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婷
莺歌海是海,在海南岛的西南,属乐东县管辖,是一片银色的盐海,占地超过五万亩。莺歌海也是地名,莺歌海镇就在此地,居住的17000多居民中,绝大多数是渔民和盐工。
这里地处东经108.71度,北纬18.53度,是尖峰岭脚下的一片滩涂地带,是一个渔业小镇。由于海南西南部多风少雨,日照充足,海水的含盐量明显高于其它海域,历史上就自然成为了我国南方的海盐生产地。这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白盐,海水与盐场共舞,舞出莺歌海独特的渔耕文化和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百年港湾变渔港 港湾内外皆风景
莺歌海小镇位于海南乐东,走进小镇,空气里都是海的味道。街道两旁的老式骑楼,零星地散落在三四层的楼房之中,嗅着海的气息,便可以直接到达港边码头。
莺歌海湾的得名有多个古老传说,但都大同小异。其中一个传说是,在这片海湾上有一大片沙墩,生长着酸豆树、鸡啄树、野波萝、龙骨树等树种和丰富的水草。因草木茂盛、翠绿葱青,吸引着一种叫“莺歌”的海鸟成群结队常年在这里栖息,故得“莺歌海”这美妙的名字。
莺歌海渔港的历史,则可以通过一些文字记载查到:莺歌海渔港,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自宋末期,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为了逃避战乱,一直往南迁徙,几经辗转,从雷州半岛横渡琼州海峡登陆琼山,再从琼山迁徙到莺歌海。
先民们大约在清代到了莺歌海,便在海边一隅定居下来,靠捕鱼为生。当年的莺歌海没有渔港,只是一个小小的港湾,供渔民上下驳船,这样一直延续了300多年,直到2017年,莺歌海渔港及码头配套设施的建成才结束了莺歌海港湾驳船的历史,如今新的渔港,可以停泊600艘渔船。
在新渔港没有建成之前,莺歌海渔民的渔船一直停在当年的港湾里。莺歌海地貌独特,海水涨退、流水急,经常风大浪涌,渔船在这种环境中停靠,船与船被风浪吹打,经常互相碰损,所以造船用的板料都比较厚实,船就加重吃水位深。
捕鱼回来,潮水一退,因船位吃水深,不能靠近岸,鱼与网具需要人力搬运非常艰苦,智慧的莺歌海渔民,想出一个轻减人力的运输工具——牛车海运,据了解,国内海上用牛车运输,唯独莺歌海。
在莺歌海渔港的外侧,是一条带状礁石,当地人称为亲水礁岩。它北起于莺歌海村海滩的“门子嘴”,向东南方向延伸直至新村社区,全长约有6公里。由于亲水礁岩的存在,有效地抵挡了狂风暴雨和滔天巨浪对海滩的侵蚀,才使得在300多年前,莺歌海渔民先民到此渔猎定居。
据清光绪二十六年《崖州志》记载:“莺歌海湾,城西十百四十里,湾之上游,海滨有片石,长二十丈,宽丈余。上有石床,方八尺。床前列三石,形如礁,水注常满,俗称为‘酒杯石。”
退潮时分,行走在海边,延绵的礁岩沿岸分布,礁石面上青苔及红棕色海草映照着渔港。礁岩上覆盖着海蛎紫白斑驳的外壳,自然形成的石窝蓄满海水,清澈见底,可见其间生长的鹿角海花、太阳海葵和青色的石蟹及小鱼小虾,犹如一个袖珍的海底世界,让人目不暇接。
酒杯石的北面有一个长8米、宽6米、深0.6米的礁落(石坑)。传说在清宣统年间,有一条大鲨鱼潮涨时在此片礁面上穿游,当它发现这个石坑后非常喜欢,直到退潮后大鲨鱼还恋恋不舍地横卧在这个礁落中摇头摆尾,后来当地人称这个礁落为“鲨鱼落”。莺歌海海湾还有一段特殊的亲水礁岩,它是锦绣龙虾群生活栖息的地方,莺歌海渔民称之为“龙虾盘石”。
莺歌海渔港南侧海岸,有一片长15公里,宽200米-500米不等的天然沙滩,沙滩平缓绵延,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沙堤。莺歌海沙滩沙质洁白细软,颗颗沙粒仿佛都是自然界经过千万年岁月精筛细选出来的。
有闻名全国的落日美景、天然沙滩,又有独特的牛车海上运输,如今鶯歌海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盐田胜景“雪”成堆
在莺歌海渔港外侧,便是莺歌海盐场。提起莺歌海盐场,依稀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描述,这里是中国三大盐场之一,眼前不觉浮现盐场工人在南方“雪山”劳作的场景。
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西南部的海滨,背山面海。据《莺歌海盐场场志》记载,莺歌海盐场场区原是一片海滩,远古时期的海岸线位于尖峰岭山麓之下,历经相当年代的地质变迁,物换星移,才逐渐演变成如今一马平川的开阔滩涂。走进千亩盐田,目之所及尽是平缓绵延之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依山傍海的莺歌海盐场成为晒盐宝地。在莺歌海之滨,南面有十几公里长的天然大沙堤,沙滩平缓绵延,形成一道既可以防汛又可防浪的沙坝。北面的尖峰岭和连绵群山,像是矗立在陆地上的天然屏障,可挡住来自东北方的狂风暴雨。因此,莺歌海盐场一年中大多晴空万里,太阳持续地向地面喷洒光热,生产盐业的条件尤为优越。
正如当地老百姓所描述的,莺歌海盐场所在之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用莺歌海盐场老盐工的话说,这样的条件,不用来生产盐,岂不白白浪费了?
