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伟宏
建国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民族器乐教育也进入科学规范的现代教育体制。扬琴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不同层次的教育结构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其中,扬琴的戏曲化探索更是其中的翘楚,本文拟简要分析和予以展望。
笔者通过搜集和整理当前的扬琴教育有关资料,简略将国内扬琴教育概括为三种教育模式:
1.专业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独立设置的31所高等艺术院校中。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等,均设置了扬琴专业,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形成了高精尖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师范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各师范院校的艺术学院中。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等均招收扬琴专业学生,形成了具有师范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3.特长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特长生和中小学的特长教育中。此外,各省市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等也承担了大量的扬琴教育工作,这对扬琴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普及和宣传。
简而言之,专业教育模式体现了一个“专”字,也就是专业;师范教育模式体现了一个“范”字,即教育范本;特长教育模式体现了一个“特”字,即特色与特长。本文拟从招生生源、培养目标、教学形式和就业去向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专业教育模式中,招生生源主要是各艺术院校的附属中学、地方艺校等的毕业生,每年的招收名额少,学生入校前专业基础好,考试要求高。艺术院校汇集了国内顶尖的扬琴专业教师和教学硬件设施,秉承精英教育理念,往往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培养目标是国内顶尖的扬琴演奏家,就业去向也往往是专业艺术团体或高校。目前,在国内扬琴演出舞台上活跃的主要是艺术院校培养出的杰出人才。
师范教育模式中,招生生源主要是艺术中专、艺校和普通高中等的毕业生,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培养潜力。师范院校主要以培养高层次从事扬琴教学、表演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往往也会侧重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同样在人才培养、艺术实践、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悠久传统和雄厚基础,毕业去向往往是到中小学等教育行业从事扬琴教学工作
特长教育模式中,面对的是大中小学的青少年学生。通过选拔和培养一批有音乐基础、热爱扬琴艺术的苗子,设立艺术团、音乐兴趣小组等不同的平台和载体,在大中小不同的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扬琴专业学习和训练,培养了广大的扬琴爱好者,此外,各省市少年宫、私立校外培训机构也将扬琴教育教学作为重要的内容,扬琴社会考级等也对扬琴艺术在大中小学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三者相比较,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宗旨,互相补充,各取所长,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扬琴教育格局,对扬琴的普及、传承、发展和创新都起着各自独特不可比拟的作用。此外,经过多年来的教育探索与改革,扬琴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的戏曲化教育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探索与创新。
中国戏曲学院招收扬琴专业学生近20年,在独特的戏曲教育大环境下,培养了上百名人才,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卓有成效的创新与探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扬琴教学改革与实践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在中国戏曲学院的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并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音乐表演水平,熟悉戏曲音乐,能在戏曲表演等专业文艺团体及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音乐表演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这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制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戏曲唱腔概论、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戏曲音乐应用基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这些都将给扬琴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和戏曲理论基础。同时培养计划中又提出了在专业课堂上具体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比如:将戏曲音乐素材带入专业课堂,鼓励学生了解多剧种的经典片段,掌握不同剧种风格及伴奏特点等,这些也都对我们扬琴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目标和进一步教学改革的依据。
