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从玲
摘 要:边疆县域的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各边疆县域在进行自身的经济发展时,往往是将县级的政权作为调控的主体,并将市场作为整体导向,从而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分配。对各边疆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从而进行深入探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边疆县域的经济发展力。
关键词:资源主导;城市带动;企业聚集
1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1 资源主导型发展模式
资源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最为常见的边疆县域发展模式之一,主要是对当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資源等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县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可将资源详细划分为以下几类:
1.1.1 农业资源
该种发展模式主要是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进行农副产品加工等发展,因此也可称该种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模式。位于边疆的县域多是农业县,工业等行业的基础相对薄弱,而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在此种情况下进行农业的发展符合发展趋势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保障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从而提高当地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农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吸收先进理念,由传统的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式,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在进行农业发展的时候,还应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做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农产品,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同时,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1.1.2 矿产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开展,使得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加。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且边疆地区矿产量尤为丰富。而矿产资源的发展模式,指的便是边疆县域将煤炭、石油等资源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通过对各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为确保当地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引进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措施,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机械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开采和利用。在保障开采等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同时,提高开采的数量和质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并提高开采的效率,降低开采成本,从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矿产资源提高当地的竞争力,保障边疆县域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
1.1.3 文化旅游资源
该种发展模式指的是通过当地所具有的特殊文化资源,如历史文物古迹、自然风光等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并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采用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模式的边疆县域通常一二产业较为薄弱,因此其主要的经济依托便是文化资源。在大力发展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做好对文物古迹、自然风光的保护工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大城市带动型发展模式
“百强县”空间分布的一个特点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呈现明显的向大都市“扎堆”趋向,即有较多的“百强县”围绕在大都市周围,呈“卫星状”分布。例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集中了全国近一半的百强县。中西部地区的如安徽的肥西、湖南的长沙县、四川的双流县等,这些县通过积极发挥毗邻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实现了与大都市经济的“捆绑式”发展。
1.3 企业集聚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指县域集中发展某一产业,通过其横向、纵向的拉动作用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通常分为两种模式:一是通过特色产业和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主要就是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二是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其经营产值往往占整个县域GDP的相当比重,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2 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选择
2.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永恒的主题。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上,一些地方存在发展模式照抄照搬,发展目标求全责备,发展理念传统守旧,结果导致在制定区县跨越式发展战略时,对如何发挥好县域经济“后发优势”研究不够,造成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对自身产业优势、劣势分析比较不够,制定发展目标求全责备,工作部署均衡用力,造成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城市建设相互攀比等造成了县域经济特色不足,相互竞争,内部出现混乱,导致发展受阻。
2.2 因地制宜、培植特色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要破除“大而全”、照搬模仿、盲目跟风、粗放加工的观念误区,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2.3 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实际上是城镇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当作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当作工业化的载体和民营化的平台,从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特别是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小城镇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消除城乡差距。
2.4 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应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民营经济因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加强组织引导,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 结束语
在边疆县域中其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即通过周边的大城市带动自身的发展,通过企业集聚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以及通过当地的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其中资源发展模式,又可细分为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与文化旅游文化资源。无论是哪种资源发展模式,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都应做到合理有效,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充分做到科学合理与可持续发展。为切实提高边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还应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大力发展当地的民营经济等,从而促进边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爱燕.西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2]柴海英.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50-52.
[3]韩曰午.研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简评《边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8(4):79-79.
[4]许建华.发展县域经济的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