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哲学家发明过一个术语叫“家族相似性”,用来指同一概念下不同实体之间的千差万别。好比说,老张家有四兄弟:老大和老四都是瘦高個儿,戴眼镜;老二和老三则面白微胖,说话利落;老大、老三笑起来的样子比较像;老二、老三和老四有着同样的音乐天赋——总之,这家人分别说来有不少共同点,但却很难说有什么统一的属性是“老张家特色”,可以用来概括这家的全体成员。我们平常使用的很多词汇,每一个都像是这么笼统模糊地相似着的一家人。比如在“艺术”名下,就既有粗犷生动的原始人洞窟画,又有晦涩怪诞的当代行为艺术,还有服务于实用目的的各类商业广告设计作品;习惯于跟其中某一类艺术品打交道的人,遇到其他相差特远的类别,恐怕会大皱其眉,质疑它们作为“艺术”的资格。当然,从积极方面来讲,语言和概念的这种含混性其实也正是人类心智活力与丰富性的体现。
在策划一篇主题是“全球的饺子”的专题报道时,我们恰好遇到了这样的情形。打开一本《拉鲁斯美食大百科全书》,近千页的篇幅中涉及各国饺子的内容不下百处,其中单单对意大利式饺子Ravioli的介绍就超过一页。细考之下,非洲用玉米做馅儿的Kenke跟波兰煎饼式的Pierogi简直南辕北辙,二者当然又与中餐常见的水饺、煎饺完全不同。我们在有限的报道篇幅中,又该用什么方式对待这些形态各异的饺子家族成员,该用哪种统一的基调和主旨来总括它们的共性呢?
这时,哲学家对“家族相似性”的处理给了我们不小启发:与其刻意搜求贯穿在中国饺子、日ギョ一ザ(Gyoza)、俄罗斯Pelmeni、Varenyky及德国Maultasche之中的统一元素,我们不如从几位环球旅行者的视角,充分呈现他们个人对世界各地“带馅面团”烹饪法的体验:每种制法不同的饺子皮里,都包藏着一整个独特而鲜活的生活世界。
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把世界包进一只饺子》正是上述策划的结果。“饺子”在此不仅意味着面皮、馅料和烹调方法之间变幻无穷的组合,更展现着各国民众看待家庭生活与本地传统的不同方式。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我们期待以此给读者带来有热气儿、有滋味儿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