2.大量戏曲内容充实到扬琴专业小课和合奏课教学中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单独编印了《扬琴曲集》和《扬琴练习曲集》,着重加入一些戏曲特色鲜明的作品,拓宽了扬琴曲谱教学的视野,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戏曲风格作品如《京韵风》《将军令》《凤点头》等。具体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自身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针对基础比较好、悟性比较高的学生,增加教学难度和广度,以视频或观摩的形式学习、涉猎戏曲元素,将传统戏及现代戏中的难以驾驭的片段,逐一练习,并利用本校独特的戏曲资源,向各剧种的老师取经,使学生正确掌握戏曲音乐语言,把握戏曲音乐的独特韵味,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和能力;针对基础稍差的学生,鼓励在某一流派开展学习和钻研,培养其专一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在小合奏课上,采取二重奏、三重奏、小合奏、伴奏(即即兴伴奏)等方式,着重选取具有戏曲风格的作品,并适当引入京剧器乐专业同学一并参加,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扬琴课堂的训练在戏曲色彩上更加丰富、更有冲击力。作为专业教师,经常鼓励扬琴专业学生副修其他乐器尤其是京剧器乐,增加戏曲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3.戏曲化扬琴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笔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扬琴科研侧重于戏曲化探索研究,有利于形成戏曲化教学风格,经过实践将极大丰富戏曲艺术教育的理论体系,对进一步形成具有戏曲特色的民族器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4.充分利用戏曲环境开展扬琴教学实践活动
近些年,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活动比较多,尤其是戏曲演出活动很多,扬琴专业学生在其中得到了丰富的锻炼。例如,在中国戏曲学院赴国家大剧院《红色娘子军》展演、建党90周年之际排演京剧版《长征组歌》、2015年北京音乐厅《戏韵管弦2015新作品音乐会》、参加历次新年戏曲晚会的排练演出及各类戏曲音乐风格演出活动中,戏曲化民族乐队的参演都取得极大成功,获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从演出阵容、艺术渲染、视听音响上,都极大丰富了原传统戏曲乐队的演绎效果。扬琴专业的学生们在这些演出中都担负起大量的伴奏、协奏任务,参与了这些大型节目排练后,学生们对戏曲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深刻地领会到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他们常常会不自觉的哼唱几段经典乐句、或独立主动积极地揣摩练习、或三五人一起进行交叉配合练习,自觉主动的融入行为是最显而易见的,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戏曲音乐学习的兴趣。扬琴在戏曲化民族乐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戏曲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带动了扬琴学生们的练习热情,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更为扬琴专业教学打开了崭新的一页。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专业比赛,育人成果突出
中国戏曲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不同,除了音乐类专业外,还有表演、导演等专业,在这个平台上,除了参加教学实践外,扬琴专业学生还广泛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跟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发挥自己的才华,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此外,积极鼓励扬琴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范围内及扬琴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各项比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展示了中国戏曲学院扬琴教学的成果。
1.进一步开展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和修订
今后,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具体到扬琴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是要在系里领导下,根据最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建立更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更具戏曲特色的扬琴专业艺术人才。
2.继续大力开展扬琴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中国戏曲学院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形成了独有戏曲学院特色的教学体系。今后还要在课程设置、曲谱选择、日常教学、教案编写、实习实践、教学规律、理论研究等方面展开戏曲化研究,还要在招生选择、日常培养上下功夫,从而培养更多适应地方戏曲院团和社会的需求,从而为扬琴的继承创新和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3.广泛创造学生在戏曲氛围内专业实践的机会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实践演出的活动很多,民族器乐师生经常参加大型戏曲音乐的演出与伴奏工作,这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广泛跟戏曲专业的学生合作,不断形成和浓厚扬琴专业人才成长的氛围。
4.继续加强教师的戏曲知识教育和职业规划建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关键。从高校角度来讲,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教学经验交流和学术会议,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国戏曲学院民族器乐专业的好多老师没有戏曲教育的背景,希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知识补充,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更好地开展戏曲化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戏曲文化素养。
当前中国扬琴教育现状一片欣欣向荣,新时代有新的成绩,扬琴教学改革也一直在路上。戏曲环境下的扬琴高等教育,作为对传统扬琴教育的一种新探索与创新,成果斐然,效果突出。我们相信,在所有扬琴从业人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扬琴教育的未来充满新的更大期待。
注释:
①钱伟宏:《谈扬琴的戏曲化教学与研究》,《戏曲艺术》2012第1期。
②谢玉虹:《扬琴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中国音乐》2009第2期。
③钱伟宏:《浅谈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实践与科研的关系》,《艺术教育》 2011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