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来的电能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近海风能可供开发资源达到5亿千瓦。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没人能拒绝。大风车,建起来!
海上风力哪里强
想用海风发电,自然希望风越大越好。2010年,国家气候中心模拟给出了中国近海7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在各个海域中,以台湾海峡的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其次是浙江沿海、广东东部沿海和渤海辽东湾。因此,我国的海上风电项目在这一带较为集中,比如江苏如东潮间带试验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等。
风机小档案
姓名:海上风力发电机
昵称:定海神针、海王三叉戟
身高:普遍在100米到150米之间。
臂长:单个叶片60米到80米不等,三臂张开能“抱住”两架波音747。
特长: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转圈20年不头晕。
技能:每天为300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优点:发电效率高(比陆地风机增加70%发电量)、不占地、不扰民、清洁环保。
缺点:娇气(海风湿润且含盐,很容易腐蚀风机的钢铁架构)、造价高昂。
喜欢:风速平稳的风,不超过30m/s的台风(此时可以利用台风达到满发状态)。
讨厌:海雾(低能见度致使维修船只无法航行)、盐雾(导致电气设备故障)、海冰(在运动时撞击海上机组),超过30m/s的台风(风机会逐渐停止转动,直至台风离开)。
愿望:发更多的电,能和海洋里的各种居民和谐共处。
最强叶片炼成记
远远望去,風机叶片转动得并不快,但其实一滴雨打在叶片上的效果,相当于一颗高速飞行的子弹袭来。想得到经得起风雨洗礼的最强叶片,选材就不能马虎。相比以前使用的玻璃纤维,新材料碳纤维既轻巧又结实。尤其是在叶片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即便机箱内温度过高起火,碳纤维也不会发生断裂造成二次事故。
八爪螃蟹
有了优质的组装材料,如何才能把这根“定海神针”立在海面上呢?不同于欧洲海岸的沙土海床,我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海上风场在建设时,就遇到了海床细软的问题,就像要在豆腐里插筷子。设计团队激烈讨论了一个月,一个天才般的想法脱颖而出:先用8根90米长的钢筒倾斜着打入海床,然后在上面用钢筋混凝土做一个稳固承台,“螃蟹”的八只爪穿过淤泥层、黏土层和细沙层,让600吨重的风机牢牢扎根在海洋之中。这种高桩承台基础可是我们独创的!
海上风电奇兵
安装好的海上风机开始工作了,虽说它自身质量过硬,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养”,定期维护是必不可少的。想要成为风电维护奇兵,先看看自己是否满足这些基本条件:(1)不晕船;(2)不恐高;(3)体力好。如今海上风机已经逐渐向远海岸线区域发展,去往离岸40千米的风机单程就需要3小时航程;风机塔筒高度基本在百米以上,攀爬塔架的过程可千万不能腿软。而且,“登门拜访”没有空着手的道理,15千克的安全设备加上30千克的维修设备,壮士请背好了。
听声辨“错”的高手
既然实地维护风机一趟不容易,能足不出户地掌握信息是最好的。比如,有工程师在风机叶片上装了收音的麦克风,每片叶片转动时的声音,都能被软件转化成精准的音频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学习比对,很快就可以发现故障。
从十年前的白手起家,到如今巨型风机已经成为我国再寻常不过的景观。今天,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8亿千瓦,是世界第一风电大国,风电成为仅次于火电和水电的国家第三大主力电源。当然,中国风电建设者的雄心不止于此,沿着东南沿海的海岸线,一个新的风电世界正等待着工程师们大显身手。
在极地盖房子
冬天到了,住在自家温暖的小屋里,开着暖气或空调,听着外面寒风呼啸,这时你一定会庆幸,有房子真好。但是,在更冷的地方——长年冰雪覆盖的南北两极,想盖座房子跟北极熊或企鹅做邻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雪房子
北极地区由北冰洋以及附近的陆地和岛屿组成。举目四望,冰天雪地,要拿什么盖房子呢?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早在5000多年前,迁徙到这里的因纽特人就想出了好主意——既然这里只有雪,那就用雪来盖房子!
他们把蓬松的雪挤压成砖块的形状,把雪砖一圈一圈垒起来,垒得越高,圆圈就越往里收缩,直到封顶。然后向上面泼水,水结冰后,雪砖被冻在一起,墙就不会倒塌。再挖出一个低矮的门洞,一个雪地里的“蒙古包”就搭好了。
你可能会纳闷,在雪堆成的屋子里住,难道不会更冷吗?不会!因为雪屋的构造能留住上升的暖空气,雪砖里包含的空气也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这和中空玻璃窗是一样的道理。当外面的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雪屋里的温度却能达到16摄氏度,点上一小团火,裹上毛皮大衣躺下来,美美地睡上一觉不成问题。
乘着浮冰漂流
你知道漂流瓶,那你听说过“漂流房”吗?与住在雪地里的因纽特人相比,俄罗斯人胆子更大、更奔放,干脆跟北极熊、白鲸和海豹做伴,住在了北冰洋的浮冰上!
