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含聿
2019年的春节贺岁档,国产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突出重围,一骑绝尘。
在上映前,《流浪地球》并不被看好。春节前,导演郭帆带领着主创团队,奔波于数十场路演,为电影做宣传,排片率依然垫底。但电影上映以后,凭借着前两日的超高口碑,仅用三天时间,便成功反超其余贺岁片,开启了“中国硬科幻电影元年”。
一路曲折,一路奔波,《流浪地球》的成功绝非偶然。日前,《南风窗》记者专访了《流浪地球》主演、中国救援队长的扮演者李光洁。
南风窗:《流浪地球》从立项到筹备再到拍摄,每个阶段都有不少人是持怀疑态度的,你为什么会同意出演?
李光洁:选片的标准,首先是剧本要打动我。但这部电影,我在看剧本前就同意出演了,是因为另一个我很看重的因素—团队,这个团队做电影的态度。
行业对科幻电影不看好,对自己的能力很怀疑,以至于在中国,从我小时候看的《霹雳贝贝》到现在,有20多年没有新的科幻电影出现,因为大家不相信我们自己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来。
制片人找到我以后,我去了郭帆导演的工作室。当时还没有看到剧本,但看到了导演和他的团队为这件事情所付出的努力。我看到他绘制了8000多张效果图,以及已经完成的3000多个分镜头的画稿,还有VR的视效和动态预演。所有这些,一看就知道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前期工作透露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
所以我想,我应该和他一起赌一把。
南风窗:对票房意外么?
李光洁:我对票房没有什么预期,我的工作已经做完,剩下的交给观众。郭帆导演四年来非常专注于此,我坚信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
在这个行业里的时间久了,慢慢地就没那么患得患失了。付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就没有什么遗憾。其他的方面,我左右不了。
南风窗:在你看来,《流浪地球》的成功有什么必然性吗?
李光洁:这是脚踏实地做事情的必然结果。
我想,如果郭帆导演在拍完《同桌的你》之后,转而去逐利,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流浪地球》。另一种可能是,他顺着原来那个轨迹,继续拍《同桌的你》那種类型的电影,顺顺利利地过完这几年,也没有《流浪地球》。
他选择了一条不被人看好的路,选择了一条孤独的路,不逐利,不投机,不计得失,用四年时间去打磨一件作品,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流浪地球》。之前并不是没有人想去做科幻电影,但是行业对科幻电影不看好,对自己的能力很怀疑,以至于在中国,从我小时候看的《霹雳贝贝》到现在,有20多年没有新的科幻电影出现,因为大家不相信我们自己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来。
郭帆做了,就像电影的几支预告片打出的标语一样,“我们选择希望”。
南风窗:之前很多人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工业很难承担起如此大的制作,你当时就没有怀疑过吗?
李光洁:在试装的时候,确实有过动摇,就那一瞬间。
因为是第一次穿上这样一种服装,以前从未接触过,所以整个人是崩溃的。别说我了,郭帆没有接触过,中国电影工业也没有接触过。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尝试拍这样的戏,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正如,没有人会预想到有这么好的票房。
拍了四个月,依然没法习惯穿那身衣服。那身衣服有40公斤重,人在里面很多日常的活动都做不了,穿的时间久了,心里是很烦躁的。因为整个人是被锁在衣服里,会有一种受困的感觉。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候,还是可以接受,但是时间再一长,就会有特别剧烈的排斥心理。我们平均每天都要穿着服装工作12个小时左右,但身体的承受极限最多也就两三个小时,剩下的时间怎么办?
一开始是不停地给自己加油打气,但时间一长就不管用了,我更多的就是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分散注意力,但已经记不清当时都用过什么方式了,说实话,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这部戏坚持下来的。
当时的想法只是要咬着牙去做完,就是契约精神,戏已经接了,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完成。
南风窗:《流浪地球》票房与口碑双丰收,这部电影对你本人有何意义?
李光洁:首先,因为参与了《流浪地球》,我的名字被载入了中国电影史册。其次,也因为我们参与了这样一部开启“中国硬科幻元年”的电影作品,我对于穿重装表演时该如何做自我心理辅导,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这两点是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与收获。
南风窗:科幻电影中的角色塑造,和其他类型的影视剧中的角色塑造有什么不同?
