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不少动物和人一样,都不愿意离开自己温暖的小窝。这种人们熟知的生命现象——冬眠,至今仍是不少科学家探索的内容。
变温动物(即冷血动物)是最常见的冬眠者,因为这些动物自身调节体温的機制较弱,主要靠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
也就是说,当外界环境的温度升高时,变温动物的体温和代谢率也随之升高;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降低时,动物的体温和代谢率也随之降低。所以,当严冬来临时,它们就进入冬眠状态。比如,温带地区的蛇、蛙、龟等变温动物在严寒季节都要冬眠。
一般来说,哺乳动物冬眠是对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特别是当环境温度降低以及食物缺乏时。因此,在北半球,冬眠的动物很常见,而南半球的大部分陆地因为靠近赤道,冬天较暖和,冬眠的动物比较少。
但也有例外,有些生活在温暖区域的物种也会冬眠,比如马达加斯加的侏儒狐猴、安哥拉的非洲刺猬等。
因为动物的冬眠行为多样,所以冬眠本身也有分类。比如,冬眠时间的长短就有区别。一种是短时间之内(几小时到几十小时)的睡眠,称为日蛰眠,另一种是我们传统理解中的长达几个月的睡眠状态。如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一次冬眠能睡200多天,而生活在俄罗斯的黑貂每年只有20天的冬眠时间。
不仅如此,动物在进入冬眠后,其睡眠的深浅也不尽相同。比如,刺猬进入冬眠后,不仅体温下降十几摄氏度,而且喉管的一块软骨还会将气管的入口遮住,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一些冬眠的熊体温下降并不明显,而且不会长时间入眠。
由于人类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适应恶劣的环境,所以人类不需要冬眠。但是通过对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发现,人类似乎也具有冬眠的潜力。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动物冬眠不仅不会引起生理机能的下降和身体损伤,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因为冬眠会导致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使它们第二年春天苏醒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的现象。
目前,人类对动物冬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如何在冬眠时期仍然保持神经系统的活力,并试图将此项研究应用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长时间的星际旅行以及医学的低温治疗中。(据中国科学报)