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靖一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既构成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也成为新的学习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除了在战略层面重点论述了教育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之外,战术层面强调了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加强品德修养上,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培养奋斗精神上和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三种人才。
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體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作为教育专业媒体,我们自觉肩负起一份历史责任:为教育改革,为教育创新发展鼓与呼。同时,也通过杂志版面、微信公众号、手机APP,以及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创新型教师研训活动,为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实践的一线教师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因为我们深知,不让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未来,那么在将来孩子们就将生活在过去。当看到发达国家的孩子们从小培养各种综合能力,而我们的孩子还在为了考试成绩而埋头苦读、在题海战术中不能自拔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以“拿孩子做实验是误人子弟”为借口阻挡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的步伐?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为21世纪培育教师和学校领导者:来自世界的经验》??,强调21世纪人才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十大核心技能:(1)思维方式,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2)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3)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4)生活技能,即公民、变化的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
信息化2.0时代的学习不仅在内容上也在形式上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具有以下特征:(1)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2)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胜过知识传授;(3)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合作共赢;(4)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终身化。社会大课堂、研学旅行课程、综合实践课等更多地体现学习的丰富性、选择性、综合性(开放性)。在不远的将来,“传统知识教育”与逐渐发展起来的“创新教育”融合贯通的新形态,才是最佳的教育生态。
在建国70周年的历史时刻,我们既回望来路也仰望星空。我们坚信:教育在新生态中能够真正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真正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栋梁。人类发明了技术,教育在技术的支撑下也一定会反哺人类,创造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