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李平 吕文建 丁国埕
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过程中,临床主要应用椎管内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方式,在手术治疗疾病过程中多数人认为全身麻醉才是主要麻醉方式,但全身麻醉术后对患者产生的危害较大,且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这类群体患者大多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极差,且患者会存在诸多的并发症[1-2]。因此,老年患者在关节置换术中,难以控制其麻醉程度,加大了麻醉风险。丙泊酚属于静脉麻醉药,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但镇痛作用弱、用药剂量大,因此,临床多采用复合麻醉的方式。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药物,对机体呼吸的影响极小,患者在苏醒后不会对手术产生记忆。本文对我院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骨科需行手术患者,共60例。按照使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依托咪酯麻醉),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9.5±2.3)岁,患者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无过敏史,且无麻醉禁忌,无长期服用催眠、镇痛药物者,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均符合骨科手术条件,麻醉风险评分(ASA):Ⅰ级25例,Ⅱ级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70.5±3.9)岁,患者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无过敏史,且无麻醉禁忌,无长期服用催眠、镇痛药物者,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均符合骨科手术条件,麻醉风险评分(ASA):Ⅰ级28例,Ⅱ级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采取不同的术前麻醉药物,给予心电监护仪对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监测,严格记录监测结果。在此基础上,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静脉注射,托咪酯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11)0.3 mg/kg静脉注射。
1.2.2 观察组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采取不同的术前麻醉药物,给予心电监护仪对RR、HR、MAP、SpO2进行监测,严格记录监测结果。在此基础上,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 μg/kg静脉注射,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1 mg/kg静脉注射,托咪酯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11)0.15 mg/kg静脉注射。
两组患者HR低于55次/min,MAP低于60 mmHg(1 mmHg=0.133 kPa),给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 mg静脉注射,盐酸麻黄碱注射液10 mg静脉注射。SpO2低于90%的,面罩加压给氧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时间点分配: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麻醉后20 min(T2)、麻醉后30 min(T3)、麻醉苏醒(T4)。
OAA/S评分:完全清醒为1级;反应迟钝为2级;需反复大声呼叫有应答为3级;需轻拍身体有应答为4级;需伤害性刺激有应答为5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相关数据由专人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样本容量>40且频数T>5时行χ2检验,样本容量>40且1<频率T<5时行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α=0.05。
2.1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比较 单位:mi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2.3 两组T0、T1、T2、T3各阶段OAA/S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T0、T1、T2、T3各阶段OA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T0、T1、T2、T3各阶段OAA/S 评分情况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T0、T1、T2、T3各阶段OAA/S 评分情况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OAA/S T0 T1 T2 T3观察组 30 4.5±0.9 4.3±0.5 3.6±0.5 3.5±0.8对照组 30 4.5±0.7 4.3±0.7 3.6±0.3 3.6±0.6 P值 >0.05 >0.05 >0.05 >0.05
关节置换术是老年骨科手术临床常见的术式,由于老年患者机体代谢功能逐渐减退,无法及时代谢麻醉药物,进而增加术中机体应激反应,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手术风险性[3-4]。此外,关节置换术极易产生强烈的恐惧与紧张等负性心理,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镇静药物,提高麻醉效果的同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药,常用于短小手术,静脉滴注后可迅速分布于全身,具有作用时间短,诱导快速且停药后苏醒快等优势[5-6]。但药物浓度与镇痛效果呈正相关,丙泊酚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有相对较弱的镇痛效果,药物浓度越高随之呼吸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故临床通常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从而减少麻醉不良反应[7]。
依托咪酯作为麻醉基础用药的高效性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较多的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静脉麻醉之中,对心血管功能影响较小,不会对交感神经系统、压力感受器产生影响。依托咪酯是一种咪唑类衍生物,单独给药时,可能导致肌肉颤动等不良反应,镇痛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8-10],在全身麻醉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的临床麻醉效果理想,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相互补充,可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麻醉质量。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老年关节置换术中,不仅可实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可有效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