从在一片沼泽地上开建盐场,到最高年产30万吨盐,莺歌海盐场曾经历过一段轰轰烈烈的开发历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岁月沧桑,而铁轨、仓库、站台仍在这片盐田之上,默默地诉说着盐场跌宕沉浮的岁月。
莺歌海的盐田纵横有序,既可远观亦可近看。要说远观莺歌海盐场的绝佳之地,莫过于盐场附近的金鸡岭。据当地人介绍,金鸡岭的海拔不足百米,但在开阔平坦的盐田中,却有金鸡独立的姿态。
登上金鸡岭山顶俯瞰盐场,放眼望去,盐田盐山井然有序,纳水盐池层层递进、周边植被郁郁葱葱。青山、碧水、白盐浑然一体,色彩柔和且分明,这幅绝美的自然画卷,令人赏心悦目。
顺着当年用来运盐的铁轨,便可来到盐田盐山领略琼岛别致“雪”景。铁轨将盐山与盐田分割开来,一边是整齐划一的盐田,另一边则是一座座壮美的“雪山”。白花花、亮晶晶的海盐便是盐山的底色。格状盐田里铺满了浅水,碧蓝的天空把盐田映成一面“天空之境”,片片云朵飘在空中也浮在水里,构成一幅灵动的画面。
独特的渔耕文化
《莺歌海志》主编陈明发多年来一直对莺歌海渔民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陈明发介绍:莺歌海渔民从大海的浪涛中走来,在大海的浪尖上摔打,磨练出一种粗犷性格。长期与大海相处的日子里,莺歌海渔民不但掌握捕鱼和航海的技术,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许许多多与“渔”有关的生活习俗,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使之成为独特的渔耕文化。
莺歌海的渔耕文化包含着莺歌海人在渔业生产中独创出来的渔具渔法,有在神奇耕作技巧中总结出来的潮汐流水表、海底打桩、海底割根等方法,还有在贸易经商中绘制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图、水程志录。他们还有在渔事礼仪中推崇的祭船、喊彩、祀海神、谢妈祖的活动等等。
海鲜美食是莺歌海人原汁原味的祖宗菜肴,特别是渔船上活水煮活鱼更加可口滋补,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句谚言“长白山的人参汤不如莺歌海的鲜鱼汤”。莺歌海人粗犷、豪放、好客,无论是重大节日,还是婚寿喜庆,均要设宴款待亲朋邻里,主菜当然是海鲜。莺歌海的海鲜美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海鲜制作技术也十分高超,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做法。酸豆醬焖龙舌鱼、白切大对虾、酥炸白鲳鱼、红鱼粽和酸瓜仔煮西刀鱼鱼汤,都是当地海鲜最为地道的做法。
莺歌海人的开拓精神
在莺歌海镇走访当地老渔民,许多古老的故事又重现眼前。过去,在海南岛西南部海面上,不少商人和渔民的船只经过,莺歌海这片海湾是这些过往船只避风和生活补给的中转点。莺歌海的先人们在这里搭盖茅草棚、挖水井,让讨生活的路人歇脚,还搭建了妈祖庙让渔民和商人敬拜、祈祷。
渐渐地,周边村庄的村民们挑来农作物跟常年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交换渔产品,商船也经常靠岸补给粮油、蔬菜、鱼肉等生活用品,莺歌海的人气逐渐上升,成为人来人往的贸易港湾。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莺歌海的王氏、陈氏、方氏商行为了拓宽海产品贸易市场,成功开辟了海上运输通道,形成了一条莺歌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北至八所、儋州、海口、北海、赤坎(湛江)、广州、香港,东至乐罗、崖城、清澜港。据了解,经后人不断完善,当年的“海口至海安、赤坎、安铺等地海上航线图”和“江门、北海、广州水程志录”目前已整理成册。
翻开《莺歌海志》,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呈现在人们面前,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远航途中的故事。这些珍贵资料,也见证了莺歌海人的商贸意识和开拓精神。
莺歌海人漂泊在远离陆地的海上,少见人烟。每当在茫茫大海中遇到人时,即便是素不相识,渔民们都会十分高兴。“哪怕是遇上擦肩而过的船只,他们都会高喊起来,不断挥舞双手,以表致意。”据《莺歌海》杂志编委冯本超介绍。
渔民们在海上作业时,常常会被海浪打湿衣服,加上海风吹拂凉气逼人,很多渔民为了防止感冒,几乎每天都要饮酒御寒,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饮酒的习惯。每次出海归来,很多渔民都会找几个久别的朋友畅饮几盅。
夜幕垂垂下来之时,莺歌海渔港的大小船上都亮起了灯火,点缀着黑暗的大海,远远望去,像是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烟霭,白天盐工在劳作时唱起的那首献给莺歌海人的歌,仿佛在我们的耳边回荡:“我爱莺歌海,盐田如雪白,清清的流水飘着红云彩;草是我们除,路是我们开,汗珠结成满地银,枪不离手志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