生活到“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设到美好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目的都是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10]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同需求。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图景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美好生活的建设正是迈向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因此,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矢志不渝,义无反顾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的本质表述。
美好生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众所周知,需要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动力之一,促进“多方面需求”的发展,即人的需要多样性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没有多样性需要,就不会有人的多样性的发展,而人的多样性发展,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人的需要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建设美好生活,促进人的需要的多样性,是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生活方式,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使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体现出人的一种美好的存在方式或生存状态。与资本主义制度中以物为本截然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奋斗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以人为本”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在建设美好生活中的体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今,美好生活的建设,只有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本质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的主要障碍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求温饱到求环保,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共建共享,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等方面也表达了更高的期待。因此,明晰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清醒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人民美好生活的问题已成为时代的中心课题,解决这一新的时代问题,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实践创新。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针对的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仅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是制定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通过着力增加高质量的有效供给,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缓解发展不平衡现象,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未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打下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存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治理理念,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国家民族发展模式,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来发展。同时,当今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正是在这种国际背景和时代特征下,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与世界全球化发展大趋势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P78),打通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联系,指出“中国梦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相连的,也是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的”[11]。我们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置于全球化背景中加以考虑,努力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营造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国际环境。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美好生活相联系,使各国都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使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和安全保障,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视为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美好生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历经几十年艰苦奋斗,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们的美好生活建设与人民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在民生领域,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公共产品供给不均,就业、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依然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有待提高,依法治国任务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这要求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好适合中国实际的美好生活,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弘扬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也是美好生活的需要主体、享受主体,更是创造主体,决定了党在发展和推动各项事业的过程中都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美好生活的出发点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把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美好生活的落脚点。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内在要求,因此,在美好生活建设的实践中,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共服务是政府和国家职能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为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公共服务是否具有实现和满足美好生活充分均衡发展的能力,对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通过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公共安全、基本住房、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服务现代化要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公共服务的体系制度,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机制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增强公共服务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和法制化。重视公共服务建设,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更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党和政府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为重点。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合作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现实依据。政府应转变传统的治理模式,寻求政府与社会成员在市场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全面合作,实现多主体共同治理国家、多主体共同分担治国的新型治理模式。通过合作共治,不仅社会成员增强自身在促进国家发展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增强自身在促进国家发展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形成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执政党及其政府能从中获得“减负”的效益,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把共同建设、共同治理贯穿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在美好生活的建设过程中才能与人民产生更多的共鸣,更能真正体恤民情、洞察民意,让社会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因此,这一新的社会治理理念逐渐改变社会管理、社会管控、社会治安的初级阶段,转向更加关注民生,重视全民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和共同治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民为本的社会治理创新。
实现美好生活,要建立和完善公正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保证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不协调、不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公正机制,是缺少公平正义的表现。公平公正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种道义性价值,反应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我们在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各方面合法权利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维护和救济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这些措施的背后是由能充分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公正地享有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制度作支撑的。因此,实现美好生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全民共享,在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生活水平。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不合理的机制,完善相应的制度,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公正地享有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享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权利,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公正自由全面协调发展。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P15)新时代,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正成为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重要的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和考核机制,要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增强全民绿色出行、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