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半个世纪接力寻恩人

2019-03-04 18:32思齐清霞
党员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恩人卡斯乌鲁木齐

思齐 清霞

绝处逢生,求医无果遇恩人

2018年7月8日晚,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惠利园小区,艾外都·阿不都老人一家三代围坐在电视机前,正收看央视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当看到自己与恩人王香莲在录制现场相见的情景时,艾外都泪如泉涌,往事如潮涌上心头……

1964年9月,对于家住新疆哈密柳树泉农场的艾外都·阿不都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家里的顶梁柱父亲阿不都·卡斯木病倒了,身上长出多个肉瘤,疼得厉害。艾外都带父亲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们束手无策。

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的父亲,艾外都心如刀割。他找生产队申请了30元救助费,带着父亲去了哈密市医院。谁知,检查一番后,医生无奈地说,艾外都父亲的病太罕见,建议他们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去看看。

从诊室出来,艾外都绝望至极,去乌鲁木齐路途遥远,而且他没有钱带父亲去那里看病。无奈之下,艾外都只好背着父亲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因父亲无法坐下,热心的乘务员在两节车厢的接头处铺上被褥,讓他躺在上面。一些乘客见他身上有大大小小的肉瘤,生怕被传染,纷纷躲避。

这时,一位身穿军大衣、头戴军帽的姑娘走了过来。看到躺在地上的阿不都·卡斯木大叔,她蹲下来仔细观察那些肉瘤,并详细询问病情。

姑娘说她叫王香莲,是西安一所医学院的学生,这次放寒假到乌鲁木齐探亲。

检查完后,王香莲笑着对艾外都的父亲说:“老人家别担心,您这病能治!”随后告诉艾外都:“别再拖了,赶紧想办法,尽快到医学院(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来,我在那里等你们。”随后,双方交换了通信地址。

王香莲的话仿佛一束温暖的亮光,照进了艾外都黯淡的心房,父亲的眼睛也亮了。

有了热心姑娘的陪伴,艾外都觉得一个小时的旅程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站了,王香莲帮助将他的父亲抬下火车。

艾外都手里紧紧握着王香莲留下的地址,激动地向窗口使劲挥手。王香莲把手卷成喇叭状,高声喊道:“我等你们,乌鲁木齐见!”

艾外都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整整53年。

一面之缘,医者仁心施大爱

回到家中不久,艾外都收到一封来自乌鲁木齐的信。信中写道:“我已经去医学院看过了,没见到你们。怎么没来,还没有准备好吗?老人家的病可不能拖。”

显然,这是王香莲的来信,艾外都既激动又惶恐。可面对她的关心,艾外都有苦难言,乌鲁木齐离家700多公里,去那儿看病需要一大笔钱,可他没钱。因不好意思将自己的窘境告诉王香莲,他只好回信给她说:“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谢谢你的关心。”

一个月后,王香莲再次来信,告诉艾外都寒假结束了,在乌鲁木齐的探亲也结束了,她现在要回西安上学。如果老人家到了乌鲁木齐的医院,要立即写信告诉她新的地址,她会跟艾外都联系。最后依然强调,不要耽误病情,尽快治疗。

收到这封信,艾外都的父亲老泪纵横感叹道:“这个汉族姑娘比亲闺女还贴心啊!”

这封信鼓舞了艾外都,他鼓起勇气,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求助信,详细说明了家里的情况和困难。很快,各级政府补助艾外都家350元,并承诺承担他父亲在乌鲁木齐的全部治疗费用。在一毛钱能买两个鸡蛋的1965年,350元无疑是雪中送炭的一笔巨款。

1965年3月,艾外都和父亲到达乌鲁木齐第二医院后,艾外都立刻写信到西安,告诉王香莲住院地址。几天后,有三个人提着两袋水果和饼干来医院探望,说是王香莲的亲戚,受她之托来看望病中的阿不都·卡斯木大叔。之后,这几位亲戚多次来看望他们一家。在举目无亲的乌鲁木齐,萍水相逢的王香莲让他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很快,王香莲又来信,要艾外都将父亲病灶部位的照片及病历寄给她,信里还夹了20元钱。此后,她陆续寄来11封信,每封信里都夹着钱,一共140元,而她当时一个月的津贴才7元。