北冰洋上的浮冰最厚的有3米,最大的有一座小镇那么大。1937年5月,苏联的伊万·帕潘宁和其他3位科学家,连同科学仪器和搭建房屋的木材、布料一起,被飞机空投到了一块大浮冰上。他们在这里建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北冰洋浮冰漂流考察站——“北极1号”。
“北极1号”顺着海流,向西漂了2800多千米。1938年2月,苏联的破冰船来到格陵兰岛海岸,从已经融化大半的浮冰上接回了伊万等人。他们的名字载入了苏联英雄名录。
此后,苏联几乎每年都在北极的浮冰上建考察站,对北极的海流、大气进行详细研究,有了许多意义重大的发现,比如原来北极也有台风一样的气旋,以及北冰洋下蜿蜒着1800千米长的海岭……
苏格兰石头房
和北极熊相比,企鹅的人类邻居来得晚了许多。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永久居住的陆地,因为这里实在太冷了,整块大陆都被厚达2千米的冰层覆盖,一壶开水洒出来可以瞬间冻成冰碴子。直到19世纪,才开始有人类的船只陆续驶入南极,船上载着勇敢的探险家和跟在后面的科学家们。
1903年,苏格兰的威廉·布鲁斯等人在南极建了一间气象观测站,也是南极的第一个永久基地,他们给它起名叫“奥蒙德之家”。在苏格兰乡间,石头搭建的围墙和桥梁随处可见,很明显,苏格兰人把这门祖传技术搬到了南极。住在这座苏格兰风格的石头小屋里,你别说,还真有那么点“家”的味道呢。
这座小屋完全用石头垒成,有2扇窗户,可以住6个人。石块与石块之间,都被精心挑选的更小的石块塞紧,没有使用任何胶黏物质。威廉博士当时感叹,这座石头屋可以用上一个世纪——他的预言应验了,直到现在,你在南极半岛还能见到它。威廉博士还开心地穿起苏格兰男人的传统服饰——格子裙,和企鹅来了张合影。
住在南极点
深入南极大陆,一路向南,就到了南极点。这里是地球的最南端,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除了冰就是雪,最冷的时候低至零下80多摄氏度,一年到头刮大风。不过,连续半年的黑夜,加上干燥的空气,使得大气的透明度很高,这里也就成了地球上观测星空的最佳地点之一。环境再严酷,条件再艰苦,也阻挡不了人类来南极点看星星!
1956年,能在雪地起降的飞机降落在南极点,美国海军工程营的士兵们,带着搭建房屋的材料,开始建造著名的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最早征服南极点的两位探险家—1911年第一个抵达的罗尔德·阿蒙森,和1912年随后到来的罗伯特·斯科特。
这座位于地球最南端的考察站,先后经历了多次重建。1975年,最早的初始站已经被雪埋了,不得不放弃使用;代替它的是一座新建筑,有着很好辨认的半球状“圆顶”;1999年,考察站3.0版开始建造,这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不过由于冰川的移动,它的位置已经偏离南极点100多米了。
如今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两层的房子建在升降梯上,把地基架高,与雪地隔开。这里有发电机供暖和照明,有温室栽培蔬菜水果。科研人员再也不用担心外面的寒风,可以安心待在温暖的考察站里,一边喝着热巧克力、吃着烤茄子,一边用炮筒般的望远镜观测星空和极光。
在要啥没啥的极地,人类照样搭起了安身之所,条件还挺舒适。在未来,我们还要去海底盖房子,去月球盖房子,去火星盖房子……面临的困难只会比现在更多。但是,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
核电站护卫队
发电站绝对是一座城市的命脉,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千家万户可就靠空调过活了。所以,保护发电站的安全绝对是每个人都不会反对的事情。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支特殊的护卫队,因为他们保护的不是一般的发电站,而是核电站!
