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 张凤勇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金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宾川 671600
生猪人工授精是通过人工采集公猪精液,精液经检查、鉴定、稀释、保存、运输等一系列过程后,最终通过人工操作注入发情母猪子宫内。这种配种技术可以提高精液利用率,减少公猪养殖数量,降低母畜配种空间限制,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且有利于生猪品种改良,优良基因能够不断继承和改进,减少猪群个体差异,同时能够减少疫病传播风险,改善肉品质[1]。无论从种猪优良基因的效益最大化、猪源食品质量最大化、疫病传播最小化,还是从配种效率、养殖经济效益来说,人工授精技术要远远好于本交[2]。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但在一些养殖与管理欠发达地区,供精站(点)受到仪器设备、精液质量、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缓慢,甚至有人反映说人工授精的母猪产仔数没有公猪本交多。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长期在基层从事生猪改良工作实践,并多方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全面总结论述我国生猪供精站(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稳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采精、鉴精、授精技术是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步骤,当前部分供精站(点)采精、鉴精、授精设备简陋、落后,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采精过程中操作粗暴,鉴精过程中仅靠1台显微镜,无法准确检测精液的活力、畸形率等重要指标,采精过程中不能准确鉴定母猪发情期,无法将精液输入母猪子宫深部。加强统一供精站(点)的基础性建设和资金投入,完善与改进基础性配套设施,使其具备完全独立的精液采集室、处理室、洗涤消毒室,完整的人工采精、授精器械以及先进的鉴精仪器设备,逐步发挥统一供精站(点)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提高供精能力。
选种是遗传改良的核心技术,而选种首要在公猪,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种公猪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品猪的性状。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把种公猪引进关,监督统一供精站(点)公猪的遗传性状和疫病感染情况,从源头上确保精液质量。同时,部分供精站(点)缺少精液保存、运输的正确方法,没有认识到强光直射、温度变化、剧烈振动等因素对精子活力的影响,造成精液质量不稳定,人工授精效果不理想,阻碍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监管精液的保存与运输,鉴定质量合格的精液在保存和运输中务必置于17℃左右的恒温箱中,避免外界因素变化对精子活力的影响。
当前人工授精中的技术人员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等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供精站(点)的采精、鉴精、授精工作。应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在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优越的人才政策引进大学毕业生到生猪人工授精领域工作,通过会议、现场实践指导等多层次、大规模的技术培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健全技术人员的考核奖惩机制,对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给予奖励,调动一线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支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能吃苦、懂人工授精、爱人工授精的专业人才队伍,优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统一供精站(点)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提高供精站(点)的服务质量,稳定其经营收益,促进其不断壮大和健康发展。在推广模式上,要不拘泥形式,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微信、论坛等多媒体渠道宣传人工授精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让广大养殖单位熟悉、认可、欣赏这项新技术,科学地完善营销网络体系建设,保持信息交流通畅,积极发挥统一供精站(点)的主导作用,积极设置配套技术服务和健全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网络服务模式。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鉴于供精站(点)在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应加强供精站(点)的统一管理,加强对供精站(点)的基础性建设和监管,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牢固的人工授精网络支撑体系,为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优质高效生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鸭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预防鸭呼吸道疾病主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鸭舍清洁卫生,严格消毒,防寒保温等综合措施。
对新孵出的雏鸭,可用泰乐菌素混水自由饮水,预防量为0.05%,治疗量为0.1%~0.2%,连用3~5 d;也可用泰牧霉素。
来源:中国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