阿不都·卡斯木总是感慨,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有这样好的姑娘关心和帮助自己。艾外都转达了父亲的意思,希望认王香莲为干女儿,两人从此以姐弟相称。

四个月后,父亲痊愈回家。

为表达对王香莲的感谢,艾外都托人写了一篇题为《学习雷锋的好榜样——王香莲》的文章,发表在当地报纸上。艾外都小心翼翼地剪下报纸,连同父亲康复后的照片一起寄给了王香莲。

1969年,阿不都·卡斯木旧病复发,因想到王香莲在西安,他要儿子带自己到西安去看病。临行前,他为王香莲准备了一个毛主席头像胸章,还让妻子为她绣了一顶花帽。

一下火车,父子俩直奔西安陆军医院,因为这是王香莲实习的地方。进入诊室,医生护士见到艾外都的父亲,热情相迎说:“瞧,咱们的阿不都·卡斯木大叔来啦!”艾外都感到惊讶,在千里之外的西安,怎么会有熟人呢?

惊讶之余,艾外都猜测一定和王香莲有关。果不其然,医生说,王香莲曾拿着阿不都·卡斯木的照片和病历多次找他们咨询。

得知此事,艾外都心底涌起暖流,想到与王香莲近在咫尺,很快就能相见,更是激动不已。

擦肩而过,一家三代寻恩人

安顿好父亲,艾外都马不停蹄赶到医学院打听王香莲,却得知她已经毕业,去了东北一家医院,没有留下新地址。艾外都失望地自言自语:“姐姐啊,你在哪里?我们到西安找你,你却走了。”

出院后,阿不都·卡斯木大叔一直牵挂着王香莲,经常拿出她的信反复看,还多次到邮局查看,生怕王香莲的来信被遗漏了。

1981年,阿不都·卡斯木因心脏病去世。弥留之际,他拉着儿子的手嘱咐道:“今生今世,我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找到王香莲,没有当面谢谢这个好姑娘,你一定要找到她!”

艾外都含泪答应:“爸,我一定帮你完成这个心愿。”

然而,此时的艾外都已是五个孩子的父亲,根本抽不出身去找王香莲。后来,他的妻子因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12年,离不开他的照顾。

2012年,妻子过世,子女已成年,艾外都终于可以心无挂碍地寻找王香莲了。他给媒体写信、发布寻人启事,但始终一无所获。家中的子女、孙子辈,无人不知王香莲的故事,大家齐心协力,发誓要找到恩人。

一次次失望后,艾外都要出门寻找王香莲。女儿海丽切木告诉他,她已经在央视《等着我》栏目登记了,一定能找到王香莲。女儿说:“爸,王阿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找她。您要是找不到,我接着找,我找不到,就让您外孙女找。咱们一定要找到她,把这份恩情还上。”

那天,站在《等着我》的希望之门前,艾外都既激动又紧张。随着大门徐徐打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和一位老先生出现在他面前。

艾外都一眼认出了王香莲,王香莲也认出了他,两人相拥而泣。

王香莲哽咽道:“弟弟,对不起,当年我从学校到东北医院途中丢了包裹,丢了你们的联系方式。”

得知这些年艾外都一家一直在寻找她,王香莲很过意不去,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艾外都的女儿握着她的手,含泪说:“王阿姨,您做的这件小事不仅影响了我爸爸一生,而且影响了我们家三代人。”

王香莲说这件事也影响了自己一生,她将老伴介绍给艾外都认识,笑着说:“弟弟,你可是我们夫妻的大媒人呢。”

原来,当年艾外都托人写的文章发表后,反响很大,王香莲所在的学校更是掀起了学习王香莲的热潮,广播上天天介绍她助人为乐的事迹。她的老伴被感动了,主动找到她,和她交朋友,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得知自己促成了王香莲的终身幸福,艾外都惊喜不已,他将父亲留下的毛主席头像胸章送给王香莲,并亲手为她戴上维吾尔族表达尊敬的围巾和花帽,王香莲则送给他自己画的两幅画。

53年后再相会,两家人的情谊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深厚。

(摘自七一客户端/《博爱》)

猜你喜欢
恩人卡斯乌鲁木齐
孤舟渡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热电联产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
孤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