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压岁钱最初的称谓是“厌胜钱”,也称“压胜钱”、“押胜钱”。最早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在小孩子身上的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装饰品。由于大多数厌胜钱有花纹图案、供赏玩,所以中外收藏界俗称压岁钱为“花钱”、“玩钱”。又因很多厌胜钱上面的图案有反映古代民俗内容的,所以又有学者称之为“民俗钱”。
唐朝时期,宫庭盛行春日散钱,当时人们把春节这天作为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而当时在民间还没有拜年的习俗。王建的《宫间》中记载:“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是此间无”“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粉边。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
宋元以后,春节被定为正月初一,春日散钱习俗就演变为长者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钱,亦谓之压岁钱”。
明清时期,长者用红绳串连着压岁钱送予晚辈。对此,清朝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诗中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们分得压岁钱后的喜悦心情。
民国时期,方孔圆钱基本取消,长辈则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作为压岁钱,寓意为“长命百岁”。货币改用纸钞后,长者喜欢选用联号的新纸钞赐于晚辈,“联”与“连”谐音,有“连连好运”、“连连高升”之意。这种送聯号钱给晚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将联号钱作为压岁钱赐于晚辈的缘由。
近年来,厌胜钱正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贵。这基于以下几种因素:
一是厌胜钱具有保值功能。厌胜钱属于古代钱币范畴,具有文物价值,而且存世量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保值功能越发地显现出来。而且是存放时间越长,年代越久,升值的机会就越多,空间就越大。
二是厌胜钱具有欣赏功能。厌胜钱大都铸工精湛,文字优美,图案丰富,深受广大钱币爱好者的喜欢。
三是厌胜钱具有研究功能。厌胜钱的图案多与历史上的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社会风俗、神秘文化有关,具有很高的收藏和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