李光洁:比其他类型影视剧,比如写家长里短的这些生活剧,在角色上要更加的落地,更加的真实。因为它的规定情境已经很不真实了,讲的是未来,所以一定要通过人物的塑造的真实性来加深观众的共鸣。而人类共通的是情感,这是不论肤色、不论国家、不论种族,也不论是在何种设定中。
《流浪地球》对中国电影工业最大贡献在于,我们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拍摄科幻电影的经验。
在表演上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形象的种子”,当你扮演一个角色时,会有一个形象的种子,这个种子可能是一只宠物狗,可能是一朵向日葵,也可能是一只蜘蛛。我每次创作一个人物的时候,都会去找一个形象的种子。塑造王磊这个人物,一开始特别没有具体的“形象的种子”。
后来我在跟郭帆的接触中发现,其实王磊身上很多特质,跟郭帆非常像。所以我在一场发布会上说,其实我扮演的是郭帆。他们都有非常强大的韧性,对一件要完成的事情非常坚持,绝不会轻言放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
南风窗:按照《流浪地球》原著中的设定,从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人们就已经对感情变得很麻木了,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在面对地球的生死时,个人生死也都是小事。其实王磊这个角色应该说是最贴近原著的,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认为为了整个人类的存亡可以牺牲掉一些人,因为在他看来,拯救地球的任务是至高无上的。
有一种声音认为,电影和原著差异太大,但我个人的看法是,改编后的电影剧本,使每个人物的情感更加丰富,更加感性,其实更符合当下的社会价值观,也更适合在当下的电影院播放。
李光洁:我赞成。
艺术形式的差异会带来很不一样的实际体会,看书阅读文字是一种,看电影影像是另外一种。你在看文本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把书放下,去想去回味,去琢磨,字里行间的内容,可以自己脑补很多东西。但是电影不行,电影它是真的把你关在一个黑房间里,你要不间断地看完一个带有声音和画面的影像。所以书和电影对观众乃至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书可以委婉地甚至通过反衬来给读者提供正向的思考,但是电影要更加直接、更加积极地去挑明作者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都会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
此外,你主动去选择一本书,代表了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你是一个科幻迷,你对科幻这件事情是天然接受的。但作为电影来说,它想要面向更多的观众,有很多观众他不是科幻迷,那他对这件事情就没有那种天然的接受度,他需要更普遍性的内容。所以要更多的观众去接受一部科幻电影,那就不能单纯地去讲科幻。我们先把“元年”打开,未来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去设计科幻气氛更浓的内容。
南风窗:很多评论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作为创作者,你觉得《流浪地球》对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市场的意义是什么?
李光洁:除了“开启中国硬科幻元年”这样一种比较宏观的说法,我认为《流浪地球》对中国电影工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我们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拍摄科幻电影的经验。以前没有人干过这件事情,大家也不知道该怎么干。今天,有人敢于做这样一件事,并且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以后中国电影工业再做这样类型的电影,就有经验可循了,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同时,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就目前《流浪地球》在票房上的表现,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去投资科幻类型的電影,也会有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去观看科幻类电影,未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科幻电影呈现给中国人。我们的电影类型越来越丰富,这对于中国电影观众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也是我们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个特别好的方式。我们可以越来越自信地拿出代表我们自己的文化的作品,走出国门,去和世界上电影工业领先的国家站在一个平台上对话,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南风窗:你之前在采访当中开玩笑地说,《流浪地球》之后要是再接科幻电影,要先试一下装再考虑。但是我相信以你对科幻电影的感情,其实应该是更愿意为它做更多吧?
李光洁:当然!我们积累经验就是为了能有更多的同类型的电影出现,这也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完螃蟹,告诉后面吃螃蟹的人,这螃蟹该怎么做,怎么吃,怎么才能把螃蟹做得更好吃,怎么才能吃到更多的螃蟹肉。
我相信不管是我,还是剧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会把自己积累的经验贡献出来,尽全力让中国科幻电影,或者说往大了说—让中国电影工业能够再往前迈更大的一步,更坚实的一步。
只要是善意的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批评我都愿意接受,但如果是那种不走脑的胡喷,我会选择视而不见,我觉得去看它去听它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浪费生命。
南风窗:虽然《流浪地球》的整体口碑非常好,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有的人会认为是打着“太空战狼”的旗号来收爱国主义性质的票房,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李光洁: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像数学题那样有标准答案,它都是见仁见智的。《流浪地球》有支持的声音,当然就会有反对的声音,喜欢或不喜欢都是正常的。从我个人来讲,只要是善意的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批评我都愿意接受,但如果是那种不走脑的胡喷,我会选择视而不见,我觉得去看它去听它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浪费生命。
南风窗:对于你所看到的一些比较客观的评价,你是否有一些解释或者补充?
李光洁:没有什么解释,因为其实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表演最忌讳的就是解释。不能说戏演完了,去跟观众解释,我为什么这么演,我为什么那么演。因为演员是要通过表演去传递你要传递的东西,而不是当一个解说员。当你的表演需要解释的时候,其实是你的表演还不到位。所以我们不会针对自己演完的一个作品去跟观众解释什么,解释是最苍白的。
南风窗:作为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之一,看到成片以后,你个人的观影感受是怎样的?
李光洁:当我第一次看到90%的成片时,便觉得它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我作为创作者之一,特别知道这部戏的每个镜头是怎么拍完的,也大致知道特效镜头会是什么样子,但它的成片依然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我看来,就目前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平,第一部科幻片做成这样,我给一百分。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如果你要拿这部电影去跟已经有几十年经验的好莱坞科幻片比,那我们一定是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人家干了那么多次,咱们才第一次,能呈现出目前这个水平,我觉得已经值得被尊重了。
国产科幻片还是个刚出生的孩子,不能让他去跟一个大学生比赛解化学方程式。从《流浪地球》开始,“中国硬科幻元年”才开启,我真的觉得大家应该为这个事儿自豪。当然观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根据每个人的理解和认知,对这个电影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态度和评论,这都很正常。但我相信,正在成长中的我们,总有一天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