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伴脊柱转移1例*

2019-03-01 08:46:42曹佳实杨家祥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1期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胚胎

曹佳实 杨家祥

患者男性,42岁,2017年11月因腰痛2个月余,加重伴双下肢无力半月余,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就诊。行骨盆MRI平扫+增强显示,前列腺癌伴周围侵犯,两侧髂血管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T1加权抑脂抑制强化明显,前列腺周围侵犯,不规则包块形成(图1A);胸腰椎MRI显示,T11椎体骨质及信号异常(图1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显示,游离前列腺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仅为0.069。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病理显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有少量横纹肌及纤维间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提示组织呈弥漫、成片浸润性生长,细胞质中的Desmin阳性表达(图2)。结合临床上的发病年龄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考虑为前列腺胚胎性RMS。胸部MRI增强检查未发现明显占位。体格检查发现下腹部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1级。

图1 患者术前影像学表现

图2 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学表现

2017年11月行后路胸椎椎体完整切除n-HA/PA66二段可调解剖型假体置换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证实胸椎病灶为前列腺胚胎性RMS。患者术后脊柱X片显示椎体高度恢复,神经压迫解除(图3)。术后使用唑来膦酸4 mg/次,静滴,1次/月,2周后行异环磷酰胺3.25 g、阿霉素100 mg化疗方案,静滴,1次/天,4次为1个疗程,共行6个疗程。手术部位胸11和腰4行2~4 Gy/次放疗,1次/天,5次/周,放疗总剂量为40 Gy,前列腺原发病灶行5 Gy/次放疗,1次/天,5次/周,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总剂量为70 Gy。目前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前列腺原发病灶控制差,已发生肝脏转移,但手术部位未见明显复发迹象,下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

图3 患者脊柱术后正侧位X片的影像学表现

小结 RMS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儿童软组织肉瘤中较为常见。胚胎性RMS是RMS最常见的组织亚型,但在成人中前列腺胚胎性RMS发病率极低,约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1%以下[1-2]。目前国内外对前列腺胚胎性RMS的报道较少,因其无特异的症状及体征,临床上易导致误诊,其转移方式主要是局部组织器官的浸润,恶性度极高,生长迅速,早期易发生淋巴和血液的转移,但很少累及肝脏、肾脏、骨及骨髓等。前列腺胚胎性RMS,早期因易被误诊为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导致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目前,前列腺胚胎性RMS的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有研究通过检测AX-FKHR基因融合、MyoD1和肌细胞调节素调节因子的异常表达进行辅助诊断[3],其他辅助检查主要有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盆腔CT及MRI,但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特异性较低。相比超声检查,CT与MRI在肿瘤的诊断上具有明显优势。

Ferrer等[4]研究表明,前列腺RMS的诊治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患儿的5年生存率提高,已达到80%。Saltzman等[5]研究表明,前列腺胚胎性RMS的治疗方式为根治术或器官保留手术并辅助放、化疗,同时手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避免阉割或行尿路保留手术。目前,临床上对成人前列腺胚胎性RMS的诊治尚无大样本临床资料可供参考,临床上常借鉴儿童RMS的治疗方式。

本例患者因强烈反对行手术治疗原发病灶,因此仅对产生严重症状的脊柱转移病灶行手术治疗。考虑到患者椎体完全塌陷、压迫脊髓明显、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的特性,姑息减压将短期内较易使原位复发,因此对本例患者采用了较为彻底的全椎体切除置换术,辅助放化疗,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横纹肌肉瘤胚胎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骨肉瘤和软组织肉瘤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中国自行车(2018年8期)2018-09-26 06:53:34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冷冻胚胎真的可以继承吗?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