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
小静女士,坐标河南郑州,今年27岁,她老公30岁,两人都在私企上班。夫妻俩育有一女,目前8个月大。公公61岁,婆婆59岁,目前公婆帮忙照看小孩子。每月房租2200元,生活费2800元,车险每年3500元。
小静目前还在实习期,工资税后到手5200元,春节过后转正,预计到手工资6600元左右。小静老公目前工资每月到手1万元。
他们婚前购买了一辆私家车,价值10万元。有一笔5万元的两年期定期存款,2019年10月到期;一笔9.2万元的银行活期;支付宝里有3.3万元,其中余额宝里有3万元;股票5000元。亲戚借走6.4万元,答应在买房前歸还。除社保外,家庭成员无其他保障。
目前小静夫妻二人都在私企工作,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除了少量定期存款利息外,并没有其它收入来源。二人收入水平虽已达到郑州平均收入水平之上,但是结构单一,后继乏力,特别考虑到置业、二胎计划,财力上更是有些力不从心。
公婆帮助照看小孩,生活方面压力不大。二人家庭财务管理方面并无外债,除了借给亲戚6.4万元外,主要是一部分传统的定期存款,绝大部分资金为银行活期、余额宝类资金,每年收入的结余率达到67%,结余率很高,但是灵活有余,收益不足。
家庭保障方面仅有社保,生活平稳则无所畏惧,一旦天有不测,财务方面将吃紧,会对家庭成员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那么,二人持有的资产中哪些是可以用来生息增值的呢?
根据小静夫妻二人的每年收入支出情况来看,上年结余资金大概12.97万元,持有资产中可规划使用的资金大概为20.6万元,共计可支配资金一共33.57万元。若不考虑两年置业、四年二胎的话,未来四年可支配资金流大概如下:
购置90平米单价15000元小两居的话,总房款135万元。目前郑州首套房按揭贷款基准利率为4.95%,首付比例至少三成,按揭贷款的话,首付至少需要40.5万元。根据家庭现有资金情况和收入支出情况来看,未来两年内小静一家并不具备全款购置房屋的条件,需要利用资金杠杆,借助按揭贷款购房。目前暂时按贷款30年基准利率水平等额本息还款计算的话月供大约5000元,月供年支出6万元。
目前小静家庭可支配资金共335700元,每年结余129700元,结余率很高,如果不做任何理财规划,一切按部就班生活,未来一年的年底大约能有465400元,因此两年之内按揭购房首付款能非常轻松如期完成。如果第一年末就购房,仅剩余60400元可支配,不能完全覆盖第二年房租、生活、车险等固定支出,生活过度紧张。家庭成员除社保外,也无其它保障,更无法应对生活中不时之需,因而第一年不宜购置房产。
如果未来第二年末购房,那么在支出三成首付款后,哪怕是第一年不做任何投资理财规划,仍可以结余190100元,既能完成两年内购房计划,又保证了充分的现金流,对家庭生活水平影响不大。因此,房屋购置这一生活目标对小静夫妻而言并不算困难。
小静夫妻希望在四年后要二胎,并且希望攒够40万元资金作为筹备。不做投资理财规划的情况下,仅靠二人工资收入、储蓄收入,扣除购房首付、两年月供金额,第四年末小静夫妻家庭可支配资金大概应为329500元,与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仍然有较大的资金缺口。可以优化家庭投资理财结构,提升资产规模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早规划早受益,为了平滑风险,买房前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提高资产收益率。
1.家庭保障措施完善
医保属于医疗险,是补偿性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报销型。医保的功能主要是报销在医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但是如果不幸罹患重大疾病,一方面需要重金花费在治疗、医药费用,一方面长时间无法工作,会造成收入损失,后面这一部分就需要重大疾病险来实现,重疾险与医保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小静夫妻除了医保外无其它保障,作为家庭支柱,负担了所有家庭收入的责任,二人应未雨绸缪,首先增加重大疾病险的支出,为家庭增添一份抵御风险的防火墙。考虑到两年内置业、四年后二胎的计划,近几年资金较为紧张,二人可以每年投保4000元作为一个基础保障,二胎计划完成后,资金宽裕后再追加保额。
2.可支配资金的投资理财规划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理财产品要进一步落实打破刚兑,资金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保本资产的配置也逐渐提上日程,现在银行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等产品一般年化预期收益率在4%上下。稳健型理财、债券型理财在2018年经历了一波小牛市,2018年底至2019年初人民银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继续利好债券类产品,长期来看,组合投资收益基本上能达到年化收益率5%-7%。