核安全小分队登场
安全小分队是护卫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自己的本职工作前,他们强烈要求先把自己每天工作的地方夸奖一遍,那就听听他们是怎么夸的吧。
高能
核电站绝对是发电站里的“高富帅”。它是利用核反应堆中可裂变材料(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加热水以后发电的。简单粗暴地说,就是跟核弹爆炸一样的原理,只不过反应可控,能量的释放没有核弹爆炸那么剧烈。如此高能的发电过程,绝对甩出烧煤的发电站好几条街。
节约
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燃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消耗3%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
夸完核电站,核安全小分队终于该说说自己的工作了。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安全必须摆在第一位。核能发电的“燃料”来自于一种天然存在于地球岩石中的元素——铀,但它具有放射性,会对生物造成危害;此外,核能发电的高效正是依赖于核反应的剧烈和迅速,而失控的核反应无疑是场灾难。因此,核安全小分队必须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
安全时刻记于心
核电站的核心设施就是核反应堆了。在反应堆内部,核燃料裂变产生热能,热能被水等其他介质吸收后,用于产生蒸汽进行发电。只有核反应堆安全运行,核电站才能安全发电。自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核电站建成运行,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核电站了,针对反应堆的安全措施也在不断更新。核安全小分队可以向你保证,他们天天都待着的地方,一定很安全。
反应可控:反应堆内部有复杂手段控制核反应。就算反应堆发生爆炸,跟核武器爆炸那也是两回事,因为一般反应堆中的核燃料达不到发生核弹爆炸的条件。
时刻冷却:核电站一般建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片水域的地方,有充足的水源为内部设施降温。
铜墙铁壁:我国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核电站在建造时采用双层安全壳,如同双保险。其外壳甚至能抵御包括飞机撞击在内的各种外部灾害,保护内壳及其内部结构不受影响。
废料处理:核反应堆使用过的核废料,会被严密封存或填埋。有的科学家甚至计划把核废料抛入太空,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威胁。
应急小分队出动
前方高能预警!虽然核安全小分队小心再小心,谨慎又谨慎,核电站依然发生了可怕的事故!核燃料泄漏,空气和地下水遭到污染!这时,就该我们的核事故应急小分队出场了!
應急小分队A组:
事故地点:日本福岛核电站
事故分析: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引发海啸,切断了核电站电源,反应堆温度过高,发生熔毁事故,几百吨核燃料泄漏。
处理办法:派遣专门为此制造的机器人进入一片漆黑的反应堆废墟,克服强辐射、厚厚的混凝土墙对信号的阻挡等困难,探查反应堆内部环境。
处理效果:传回反应堆内部画面,发现了堆积在反应堆底部的核燃料。
应急小分队B组:
事故地点: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事故分析:1986年4月26日,一项针对核电站的安全测试出现失误,4号核反应堆内部的温度和压力瞬间骤增,直接将反应堆及周围厂房炸毁,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随蒸气飘向四面八方。
处理办法:事故发生后,迅速使用上万吨混凝土建造巨厚安全罩将反应堆罩住。当它在2008年出现了塌陷和裂缝,工人们加班加点重新建造了一个新安全罩,重3.5万吨,跟一个体育馆一样大。
处理效果:当时的无人区逐渐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生老鼠逐渐适应了辐射,寿命和其他地方的老鼠也差不多;普氏野马的数量翻了一番;野猪的总数更是增加到灾难前的10到15倍。
危险的核辐射
每当事故发生以后,应急小分队就必须给大家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在每场灾难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可怕的词语——核辐射。事实上,我们天天都在和“辐射”打交道。太阳光有辐射,X射线检查身体有辐射,我们常用的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也有辐射。不过,这些辐射跟核辐射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核辐射的强大怪力来自于放射性物质发射出的能量。在核反应中,常见的放射性物质有铀、钍和镭等,它们在发生结构变化时,会释放出很强的射线,这些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引发生物的变异甚至死亡。所以,我们永远也不要掉以轻心!
反击无人机
先来看两条新闻:某年某月某日,M国海军的一架无人机被Y国的防空导弹击落;一个月后,M国军队反过来干扰了Y国的一架无人机,使它坠落大海。
目前,由于无人驾驶飞机体积小、造价低、方便灵活,除了民用领域,在军事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常用于侦察、通信和执行特殊任务等。正因为看起来“不起眼”,所以才不能小瞧了它。
因此,在无人机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它的反击也拉开了帷幕。防空导弹自然是它的一大天敌,而美军还使用了一种轻型海上防空综合系统(LMADIS)。
它分为一辆指挥车和一辆干扰车,整个系统由空中监视雷达、小型光电/红外摄像机、射频探测系统、射频干扰器组成。当雷达和探测器发现了无人机,摄像机先确认它“是敌是友”,如果是敌人,就用干扰器对准无人机,阻止它接收来自操作员的指令。一旦失去指挥,无人机就变成了斷线风筝,只能一头栽到海里去了。
无论用导弹“力敌”还是用干扰“智取”,随着反击手段的不断丰富,未来无人机的日子,恐怕不会那么好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