小静夫妻二人之前资金结余主要是存款类,投资经验少,未来四年有明确的资金规模计划,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因而建议二人的投资应以保本为主,主要投资稳健型产品,避免高风险产品投资。从每年可支配资金中拿出45%作为资产1,用于投资保本型理财、结构性存款,大概率年化收益率可达到4%;每年可支配资金中的55%作为资产2,投资于稳健型银行理财、券商理财、债券类产品,大概率年化收益率可达到6%。第二年依次按比例分配,继续投资。这样的资产配置下,资产1、资产2 每年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经过资产的合理配置,小静夫妻的可支配资金变为生息资产,家庭可以在第一年就开始投保重疾险,第二年末时首付三成按揭购房,第三年初开始还月供,第四年末结余可支配资金大约38.1788万元。这个时候别忘了,小靜夫妻还有一笔价值3.3万元的“机动资金”放在支付宝里,以备不时之需,生二胎的储备资金愿望也达成。
从小静家庭年度收入支出情况来看,结余率高达67%,也没有负债,手上攒的钱也不算少。
梳理完小静家的金融资产后会发现,除了6.4万元外借和5000元股票投资外,其余的17.5万元都在现金类资产中,虽然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本金安全,但是收益率很低,甚至连基本的“保值”都很难做到。所以,这笔钱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在进行投资配置前,我们要预留一笔能随用随取的应急资金,这笔钱是月支出的3-6倍为宜,考虑到小静的家庭结构,这笔钱建议按照6倍月支出,即3万元储备即可。
这笔钱建议不要全都存银行,可以在货币基金里留下2万元,银行活期账户再留下1万元,这样既满足了应急需求,收益率也比定存银行要高。具体调整是,活期存款账户减持8.2万元,支付宝里减持1.3万元。
意外险,可以选择50万保障的意外身故残疾,20万元的突发疾病身故和2万的意外医疗。重疾险,建议考虑多次赔付重疾,按照保额40万元,保障至70岁,30年缴费计算,小静保费每年约3400元,小静老公每年约4400元。给8个月的宝宝配置50万元保额的某少儿重疾险,保障期限选择30年,20年缴费期,每年保费只要不到700元,如果是白血病等8种少儿特定疾病,保额还可以翻倍到100万元。另外,考虑到孩子小,身体抵抗力较弱,门诊医疗险建议补充一份,每年保费520元。寿险,对于有孩子、有负债的家庭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小静为自己也为老公各配置一份寿险。100万保额,保障至60岁,30年缴费期,小静老公每年约1500元保费,小静本人每年800元。以上保险配置,每年保费支出合计约11716元,符合小静的预算水平。
在计算目标能否实现前,我们再来重新梳理一下优化后小静目前可支配的资产,以及未来结余的资金情况。
预留了3万元应急资金,外借资金也暂时不计入可支配资产,家庭保障的补充按照上述方案执行,也要扣除约1.2万元的保费,因此目前小静可以用于投资增值的金额共计 13.8万元。
未来结余中,需额外扣除1.2万元的保费支出,因此实际结余约11.77万元。
从时间线上来看,小静的第一个目标是在两年内购买一套总价约135万的房子。由于是他们的首套房,假设首付比例按30%计算,意味着最迟两年后,手上最少要有40.5万元的资产。
考虑到目标实现周期短,因此在投资上应以稳健为大前提,权益类资产暂时不做配置。
具体的,当前13.8万元建议全部拿来购买稳健收益类产品。两年后,13.8万元将增值到约15.8万元。届时,如果外借的6.4万可以全部收回,可支配的金融资产共计22.2万元。
而在这两年间,结余资金如果不进行投资增值,共计有23.54万元,算上之前增值的资产,一共有45.74万元,买房首付是没问题的。两年后,买房的目标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
但是到了第四年,小静打算生二胎并希望届时手里至少有40万元可支配资产,这个难度恐怕会有点大,因为这期间不仅要考虑房屋装修的花费,随着大宝的成长,生活费、教育费等开销也会增加。简单估算一下,在买房目标顺利实现的情况下,离40万元的目标恐怕还有5万多元的缺口,而这个缺口如果不靠提高收入,增加结余来弥补,通过投资理财实现有些困难。
当然了,这并不影响小静的生二胎计划,做好收支规划,合理安排好现有金融资产的投资,并完善家庭成员的保障,资产的保值增值,就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